APP下载

明晰教学目标把握技术支点

2005-04-29黄秉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5年9期
关键词:课标教材信息技术

黄秉刚

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实验,各位同行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应该是清晰的,不会有太多的疑惑。教科书每节的学习目标、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大都会被直接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来设置和实施。而翻阅课标实施以前的信息技术教材,或者回忆我们自己教学与学习的经验,其实专业技术层面的课堂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例如,较为普遍的情况是:“训练型”的软件工具教学,往往是在教师引领下纯粹地掌握某一软件的操作使用;一些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只是停留在“学完即忘、走走过场”的层面。细心分析,不难发现,这类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存在问题:“训练型”课堂的教学目标,往往被描述为“掌握某某软件的操作”、“学会使用某某软件”和“学会选用不同的工具管理各类信息”等;而基础理论型课堂的教学目标,一般的描述则是“了解某某概念”、“理解XX模型及基本知识”等。此类教学目标往往要求在一个课时内完成,陈述的内容含糊不清,使人无法捉摸。

新学期,实验区不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迎来选修模块的教学。从技术维度来看,各选修模块是技术取向的纵深挖掘。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技术方法与技术思想,更要挖掘信息社会、信息生活中潜在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们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表达自我、实现交流、创造价值?信息文化具有哪些特定形态……

我们需要认真思量技术的教学目标定位,特别是对“技术取向”的理解和把握,找到课堂教学目标平衡的支点。通过前期的课程实验,笔者认为,要成功地实施选修模块的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在课标、教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提炼。技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要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预期的结果。特别是可观察和可测量,是评价目标达成的关键。

本文试图对网络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两个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40~45分钟)目标进行分析和设计,希望与同行们共同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编写。

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编写

表1是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的部分相近内容比较表。

课标内容标准描述:

选修3(二)1.⑵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读到这条内容标准,无疑是要啃一块“硬骨头”,再看到教材中所描述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就会回想起大学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中的内容和当时的情景。怎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解决这一理论知识难点呢?问题不可回避。怎么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为好?当遇到这样的困惑时,也就是要自己回答几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去表述这一目标?技术层面的支点在哪里?

准确界定行为动词,清楚理解学习要求

从内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可知:对协议的知识要求达到“理解”水平,知识性目标的第二级水平;对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要求达到“描述”水平,知识性目标的第一级水平。

深入分析教材结构,建构教学过程蓝图

如果感觉课标的字里行间难以准确把握,不妨先从教材研究入手,找到突破口。教材实际上是课标的一个实现设计方案,它把内容标准具体化,教材中富含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就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问题吧!从教材的体系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编写者对各部分知识的水平要求的侧重点,从编写体例中可以得到足够的教学过程组织的信息和启发,而教材所呈现的案例及创设的情境可以为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的资源。由表1可知:

1.从教材的编写体例来看学习的过程,有理解记忆型的,也有“做中学”的。

2.通过介绍电话的通话过程引入“协议”的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情境很直观且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邮件系统分层模型作为对OSI模型的引入或类比的案例看来已被广泛接受。

3.教材2、3中都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过程,可以考虑安排一个“网络协议”安装的学习活动。

现在,一个教学过程的蓝图开始浮现在脑海中。

提炼课文内容观点,回应内容标准要求

“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这部分内容可以比较容易地从日常生活情境与事实中迁移获得,学生的理解难度较低。“能描述网络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所指的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再次回到教材中寻找答案。

归纳表2的内容,我们对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可以描述如下:

1.使网络部件能够标准化,各层功能相对独立,易于研发和维护,更易于理解,为复杂的硬件和协议组件的关系提供一个简单的解释。其实质是模块化思想。

2.网络世界中一种通用的概念模型,一套普遍适用的规范集合,让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平台可以进行开放式通信。其实质是标准化思想。

这两点就是技术的“支点”所在,它们既是技术方法与思想的结晶,也是信息生活中潜在的文化价值,更直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做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对于这个“支点”的把握,平衡了技术与文化之间的教学目标。

运用表格分解目标,设置和编写课堂目标

综上所述,尝试以课标中“协议”和“OSI模型”的内容标准为出发点,编写课堂的教学目标分解,如表3。

表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分解(知识与技能部分)

根据表3的分解,可把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陈述如下:

1.能通过叙述电话通话过程或邮政通信过程,理解“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约定”的定义,知道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需要安装协议软件。

2.能准确说出OSI分层模型的名称及被划分为7层这一特征。

3.能描述OSI分层模型的“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可以引用课文内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

4.能独立完成NetBEUI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安装,成功访问网络中计算机的共享文件资源。

……

相对于内容标准和教材中的学习目标,经过提炼的课堂教学目标进一步清晰,技术的支点也被把握住了。这样课堂教学会更具操作性,目标的实现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去评价学习的效果和目标完成的情况。与技术操作课堂的教学目标不同,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可观察和可测量需要在深入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比较好地明晰。

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编写

课标内容标准描述:

选修2(二)1.⑵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进行采集;能解释多媒体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思想。

例1 通过麦克风录制声音并存储为声音文件,分析声音采样、编码的简单原理。

不同的教材对技术操作的内容有不同的组织方式,采用横向教材比较分析法往往不容易把握技术操作课堂教学目标。笔者对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第一节“声音的采集与加工”这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如后图。借助概念图工具,可把握技术的支点,明晰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好教学的过程。

由上图可见,在技术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比较多的应用软件,课堂教学中往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功能较为全面的软件作为支撑,但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这时,对课堂目标的设置不妨考虑适当降低技术实现的要求。例如,声音的采集与加工的课堂教学不妨考虑以“录音机”作为技术操作实验平台,即技术的“支点”,通过一个有趣的活动,如朗诵比赛、绕口令比赛和背景声音特效等,在一个课时中完成对声音采集与加工的技能学习,涉及录制声音、声音文件的存储格式和声音加工三个环节。构思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的蓝图后,接下来就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具体编写如下:

课题:计算机绕口令比赛——声音的采集与编辑。

课时:40~45分钟。

课堂教学目标分解见表4。

根据表4的分解,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陈述如下:

1.能说出使用计算机录制声音应该具备的基本硬件条件:声卡、麦克风和音箱,能够查看音频硬件的配置属性。

2.能够使用“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并保存成为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3.能够查看所录制的WAV声音文件的属性。

4.掌握运用音频软件编辑声音的操作,能选取、删除、插入混音、加速和加入回声。

……

很显然,以上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根据这样的目标很容易形成本节课的学习评价表,见表5。

几点讨论

关于教学目标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三种主要功能:导学、导教、导测量。然而,在一些课堂教学设计中,不乏见到对教学目标的编写直接套用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原话,更有甚者直接使用课程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从“导学、导教、导测量”的角度来分析,这类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是值得我们反思和进一步提炼的。

什么是“课堂的预期”与“单元教学的预期”

教学目标分解表中的“课堂的预期”是针对一堂课教学应产生的教学结果和条件,规定教师将采用的教学活动。“单元教学的预期”一般是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目标,或者完成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后的学习结果。区分两者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后至少有“一得”,“一课一得,得得相连”,通过每节课的积累,学生能学到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点,对信息技术从“会用”向“活用”转变。

到底要不要写教案

网络论坛中曾针对要不要写信息技术教案展开过讨论。实践告诉我们,一份完整的教案能有助于教学的反思,更有助于自己出成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退一步说,即使是不完整地写一份教案,课堂教学目标总应该写写吧!明确教学目标,课堂实施才会更有奔头。

这样备课的代价有多大,可行吗

要备好一节课,当然需要付出时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学科组集体备课的方法来解决备课工作量大的问题。学科组中每一位教师先进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然后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分解和细化成课堂教学目标,最后陈述目标。课堂上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由每一位老师自由发挥和把握。

在教学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多对比几本不同的教材是一种不错的备课方法;但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找准目标深入挖掘,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附注:

1.李艺等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

2.应吉康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

3.徐福荫等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广东教育出版社

4.陶增乐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510630)

猜你喜欢

课标教材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