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资金入市进退维谷

2005-02-17

新财经 2005年2期
关键词:保险资金入市保险公司

从 正

不知道风口浪尖上的孙建勇是怀着什么心情到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410号保监会办公大楼报到上班的?也不知道他就职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一把手看到以下数据又是怎样的心情?

此消彼长

据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11月,保险资金大幅增加了对国债的投资,对基金投资额则有所下降。而连续两个月,保险资金已减少了45.42亿元的基金投资。同期,中国保险行业资产总额为11658.25亿元,同比增长35.26%。其中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保险资金为698.19亿元,同比增长58.32%,但比10月末减少34.83亿元;用于银行存款的保险资金为5036.80亿元,同比增长19.75%;用于各类投资的保险资金为5476.17亿元,同比增长59.74%,其中用于国债投资的资金为2605.59亿元,同比增长92.35%,比上月末增加194.77亿元。

前有悬崖

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特别在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畸形、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其潜在风险更不能低估。在过去两年中,受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号称专家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普遍不尽人意。近来券商的危机正在威胁保险公司所托管资金的安全。虽然保险资金间接入市的金额越来越大,可亏损却也是越来越多,以去年的半年报为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债券基金亏损5.14亿元,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投资亏损分别为12.98亿元和7.86亿元,三大保险巨头去年上半年在股市里的间接投资可谓损失惨重。而最近,中国人寿又有4.46亿元的国债投资也掉进了闽发陷阱之中,中国寿险再保险公司也有数亿资金在“汉唐危机”中沦陷。在交易登记制度上的巨大漏洞和隐患也为业内人士诟病已久。

后有追兵

但又不得不让保险资金入市。一方面这是保险资金内部拓展投资渠道的需要。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久前就有报道称,有保险公司的经理们为自己手中的钱多而发愁,一些刚刚从中小券商转行加盟的经理手握着从来没见过大额资金踌躇满志、欣喜若狂,起劲鼓噪拓展资金运用渠道,重返他们深谙其道的投机市场。而在这种情况下,拓宽投资渠道也是保险资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证券市场对保险资金的一次次呼唤。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一直都在致力于拓展合规资金的入市工作,不仅大力发展了投资基金,而且还引来了社保基金与QFII的入市。特别是在社保基金入市后,股市又一次次地传来了对保险资金入市的呼唤。而更让保监会难以推却的是,在去年初出台的“国九条”上,把“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列为了“鼓励合规资金入市”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于是,保监会这才顺水推舟地把《暂行办法》推了出来。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到《暂行办法》同时也充满了拒绝的潜意识,一部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暂行办法》最后却变成了一部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风险控制办法”。也正因如此,市场感受到的不是希望,而是监管机构对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监管无所适从的茫然和恐惧。

挺而走险?

截至200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1249.8亿元,比年初增加2871.3亿元;保险资金投资结构变化明显,银行存款3709.4亿元,占比较上年度下降了5.1%;国债和金融债分别为2651.7亿元、1156.8亿元,占比分别提高6.8和0.4个百分点;保险公司持有证券投资基金575亿元;持有的银行次级债占总发行量的30%以上。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从市场环境看,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利率上调和中长期债券发行量减少,以及银行协议存款需求下降,封闭式基金浮亏严重,证券公司的风险波及到保险业,都影响了保险业的经营状况。特别是受到证券公司被托管的影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和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中国寿险再保险公司以及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都有部分资金损失的风险。

其中,中国人保有4.134亿元的资产“受困”汉唐证券,涉及面值人民币3.565亿元的国债和人民币现金5685万元;中国人寿托管在闽发证券的面值为4.46亿元的国债亦因为闽发被托管而存在风险,为此,中国人寿不得不计提8000万元的减值准备,剩下的还有3.6亿元。中国寿险再保险公司成立不到一年,过半资本金在“汉唐危机”中沦陷......

这些情况的发生,既是保险业与其他行业关联增强带来的风险,也是保险公司资金运营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的反映。随着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步伐加快,保险业与证券行业特别是中国A股市场关联增强带来的风险会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特别在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畸形、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其潜在风险更不能低估。在过去两年中,号称专家理财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普遍不尽人意。

保险资金,何以无忧

这个世界也许根本不存在无风险收益,而投资又属于高风险业务。规避风险除限制操作外,最重要的是来自内部管理。就保险资金运用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来自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员特别是高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制衡制约机制的匮乏;二是保险资金运用内控机制相当不健全;三是保监会监管力量与市场风险比较显示的无奈和软弱。这些构成保险资金投资的最大风险隐患。

继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两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业后,华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于今年年初开业。平安、新华、泰康和太保等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申请已经报送中国保监会,如获批准,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开业。这样,我国有望出现8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引领万亿资产景象。

而这种景象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隐患。从高管和要害部门主管的人事构成看,目前部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主要高管人员来自保险公司内部,相对缺乏投资特别是内地证券市场投资最基本常识。另一部分业务高管则来自市场中小证券公司,他们可能不具备保险业务知识,但对证券投资市场漏洞和相关制度缺陷了如指掌。这样的高管组合不能不令人担忧!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个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比如,一般而言投资证券市场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主管应当至少具备证券投资从业和注册会计师资格以及多年公司财务管理经历,而有个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主管财务的高管到财务部门主管,以上资格一项也不具备,更荒唐的是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部门主管连基本证券从业资格也没有

目前保险资金运作的内控机制极不健全,奖惩考核制度有所缺失,公司治理结构混乱。比如某保险公司个别主管大额投资资金调度,托管给某券商,直至数月后有关券商公司东窗事发该公司一把手竟告不知情......更甚者,对这些风险损失至今无人负责。

董事不懂事,监事不监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甚至听说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监事直接分工负责投资业务部门的笑话。

从管理费支付方面看,现在基本是按照母公司或关联公司委托管理资产规模而不是业绩拨付巨额管理费制度,在这种既无约束又不能激励的制度下,能指望这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会有什么作为?

坊间不时有保险资金运用负面传闻,令人惶恐。写到此,又读到“保险资金觊觎实业”报道。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对于目前投资基金亏损、投资国债被坑的保险公司来说,不管是开放直接投资股票,还是“觊觎实业”,尽管可能是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加大了潜在风险。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风险防范机制和严格人员任用及考核标准是放开投资渠道的前提条件,凭现在的保险资金运用机构一干人等冲锋陷阵,再加上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督部的“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监军督阵,能让谁放心?

猜你喜欢

保险资金入市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有老人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更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措施将出台
农地入市须征收20%-50%增值收益调节金
西南油气田入市页岩气突破1×108m3
农地直接入市面临的困境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