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来设计这节课
2005-01-29王萍
王 萍
读完《“错误”地以诗解诗?》这篇课例,在惊叹老师厚实的语文功底之余,我陷入了思考:语文课堂上到底是讲还是不讲? 究竟由谁决定? 要遵循怎样的规则?
《论语》说: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意思是说, 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困难, 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想说又说不清楚的时候, 教师以自身的理解、体验、积累去开导、启发。我以为这就是“讲”。在课例中有两个“讲”的精彩之处: 一是开课时教师以诗句导引,激情介绍作者的笔名, 不仅为学习诗歌作好了铺垫,更意外的是因作者诗意的笔名使开课涌动着点点诗意; 二是理解“你的心,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的意境。老师引用“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的名句, 帮助学生理解“向晚”, 然后引发学生想象: 这个女子是怎样等待归人? 于是学生想象的大门被打开,“成千上万的人从她面前走过, 没有一个是她的心上人。等啊,等啊,她一直等到暮色降临。”虽然只有一生发言, 但我相信学生们的头脑中已经走近了那个“美丽凄哀”的小妇人, 为她惆怅、失落、痛苦,延伸在暮色中的青石街道深处……这就是把握学生学情、课堂反应的“讲”。但纵观全篇案例,我又为老师在诗歌意象感知上“自说自话”、诗句把握上“越俎代疱”、大行“演讲之风”而扼腕叹息。
平日听课, 我总有一种习惯:换位思考—如果让我来设计这节 ——课我将怎样实施? 读着课例, 我在思考“如果”这两个字眼会给课堂带来的变化。
一、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积累, 如果还读于语文课堂……
1.如果课前布置学生自行搜集与“江南”、“春风”、“送别”、“莲花”等关键词相关的詩句, 那么重点赏析部分我们就会听到学生争先恐后地吟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在学生尘封记忆中的诗句被唤醒的同时,如画江南已悄然定格于小诗的情绪背景之中。
东风即“春风”,是小诗表现凄怨妇人反差较大的重要物象, 当学生脱口而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时, 对诗句的理解、感悟会不会更胜一筹,更进一层? “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手法也就自然会被学生理解、接受。
2.如果课堂上我们还能听到学生吟咏、朗读诗歌的声音——我们 —可以想象: 学生有的会细细品味, 有的会慢慢赏读, 有的还会沉浸其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高中生来讲, 恐怕是比单独的讲授更有意义也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读”的回归将会大手笔地改写本课的教学设计。
可惜, 我们在课例中感受到的是教师的滔滔不绝,自我陶醉,没有调动学生原有的诗歌积累, 更谈不上学生心灵的参与, 充满人文色彩的诗歌如此“以诗解诗”, 这也许仅仅满足了教师的语文素养的自我展示。而对于学生来讲, 只是看客或过客而已!
二、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表 述少一些, 关注学生的感受 多一些……
此篇课例, 教师的语言占据课 堂三分之二多。虽然一节课师生语 言数量之比不能成为唯一的评课标 准, 但过多的教师个人展示表述, 反映出教师内心深处的“我讲你 听, 我才放心”的唯“讲”观念, 毕 竟45分钟的有限时间,大量的教师 语言剥夺了学生对文章进行感悟、 理解、交流碰撞的机会。如果理解 “向晚”后,感悟整句意境时,教师 这样设计:同学们, 设想一下: 暮 色苍茫中,那女子会在怎样的环境 里怎样等待着她的心上人? 相信学 生心中开启的想象天地, 绝不会仅 仅是教师表述的两种情境。
有一位执教《雨巷》的教师在 学生听完录音后,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们与戴望舒交谈的时 候, 有没有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或 感觉到什么?”学生的反应非常热 烈, 有人说看到浓浓的一大片紫 色, 有人说看到发亮的雨珠从纸伞 与丁香花瓣上滑落, 有人甚至说他 闻到了一股淡淡的丁香花的味道。各式各样的感觉从学生的心中诞生 出来,让人无比惊喜, 诗的意境被 不断地拓展, 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 慢慢接近,直至相撞。“一千个读者 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诗歌 更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个性化的文 本解读怎样落实?需要教师多多创 设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平台, 让他们 与作者、与主人公交流, 而不仅仅 限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