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挤占学生解读的空间

2005-01-29

人民教育 2005年6期
关键词:乙说王老师赏析

张 初 吴

仔细阅读《“错误”的以诗解诗?》,学生的反应很有意思。这本是一堂新诗欣赏课,可“学生反馈”的四位学生中, 有三位学生绝口不提对诗的感觉(乙说听不懂),王顾左右而言他,何也?说明这节课有问题。

王老师从一开始就认定这是一首“流淌着古典韵味的诗”, 是一首“美丽”的诗, 他在整堂课中也一直按照这个思路来组织教学。他上课的目的, 就是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认可《错误》是一首好诗, 只要达此目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他用自己的解读代替甚至压制学生的解读,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被完全挤占。但是,我们知道, 任何一首诗(或其他文学作品), 在被创作发表出来之后,就已经独立于作者之外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去自由解读, 这是诗本身所具有的多义解读空间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我不知道如果学生当堂站起来, 声明自己不喜欢这首诗, 而且将理由一条条摆出来,王老师会作何处置。

中国诗词历来讲究整体感悟。读者在欣赏诗时, 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对诗的意境进行再创造,形成独具个性的理解。这是诗词欣赏的基本方法。而王老師在“重点赏析”中却一反常态,放大抓小,抠住“江南”、“莲花”、“东风”、“向晚”等个别词语大做文章。大家注意到, 王老师教的是高一学生, 对于他们来说, 赏析这些词汇有必要吗? 他所以这样做,唯一的解释就是想以此为载体, 向听课者展示自 己丰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更令人担 心的是, 这些比《错误》要深得多、难记得多的诗词(而且量还不小), 只是仅仅从老师的嘴巴里过一遍, 学生怎么能理解得了。果然,学生乙说: “我有些地方没听懂……” 用比较难理解的诗去解读相对容易的诗, 这真叫“你不说我还明白, 你越说我越糊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置学生是否理解于不顾, 这是宽容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吗?

诗的教与学,在语文教学中并 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却是一个值得 研究的课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 下, 作为教师, 第一要考虑的是学 生, 只有也只要紧紧抠住这一点, 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有实效,而不 必玩花架子。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 是, 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正途。

猜你喜欢

乙说王老师赏析
奇妙的旅行
懒和认真
有趣的动物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他们各有多少只羊?
作品赏析
甲乙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