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嵩焘:孤独的旗手

2004-12-27范继忠

读书文摘 2004年6期
关键词:郭嵩焘公使太古

范继忠

明清以来僦泄渐渐退出所有国际交往僖灾劣谌毕了诒展氐奶门偎住了﹃危险﹄僖菜住了进步讦瓴恢今夕是何年﹄的人们儆诿牌贫纯之时倩钩俪俨辉感牙处螃[按: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字伯琛,号筠仙,晚年更号玉池老人。他是晚清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早年为曾国藩密友,人称“湘军财神”。他集经世诤臣和狂狷名士于一身,数番宦海沉浮,终身倡导洋务,却因此而知音寥寥,终至一生孤独。本文截取了他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片断,以飨读者。]明清以来,中国渐渐退出所有国际交往,以至于缺席了。闭关的铁门,锁住了“危险”,也锁住了进步。“不知今夕是何年”的人们,于门破洞开之时,还迟迟不愿醒来。

这时,惟有“独醒者”郭嵩焘,第一次兀然地站在雾中的伦敦,花中的巴黎,向世界宣示着中国人重出江湖的信息。他几乎是在孤军奋战。一切都无成法,一切无从就教。千头万绪中,惟有自己的胆识可资商问。也许,不幸的中国,在它重新进入国际社会时,有这样一位使者,亦算是极大的幸事。

郭嵩焘甫出国门,便进到了西方文明的中心地带,走入了国际社会“重磅人物”之中。

觐见英女王的次日,郭嵩焘便开始了正式的外交活动。他先是拜会英外相德尔贝、首相毕根士由、御前大臣赫弗,接着访俄、法、德三国公使,然后依国别大小一路拜下去,连英国各部大臣在内,一口气竟走了三十六处之多。

西方报界开始注目于这位中国公使。1877年2月21日,郭嵩焘的附照新闻特写,仿佛在提醒人们:中国人真的来了。

对于此次出使的宗旨,郭嵩焘始终清醒而明确:“吾辈奉使海外,委屈以通和好,富郑公所谓主忧臣辱,正今日之事也,务一切细心体察,究知所以为利病得失;苟利于国,仿西行之,则置之,一存薄视谩侮之心,动作议论,必有不能适宜者,非奉命出使之旨也。”

在郭嵩焘的日常应酬中,除外交人员外,贵至英皇室和法国总统、两国内阁议院要臣,杂至学界、企业界、商界各色人物,甚至广到了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名人,如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英国前首相罗素与格立斯敦、巴西国王夫妇、波斯国王等等。其耳目闻见的程度,恐非仅用鸿儒白丁的形容所能概括得了。

以六十岁的衰病之体,每日奔波于茶会盛宴,私宅场馆,且要时时提起精神,处处留心体察,事事力求得体,语语不卑不亢,着实不堪其累。而每遇一稍可记之事,可感之人,回馆后便以蝇头小楷,字斟句酌,仔细录下,作为公使的身心之劳,郭嵩焘感之弥深矣!

他日记中最长的一篇,几达六千字之多。视力原已不佳的眼睛,便常常在这日不稍歇的写作中,涩痛、发炎、泪流不止。然而,昏花的双目,却挡不住郭嵩焘明澈的判断:中国要自立于世界,必先遵从国际社会的规则。他甚至有一个至愿:每个国际场合,都应该有中国人的身影。

郭嵩焘当年的这种强烈国际参与意识,仅从如下三事便可窥见一斑:

出席“万国刑罚监牢会”。

在近代国际会议中,出现中国人的名字,并列名于“主持”之列,似亦从郭嵩焘而始。虽然这所谓“主持”是“有其名无其实”的,但郭嵩焘1877年在瑞典“万国刑罚监牢会”上的亮相,无疑是不同寻常的,令国际司法界为之瞩目。

这次在瑞典召开的会议,是国际司法界的年会。其常务理事们,曾在1877年布鲁塞尔大会结束后,正式通过瑞典驻英公使转告郭嵩焘,希望中国派代表参加次年八月的瑞典会议。

郭嵩焘对西方监狱制度,早存欣赏之意。使西途中,在香港、新加坡参观监狱时,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至今仍令他念念不忘。及至到英后,看到英伦的监狱,规模更加宏大,颇类似于工艺传习所,显示出西方司法制度与中国的迥然不同。集服刑、惩戒、劳作、技能于一体的“新式”监狱,在他心目中,很能体现西方“政教”精神的某些东西。

遇到这一探讨观摩的好机会,郭嵩焘自然愿意积极促其成。为此,他当即上了一通奏折寄来,希望朝廷莫失此借鉴之良机,准派使馆一名参赞以下职务人员,赴会观摩旁听。

面对他的这一建议,总理衙门的态度却表现得极为冷淡:无庸派员赴万国刑罚监牢会议事。理由也很简单:此邀请发自瑞典国,而该国并无驻北京公使,与成案不符。

与此同时,李鸿章也回复了郭嵩焘一封信:“瑞典刑罚监牢会即使往观,势难尽废数千年老例,咸与维新。”口气很消极,大有泼他凉水之嫌。

但是,那厢里的郭嵩焘仍不愿放弃这一良机,于是只好另想办法变通。幸好,此次国际会议还有一条,即遍邀各国公使列席。既然如此,他便也只能以中国公使的个人名义,亲自赴会了。当其时,大会对他礼遇甚高,还特别盛赞他对禁烟的贡献。也许是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郭嵩焘自己对此事并未更多张扬。一番劳心与周折之后,诸多的见闻与感想,他也只有全埋在自家心里了。

从前前后后看,郭嵩焘对此事可谓极为严肃认真。接到斯德哥尔摩会议的通告后,他并未立刻具奏于北京朝廷,而是对此会的来龙去脉,先做了调查:八十年前,英国人侯尔德,不满各地监狱的管理混乱和非人道待遇,上书政府改革监狱制度。后来法、奥、德等国也相继仿行改制,以至共建“万国刑罚监牢会”例会制,相互研讨维持。

西方各国之间,每冲突或迁延不决之事,往往会求诸公法和“公议”,当然不只是这一件事。到欧洲不久,郭嵩焘便觉察到,西方人极重视利用“万国公法”(即国际法)来协调各个国家间的纷争:“西洋积强已数百年,而慎言战,确定万国公法以互相禁制,每一用兵或数年或十数年,必分胜负乃已,故可以理诉,而不可以力争也。”

相比之下,中国却从未涉及过这个领域,更遑论借之自保或自存了。在当时情势下,举国之中,对“大清国”自外于国际社会却浑然不知的麻木状,郭嵩焘是感之最深而观之最清的。其中,既有在其位而谋其政的自觉警醒,更有深刻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感。于是,在与李鸿章的诸多书信往来中,他便不断提及“请定中外交涉律法”,极望引进国际公法。

因求之急切,便难免理想化,对“万国公法”抱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对俄国占领伊犁,法国占领安南(越南),郭嵩焘便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据“法”力争。显然,事实与他的意愿差之甚远。这还不只是国际法人才阙如,也不仅是中国人愿不愿如此,更有一个国际法实际适用范围的问题。

这一点,也正是他早期洋务主张的盲点。在随后的实际中英交涉中,郭嵩焘才算看得更清楚些了。

设立中国领事馆。

在《使西纪程》中,郭嵩焘曾提到一个胡家花园,主人是新加坡华侨胡璇泽。其人在当地财力雄厚,且颇有威望才干。当时新加坡经商华人众多,却处于无人组织、无人保护的离散状态,而耳闻目睹中,西方发达国家却重视侨商利益,开口岸、设领事,商国联成一气,人气事业两相兴旺。因此,他有意促成新加坡建领事馆,而推荐胡璇泽引领众侨,主持领事馆,其后在各地广设华人领事。

1876年10月,郭嵩焘第一次上奏朝廷,提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一年之后,他再上一折,明确建议清廷仿照西洋之法,设领事于各地。清廷也批准了此议。

依郭嵩焘看来,此事至为简单,只要英方依照国际成法,履行程序即可。未曾想,事情正出在最重“万国公法”的英人身上。英外交部德尔贝言称:准许中国暂设领事,但是否常设,无可答复。

对此,总理衙门显然不能理解,遂复函相问:“中国在贵国初设领事,据贵伯爵覆文,一似中国常设领事不能自立者。查各国在中国设立领事,一经驻京公使照会,立即分行知照。若中国设立领事,止能暂设,不能常设,似非持平之道。”

没错儿,这确非“持平之道”。

1878年1月,依据自己一年来的驻外经验,郭嵩焘明确向英方提出了质问:“查各国公例,相互设立领事官,保护本国人民,调处争讼等事。中国本无办过成案,现经遣派公使驻扎贵国,自因一切仿照公例办理。原定和约,中国无遣派领事明文,亦并无遣派公使驻扎明文。是此二条,应通准作一例,不宜歧视。”此函可谓简洁坦率,亦有切中要害之深。

面对郭嵩焘关于“公例”的驳难,德尔贝的扭捏似再无道理;而所谓公使与领事情同一理的推论,也使英方“不能遽定”的模棱推诿,再也站不住脚了。最后,英方被迫点头同意,设领一事终得解决。

在设领一事上,固然是国际通则起了作用,但问题在于,正是由于中国公使郭嵩焘的力争,才使中国有了“享用”此一通则的平等资格。否则,其后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处中国领事馆的设立,怕是遥遥无期,望之无日了。

西方人并不情愿自降“身价”,与华人“共享”国际公法的便惠。在一起中英纠纷中,此意更是昭然若揭。

镇江趸船案的交涉。

事情并不大,起因也简单。英商在华三大洋行之一太古,在长江河道镇江处停泊趸船时,曾造成了江岸坍陷,中国理船厅要求察看坍情,太古理应移泊配合检查,但中国方面竟遇到拒绝。太古洋行声称:中国无权令其移泊。

官司从镇江关道打到总理衙门,从太古洋行牵到威妥玛,时间从1874年3月一直拖到1877年初,仍是没有结果。总署无奈,将案子交给驻英公使郭嵩焘,寄望于同英政府亲自交涉。

为此,郭嵩焘首先照会英外交部,要求英方由政府出面,令太古洋行移船。倒是很快有了答复:太古与中国官方各持己见,英国政府不便立断。此语看似公允,实为袒护太古。

在英外交部的拖延含糊中,郭嵩焘想亲自搞清原委。第一个要了解的,自然是曾亲参此案的老冤家威妥玛。威妥玛这时倒颇为客气。简单介绍交涉经过后,他劝郭嵩焘放弃努力,说如诉诸法律,定对中国无利。郭嵩焘忙问:“是何根据?”

威妥玛立即一副讶异的样子:“你难道没听说,律师已否定中国官方意见了吗?这是总税务司赫德先生居中调停,为慎重起见,亲自请律师剖断的。”

威妥玛言之凿凿,很难叫人不信,但事实上,这又是他“欺哄”中国人的故伎重演。这位“中国通”,曾在国内公开声言:对中国人要左手打耳光而右手揉抚,软硬兼有,虚实相间。郭嵩焘虽深知其人之诡,但值此重大问题,难辨真伪之际,也只有暂信其有,而暗中察考了。

几番调查咨询之后,郭嵩焘才知道,事实竟全然相反:威妥玛的证言,纯系子虚乌有。英国方面一名律师亦曾向他秉公直言:镇江趸船移泊案,咎在太古洋行;中国方面要求,实为正当。

事情因反差太大,反倒有了转机。

1877年9月14日,郭嵩焘照会德尔贝,要求重新讨论此案,并将自己详细整理出的另本案卷,以及他与英律师的问答记录,一块儿送上参阅。德尔贝当面答应尽快办理,却仍迟迟不见动静。

11月3日,郭嵩焘再次催办。文中语含讥刺,已有无可再忍之意:“本大臣深望贵伯爵持平核议,庶免争执。距今日久,尚未接准议覆,诚恐本国国家责备本大臣,以为在此数月,未能完结,何以为解?譬如贵国公使在中国移请总理衙门商办此等案件,若耽延多月,必致盛气相凌,以为诧异。所以本大臣不得不备文催请。相应照会贵伯爵,即烦查照前文,迅速核议见覆,盼望实详。”

未隔几天,郭嵩焘与威妥玛间,又爆发了一场争论。郭嵩焘索性再次致信德尔贝,此信再无客气,一吐多日来的失望与愤懑。

“中国与西商交涉事宜惟能按照条约办理,不能援引西洋律法。”这是威妥玛的无理之“理”,也成了郭嵩焘的靶子。郭嵩焘明言:威妥玛令他“惊异”而“失望”。惊异者,英国堂堂公使,竟口出此等蛮横之语;失望者,素来办事“均有条理”的英国人,竟公然漠视别国律法,无意澄清事实。

自《南京条约》签订之日,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便在领事判制权的庇护下,自外于中国司法,享尽特权。一般情况下,中国无权过问洋人洋事,是条约所载;且洋商身处异地,纠葛往往复杂难辨,难以处理,中国苦果独吞也就罢了。但镇江趸船一案,已然超出通商范围的领事裁判权,属中国“自有之权利”的江河道路问题,中国理应操全权处理,却横遭英商阻碍,而且案件移到英国本土,竟也得不到秉公解决,这委实令郭嵩焘疑惑,以致动摇了对英国法律的严正平恕印象。

依此案中英国的逻辑,中国有完全主权的江河道路,却成了洋商的财产,以此,郭嵩焘推论:“此条约之一言,举一切交接事宜,皆得平实援引,随事争持,而尽弃中国自有之权利。”至为荒谬。

在这些有力指责之后,信末是气势不减的声明:“是此次停止太古趸船准单,实系依照(中国)引水章程办理,尤不得专据保全洋商财产之一言,置大端关系于不问……惟据威公使言,‘中国不能援引各国律法,诚恐此言一经传播,或至据以为信,则中国律法既不能行,各国通行法律又不得援引,中国实亦无自处之道。本大臣于此实怀焦急之私,不能不据情一言,统希裁夺。”

也许是此信太过一针见血,英国外交部无辞以对。不久即复文郭嵩焘,答应中方移船要求。

一桩小小的移船案,竟拖了将近三年。这其中,若不是郭嵩焘的一再努力和坚持,定会不了了之。在当时的中外交涉中,这案子也原不算什么的,却偏偏遇上了郭嵩焘,究根问底,不依不饶,英国人大概最后也是计穷,加上无趣,在中国人面前,很少有地甘拜下风了。这倒叫人想起一句俗语: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郭嵩焘的这股执拗劲儿,倒不是平头百姓的豁命相拼,而是那种“真理在握”的自信,和对公使职责毫不掺水的责任感。否则,他完全可以乐得省事,随便一个什么借口,搪塞过总理衙门了事。

这件移船案虽难办,但郭嵩焘的思路始终清晰,且最终还算有了结果。但外交事务中的大半,却是迂回复杂,难以立辨,处理起来常常沾泥带水,不那么容易博得好名声的,这倒也与个人的敬业精神无太多关系。正应了那句“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的老话。

猜你喜欢

郭嵩焘公使太古
湖湘文人日记中的郭嵩焘形象
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日俄战争
“客改货”市场广阔 山东太古大有作为
郭嵩焘政教思想的内在理路
大清为何强撑也要万国来朝
省思与超越——新世纪以来郭嵩焘研究回顾与展望
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驻外公使群体述略
左宗棠与郭嵩焘的不同境遇
外国公使为何苦苦相逼
哈尔滨建材(陶瓷\卫浴)市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