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北京工业名牌战略的思考

2004-12-01郭钧岐

中国经贸导刊 2004年20期
关键词:名牌竞争力工业

郭钧岐 高 遐

(一)

名牌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宝贵的财产,是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北京十分重视名牌产品的培育和名牌商标的保护,实施名牌战略在北京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努力,北京目前已拥有一大批质量过硬、技术领先、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为相关消费者熟知和乐于接受的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

2004年,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工经联、质协、消协等中介组织及其专家,成立专业评审委员会,开展全市名牌产品评比活动。经企业自愿申请、专家委员会评审、政府部门审核、社会公示,最终确认全市130家企业138个名牌产品为2004年北京名牌产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工业名牌。2004年北京名牌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机电、仪器仪表、汽车,建材、家具,石化、化工,医药与医疗器械,食品饮料,服装、纺织,轻工业等八大类产品。如联想牌微型计算机、服务器,北一牌系列数控机床,天坛牌家具,燕山牌石化系列产品,同仁牌中药,燕京啤酒,雪莲牌羊绒衫及羊绒制品,大宝牌系列化妆品等等名列其中。2003年市工商局新认定“汉王”、“爱国者”等13件商标为北京市著名商标,全市累计被认定为著名商标的达到了72件。

2001—2004年,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先后4次进行了中国名牌产品的确认工作,全国累计有547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北京累计有20个产品23次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北京名牌,无论是市级名牌还是国家级名牌,都是当今北京工业的骄傲,是北京城市的象征,代表了北京在相关领域的水平和形象,是北京工业和首都经济今后提升竞争力的载体,是北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北京工业迈步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依托。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工业名牌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在于一是名牌产品数量少,二是名牌的知名度太低。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实施名牌战略,仍然是北京今后要面对的主要任务。提高北京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北京未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整体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把实施名牌战略纳入全市总体战略中去考虑。无论是发展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总体思路和实践活动,应充分围绕实施名牌战略来进行。

(二)

北京工业名牌是由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并沉淀下来的各类名牌共同组成的。这些名牌产品所以能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最根本的是它们符合北京地区具有的资源相对优势,并具有深厚的市场需求基础。

北京工业名牌,尤其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名牌,按形成情况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新中国成立前就形成并延续下来的老名牌。北京有13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北京特有的消费类名牌产品,如同仁堂、王致和等老字号品牌属于这类名牌。其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有上百年的悠久历史,经过了市场的充分考验,传统色彩浓,但规模小、工艺落后是其不足,在新形势下可以发扬光大。

第二类,计划经济时期诞生的传统名牌。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在建国后,建设了一批关乎国计民生的项目,到改革开放甚至是上世纪90年代初,使北京工业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燕山石化系列名牌、建材类产品名牌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这类名牌的主要特点是:它们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但总体不够强,知名度偏低。现在存活下来的有一定生命力,只要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胆改革企业的体制机制、积极调整结构,主动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其生产工艺和设备,努力做大规模,降低成本,注重细分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今后有望继续发展。

第三类,改革开放后形成并日益活跃的新生名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北京出现了一批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并随之诞生了一批品牌,如燕京啤酒等等。这类品牌的特点是:这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较强,企业的体制机制灵活,只要企业不出现重大情况,做强品牌的希望非常大。

北京新生名牌的组成比较复杂,这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形势是相关的。在北京新生品牌中,除了本地非国有经济崛起创出一批知名品牌外,还有两类品牌比较引人注目:

一是,科技含量和知名度较高的科技名牌。改革开放政策催生了一批有科研院所背景的高科技名牌,如联想、方正、同方等。这类名牌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当然,与北京潜在优势相比,目前发展不够,北京的潜在能力尚未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继续发展壮大这类产业,完全有条件在提升现有品牌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品牌。

二是,从国内外引入的知名名牌。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因机制僵化、市场竞争力差,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不再,在新时期被国内其他有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外地名牌在北京的分支。雪花、牡丹等属于这类情况,相继被国内知名企业海信、创维等企业兼并重组。后一类情况是部分企业主动加强与世界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形成的。这些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国外品牌在北京生产,并逐步通过本土化策略形成北京新的名牌。诺基亚、北京现代、奔驰轿车等属于此类。通过引入知名品牌,北京的部分存量资产得到盘活,部分企业得以再造辉煌,重振雄风。

北京名牌特别是具有全国影响的知名品牌,绝大多数属于制造业。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工业两大产业,基础产业基本空白。这种现状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它表明,北京的现代制造业、基础产业和都市产业这三大产业打造品牌的能力存在差异。品牌意味着竞争力。行业分布差异,从根本上说是行业竞争力的体现。从北京名牌分布现状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何提高北京工业竞争力的有益启示。我们感到,要提高北京工业的竞争力,必须重点发展能够打造出知名品牌的关键产业。事实证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及以大都市巨大需求为基础的都市工业,现在是北京打造知名品牌的主要领域,将来也是最有希望打造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领域。加快这两大产业发展,将为打造更多北京名牌提供产业基础,是提升北京工业竞争力的主要产业领域。确定未来北京重点发展什么产业、制造什么产品,必须充分考虑北京的特殊优势和特殊需求。离开这两条搞产业,不但难以打造具备重大影响力的名牌,更难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

实施名牌战略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发展首都经济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北京加快实施名牌战略的力度不断加大,有关部门积极进行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确认,不断加大对名牌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多次联手开展打假活动,为保护名牌付出了努力。

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负有重要的责任。从政府角度看,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总体要围绕加快推进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加大对名牌培育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通过采取相关政策,推动北京形成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引导资产、资源和人才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扩大名牌产品的规模效益,促进企业实现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过渡,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打造新的产业群体。

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政府重点应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1.加强配合,着力完善实施名牌战略政府支持体系

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企业持续不断的艰苦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重点是要形成协调一致、配合良好的政府支持体系。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一定要确保主动到位,各相关职能部门间要加强相互交流、合作、协调与配合,要进一步完善名牌产品的确认、培育和保护支持体系。要重视不同类型的名牌战略问题,对不同的品牌,要研究分类,要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2.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北京名牌的市场推广工作

实施名牌战略,要着力抓好名牌市场推广这一关键环节。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并希望争取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的企业,政府部门应予全力提供支持;二是要在积极支持企业对名牌进行宣传的同时,政府部门要有计划地与媒体一道精心策划,组织好对现有各类名牌的系列宣传活动,帮助扩大名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三是要采取名优产品博览会、推介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推广活动,直接组织名优产品与消费者见面,集中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

3.抓住关键,积极推动优势企业低成本快速扩张

工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要坚持以名牌企业为核心,加大资源优化配置的力度,加大支持发展的力度。对有名牌的优势企业,因市场竞争而引发当期积累不够、造成发展困难的,政府部门有责任切实对这些企业给予支持。尤其是企业有要求、政府看准了的资产运作项目,可以考虑以适当方式进行干预,支持企业发展。要积极支持优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问题。对工业发展资金的使用,在实施名牌战略方面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加强对企业技改、研发等方面的实际资金支持。

4.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奥运平台打造更多的名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特殊的运作模式和巨大的全球性品牌效应,特别是作为举办城市,使北京很多企业创名牌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做好奥运带动产业这篇文章。要主动加强与奥运会筹备、组织和参与建设等相关方面的协调和沟通,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参与奥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企业培育名牌和提升名牌的影响力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奥运商机,实现快速发展。

5.加强保护,为实施北京名牌战略创造良好环境

受利益驱动影响,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名牌造假问题,并一度严重泛滥,导致名牌企业的物质利益和品牌声誉受损,北京一些企业也深受其害。这一现象至今为止并未彻底根除。对困扰企业的这一问题,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并采取保护措施。情况严重的,工商、质监和工业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必要时要继续联手组织打假活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为名牌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业促进局)

猜你喜欢

名牌竞争力工业
设计我的姓名牌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撕名牌”大战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只穿名牌的“标签女”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