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资本 决胜竞争

2004-12-01李进仪谢映军

中国经贸导刊 2004年20期
关键词:江阴市江阴企业

李进仪 谢映军

江阴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提高于90年代,无论是“乡镇企业+传统产业”的旧模式,还是9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利用外资+资本运作”的“三合一聚变”,全市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内生型企业为主、“两头在外”的发展道路。全市精毛纺、钢丝绳及金属制品、特钢、磷化工、溴化锂制冷机、BOPP、BOPET、EPS等包装材料全国最强,但同时,能源、土地、矿产资源、原辅材料等要素的紧缺矛盾也充分显现。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化和现实瓶颈的制约,江阴工业顺应时势,“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实施“走出去”战略,又一次实现了自我超越。

一、江阴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6月,江阴市31家企业在省外、市外有工业性投资项目58项,总投资79亿元,完成投资超过60亿元,其中47个竣工项目完成投资39.3亿元,11个在建项目规划总投资39.7亿元。有5家企业工业性对外投资超亿元。

江阴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可主要概括为“三个为主,一个多样”:

一是投资主体以规模企业为主。31家对外投资企业中,9家重点企业的22个项目总投资达57.7亿元,占到江阴工业性对外投资总额的73%。二是投资性质以工业项目为主。三是投资战略以主业拓展为主。对外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服务于企业现有主营业务的拓展,但不同企业的出发点则不尽相同。(1)利用当地资源。(2)快速扩张产能。(3)发展两头配套。(4)寻求优势整合。(5)享受优惠政策。(6)实现产业转移。四是投资形式多样化。综观江阴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新建与收购兼并兼而有之,独资控股、平等合作、参股嫁接兼而有之,上下游产品整合投资、相同产品扩能投资、同业新产品开发投资、多元化发展投资兼而有之,物质资源取向、加工制造能力取向、政策及区位因素取向兼而有之,充分显现了形式的多样性,但增强竞争能力、提升市场份额、加快自身发展则是其共同目的。

二、关于江阴对外投资过去及未来的思考

一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从乡镇企业发展、壮大到外向型经济、科技创新、资本经营,江阴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前瞻性引导作用,始终做到先人一拍,抓住关键一着,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奋力一跃。2002年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今年5、6月份,市委书记亲自带队赴云南为澄星集团矿电磷一体化项目剪彩、赴佳木斯市考察区域合作和建立能源基地,标志着江阴产业发展实现了由“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到“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由“两头在外”到“两头延伸”的突变,也标志着江阴的对外投资由企业自发行为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

二是外部环境的现实需要。从宏观背景看,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进一步强化。一方面遭遇出口壁垒与反倾销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必须要面对国外产品的大举进入,企业间传统的价格竞争由此演化为市场、人才、资源等的全方位竞争。从微观现实看,江阴市资源缺乏、土地少(人均耕地0.67亩,远低于周边县市)。工业用电为高于内地的差别电价并且由季节性短缺转向长年短缺,原辅材料价格变动、物流运输经常干扰企业正常运行。另外,江阴市经济发展已面临投资成本增长、边际收益下降、规模增长乏力、环境兼容排斥、要素保障困难等局面,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重新梳通整合产业链或者易地发展也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是有关企业的积极探索。一批企业在发展壮大和知名度提升后,充分发挥资本辐射功能,积极参与国家各类扶贫开发、对口支援活动。在包装整合资产、加快做强主业和提升业绩水平的过程中,江阴一批上市公司、投资公司的运作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对外投资。

江阴企业成功地走了出去,并在对外投资拓展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江阴市经济贸易局)

猜你喜欢

江阴市江阴企业
江阴: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The Big Fire一场大火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我的新年愿望
春节里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