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父老母的生存报告

2004-11-25

东西南北 2004年10期
关键词:丧偶王大爷马桶

什么是老年?你了解老年人吗?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风烛残年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当你丧失劳动力的时候,不仅意味着收入下降,被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还意味着空巢、疾病、丧偶等种种人生悲剧,死亡的阴影几乎每时每刻都悬挂在你的头上。我们年轻时追求健康、富有、浪漫,只要我们不惜力气,凭着诚实的劳动,与幸福有关的这一切,应该俯拾皆是,而当你进入老年之后,所有这些都会失去。

关注老年人,就等于关注我们自己。

最向往外面的世界

退休后的陈教授自从老伴辞世后,宽绰的三居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与孤灯相伴。他每天佝偻着腰,拿着饭盒哆哆嗦嗦地去食堂买饭吃——因为他已经无法为自己做饭了。去年春节,他的一个学生从广州过来看望恩师,却怎么也敲不开门,隔壁人家说好像几天没见老先生出来了。等大家合力打开门时,发现老人躺在地上,已经3天没吃饭,活活饿死了。

一对90岁高龄的老俩口,为下楼看看外面的世界商量了好几个月。5层的楼梯,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太想去晒晒太阳,听听孩子们嬉戏的声音了。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冬天,老俩口终于决定实施“蓄谋已久”的下楼计划。两人搀扶着,如履薄冰般一点儿一点儿走下来,没想到当他们刚走到阳光下时,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当居委会主任看到两个冻得浑身哆嗦,紧紧地挤靠在花坛边上的老人时,才知道他们因无力上楼坐在这里忍冻挨饿已经整整一天了!主任连忙叫了几个年轻人把老人背上了5楼。从此,他们再也没到过外面那个世界。

那一道门,甚至几级台阶就会把一个活生生的人隔绝在人的世界之外,我们想像不出对于我们举手之劳的事,会让这些高龄老人束手无策,甚至剥夺这些老人的生命!

据调查,目前在我国的老年人中,“空巢”率已经达到26.4%,这意味着有1/4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他们一旦到了高龄,丧失自理能力,生活就会非常困难。

最盼望与人交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搬进楼房,告别了昔日的大杂院。人们居住的密度虽然大了,但彼此间的距离却远了。一个个单元带给人们私密空间的同时,也把人们隔绝在一个个防盗门后。

前几年,陈老先生惟一的乐趣就是盼望出国在外儿子的来信。每天吃过早饭,他就到收发室去等信。如果看到有儿子的信,他就把信从头到尾念一遍。于是这一天他就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的,然后去找往日的老伙伴,讲给人家听,等到把这封信熟得都能背下来了,第二封信也来了。可这几年,儿子不再写信,改打长途电话了。“爸,我就不写信了,太忙,反正情况在电话里也说了。”末了的这句话让老陈心里有些不快。以后,好容易把电话等来了,还不敢多说,国际长途,怕儿子多花钱。去年,孙子给他买了电脑,让他学会收发E-MAIL。孩子们一走,他就开始恨上了这高科技:他发现,到收发室等信的那点儿乐趣,对他来说,竟是那么重要!

一位生活热线主持人,一次接到一位老人的电话,老人的电话打了很长时间,说的都是家里那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儿,直到最后也没说出想解决什么问题。当这位老师问他究竟想咨询什么问题时,老人叹口气说:“我没别的,就是想说说话儿,说说家里这点儿事儿。”

有位王大爷就是为了说说话儿,想出了一个绝招儿———把家里的马桶弄坏了!水暖工小方怎么也不明白,王大爷家的马桶老坏,按他的经验,这样修好之后起码能用一年,可两天之后又坏了。于是,再一次给王大爷修好马桶的两天之后,他又敲门来到王大爷家,笑呵呵地问:“大爷,您的马桶没坏吧?”王大爷一愣,随后一把抱住了小方:“孩子!真是难为你了!”老人随后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把实话告诉了这个水暖工:“如果不是你来修马桶,我就连说话儿的人都没有!”

最恐惧的是疾病

卓老太是一个被禁锢在床上的人,因为脑溢血后遗症导致的偏瘫,已经在床上躺6年了。床,成了她的栖身之所,也成了她的“监狱”,因为她无法走出一步,每天她能做的事情就是长时间望着窗外,看着太阳一点点地升起来,再一点点地落下去。躺在床上的卓老太现在惟一的念想就是盼望国家能早日出台一部关于“安乐死”的法律。否则她就要继续忍受病痛、忍受保姆的白眼儿、忍受与世隔绝的孤寂……她活着,不仅自己痛苦,也是别人的负担。解脱这种处境的惟一办法就是死,可她自杀两次都没成功,却在肚子上留下了道道伤疤……

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了71岁,但从整体上来说,其中后10-15年的生命质量是比较低的,绝大多数老年人在这10-15年里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对于老年人来说,最让他们恐惧的就是疾病,特别是疾病导致的意外死亡,很多老人明显缺乏安全感。有一对年龄均已90多岁的老两口,时常嘱咐所在居委会的主任说:“请你平时经常来看看我们,如果敲门时我们5分钟之内来给你开门了,就说明我们还健康,没事,如果没开门,你就得想办法来救我们了。”

最大的悲剧是丧偶

如果说,在一生中,老人们可以幸运地躲过战争、车祸、火灾等种种意外事故造成的悲剧的话,却无论如何也躲不开丧偶这一悲剧,区别只是或迟或早罢了,这一悲剧恰恰是发生在人生最脆弱的老年期。

郝先生的夫人病逝后,在家里从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他,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他不愿成为儿女们的负担,可他与儿女又无法像与老妻那样沟通。在老伴儿去世的那段时间里,郝先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园里度过,一天又一天徘徊在的林间小路上。一辈子琐琐碎碎、磕磕绊绊就这么过来了,而这琐琐碎碎构成的一切,想起来就让他觉得无比温馨,而这一切都随着老妻的去世而坍塌了……他长时间地在公园里消磨时光,渴了上茶座喝杯茶,饿了上小饭馆充饥,没多久,他便也随夫人去了另一个世界。

目前,北京已经出现老人自动组织起来的、非婚姻的家庭,这些老人共同购买了一个院子,共同出资雇请保姆照料生活,几个有亲缘关系或者是朋友的丧偶老人生活在一个单元房里,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也有一些老人采取不婚而同居的生活。专家们认为:家庭、社会都应对老人们的选择持更宽容的态度。与此同时,尽可能帮助丧偶老人走出心理危机状态,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最大的问题是贫困

一大锅沸水里零星地漂浮着几张菜叶,连油星都难得一见,就着一个又冷又硬的馒头,就是一顿午餐。对儿子、儿媳下岗在家、老伴又身有残疾的孔大爷来说,这样的一餐已经算是不错了。每月不足20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不仅是老俩口一个月的伙食费,还要从牙缝里挤出几十元来给老伴买药看病。老伴得的是重度糖尿病,不吃药根本就挺不下去,能为老伴买点好药和营养品对孔大爷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奢侈的愿望。

不论城市或农村,像孔大爷老俩口这样的老年贫困家庭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孤寡老人,每月只有极微薄的收入;或是子女的现状也不过如此,无法接济老人。他们住的是最简陋的房屋,夏天屋漏潮湿,冬天四面透风,吃的是从菜市上捡回来的烂菜叶,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自己不要生病,否则又将是一笔无法维系的开销。

如今,在我国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近20%的人处于贫困或接近贫困状态,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充足的资金储蓄是导致老年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老人亟需解决的困难依次是温饱、医疗和照料问题,如果期间面临子女患病、失业等,贫困老人的生活将会雪上加霜。据统计,我国特困老人中有一半以上没有退休金、低保金,这些人一旦得病,根本无力医治,往往造成越贫越病、越病越贫的恶性循环。

最渴求的是精神赡养

前不久,一位老妪上书法院,状告儿女不孝。经调查,儿女们专门为她购置了公寓房,并为她雇了保姆,衣食丰足,出行方便,并无任何虐待的行为。问其告状的理由,她直言,没人和她说话,太孤独了,希望儿女们和她生活在一起。做儿女的,实在也不明白老太太到底还想要什么?衣食不愁,还想怎样?

在今天这个物质已经很丰富的年代,对于消费相对较低的老年人群来说,缺少的是心理需求,而不是物质需求。老年人对赡养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只求温饱”跃升到“精神层面”。

今天的年轻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挑战,需要花费比老一代人更多的精力参与竞争,身心疲惫,精力透支,对老人“奉陪不起”;同时,多数老年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差异越来越大。一个闲,一个忙,一个要人陪,一个没时间陪,于是矛盾就产生了。人到老年,他的社会性或者说他们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子女。而子女们又常常是有心无力,他们理解不了老人们对精神赡养的渴望,就如同忙碌的人理解不了孤独的含义一样,他们理解不了一个人的社会性对于人的内心来说,是多么重要的需求,于是才有老人们发出“日子越过越好,心情却越来越糟”的感叹。

岁月是生命无情的磨刀,衰老是人类无奈的等待。当你我变老的那一天,同样要在“弱势”这个词的重压之下生活。那么,一起来关注老年人吧,关注我们的老父老母。

别忘了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猜你喜欢

丧偶王大爷马桶
六招治愈丧偶综合征
全球约有2.59亿丧偶妇女 近半数贫困潦倒
便便哪去了
床到马桶的距离
王大爷趣事
高手
你家马桶省水么?
那人那鸟
金鱼缸音乐马桶
老年丧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