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吉思汗》来自草原的雄浑之风

2004-10-04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36期
关键词:游牧民族历史剧成吉思汗

赵 珂

不久前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又引起了一轮收视热潮,这部戏是5年前拍的,但时光却没有减弱它的魅力。

《成吉思汗》以全景式历史长卷的磅礴气势完整地表现了这位被称为“一代天骄”历史伟人的一生功业。剧中多次上演铁马金戈、烽火连天的宏大战争场面,着实让“历史迷”和“军事迷”们看得过瘾。我们也曾看过不少优秀的历史剧,但那些戏多限于宫闱之内的勾心斗角,很少能如这部戏一般令人有神游塞外、气吐长虹之感。

为了能使人物塑造真实可信,表现出原汁原味的草原人的气质与性格,《成吉思汗》起用了多名蒙古族演员,饰演成吉思汗的巴桑更传说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后裔。从他的表现来看,马术精湛,鹰视虎步,威风凛凛,果然有几分乃祖之风。难怪有观众反映说,这个剧就需要这些蒙古族演员来演。否则真难表现出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的剽悍。

今年有一本名为《狼图腾》的小说非常畅销,作者生动描述了蒙古草原的风俗风情和游牧民族的人生观、历史观和自然观,让许多很少有机会领略草原文化的人进行了一番精神洗礼。在很大程度上,电视剧《成吉思汗》的热播也得益于深受农业文化熏陶的人们,对一种完全不同的草原文化欣赏和探索的欲望。

在中国的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文化上落后于南方的汉族,但在军事上却屡屡占得上风。拥有先进文化的汉民族一再被来自大漠草原,文化相对落后的北方民族所战胜,甚至被征服,被统治。这种“野蛮”战胜“文明”的现象在世界历史上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相当少见的。可以说,这算得上是中国的一个历史之谜。我们喜欢看《成吉思汗》,恐怕也是想在历史之镜中审视我们自己,发现我们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可以从许多年轻人对剧中蒙古族人的豪爽、率真、剽悍等性格的欣赏态度中看出,农耕文化相对于草原文化确实存在某些固有缺憾。

当然,《成吉思汗》也不能说是十全十美。和许多历史剧一样,《成吉思汗》也有诸如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简单化这样的毛病。尤其是对当年成吉思汗发动征服战争的动机,电视剧进行了大量粉饰和美化。

其实,成吉思汗是不需要我们这样做。成吉思汗之所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蒙古帝国,灭国无数,只是因为他能够做到。正如恺撒大帝所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我们的编剧替成吉思汗遮掩,实在是又犯了不够豪爽、不够率真、不够剽悍的错误,而这正是我们应该向成吉思汗学习的。

猜你喜欢

游牧民族历史剧成吉思汗
神灯
扣子里的智慧
新疆农耕与游牧民族的饮食礼仪探析
是非功过任评说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自我的游牧民族
成吉思汗指挥赛马
曲解善意造成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