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兴校 提升科研水平
2004-09-15
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是一所高校学术水平最直接、最快的体现。近年来,学院坚持“学术兴校”的科研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将办学重点逐渐下移,成立了院系两级“教授委员会”,决定事关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项目确定、经费分配、新进人员的考核、年轻教师任课资格的确定、学科带头人的确定等重大学术事宜,保证了学术权力在学院人事制度改革走向深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院先后成立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西北伊斯兰民族文学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电子技术研究所、生态研究所、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经济问题共同研究所等8个科研机构。以此为依托,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发展科技产业,加强校企合作,使学院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近年来,全院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66篇,其中核心期刊110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44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项。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正式向国内外发行以来,学报刊文被索引率、转载率、文摘率逐年上升。特别是近两年来,平均每年都有12篇左右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学报文摘转载,学报整体质量稳步上升。
在西夏学研究方面,学院组织专家对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斯坦因西夏考古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明确提出了“英藏黑水城文献”这一文献学概念。《英藏黑水城西夏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学院现已获得大英博物馆的授权,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共同出版《英藏黑水城西夏文献》。有专家指出:国家级的文献整理、出版工程由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承担并圆满完成,开创了小学院搞大科研的成功范例。
同时,学院率先在宁夏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成立了岩画研究中心,承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专项支持的重大项目“贺兰山岩画与世界文化遗产”的阶段性成果,已通过政府鉴定并被采纳,正式提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整理制成的《中国大麦地岩画图库全集》,目前也由学院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