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台园晨炼
2004-08-04郑荣来
郑荣来
人民日报社院内有个金台园,有群老头儿、老太太在那里晨炼。他们约有二三十人,编辑、记者、行政人员和工人师傅都有,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者,年龄最高的是86岁的漫画家方成,其次还有79岁、78岁等几位老人。他们在小广场的一角,站立无行无列,动作不整不齐,没有伴奏音乐,炼的不知何功何拳,也看不出执教者是谁。
不久前的一个早上,我首次到这里参加晨炼。我站在他们后面,跟着做了几个动作,便看出老韩最规范,一问方知,果然他是教头。他所教的是“易筋经”,非功非拳亦非操。他今年67岁,练了十几年了,但正经练还是1996年开始,那年他得了脑血栓,左手抬不起,腰也经常疼。他于是天天坚持,现在这些毛病全好了。他每天来得最早,义务带领大家习练。他不说不喊不吆喝,只是站在中间做示范,是个十分尽责、十分和气的教练。
靠近了崔奇才知道,他原来是个很逗趣的人,印象中的他,是个很有水平的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个子高如电线杆,已74岁的他,曾经有过一场虚惊,肝囊肿被误诊为肝癌,遗嘱都写好了,是CT诊断改写了他的病历。但萎缩性胃炎等毛病,使他加入了健身行列。他也是十几年前就习练“易筋经”,和老韩、陈瑞卿等,属师兄师弟。但我看,他的动作不规范,做得也不到位,方成说他是“偷工减料”。他还不时停下来和周围的人说话,像幼儿园大班的淘气生。那天,他做着做着忽然停住,转身走到后排,和我们开始聊最近的国际时事。我问他,这样锻炼有什么效果,他说他不追求什么效果,英国哲学家罗素活了将近100岁,但从来不讲长寿,一切顺其自然。他说他有三种病,一是痔疮,二是腿上的静脉曲张(医院曾要他开刀),三是眼睛的飞蚊症,现在都自然好了。他还有个习惯,就是自己穿脏的衣服,喜欢自己用手洗,从来没有用过洗衣机。
著名漫画家方成,刚“入伍”不久。他说他今年43“公岁”,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写书,每天还忙着给人家画插图,早上一起来就低头工作,晚上电视都很少看。他说:“现在感到这样不行,还是要活动。”在我看,他的身体算是够好的了,86岁高龄,前两年还能骑自行车到西三环路去看丁聪,现在出门还是爱骑车。而每天早上,出门先跑步,再来金台园。现在他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没有干扰,沉浸在漫画事业中,其乐无穷。他最近还给外国人讲幽默,给人快乐,赢得笑声。健身时,他也不时冒出一两句话,逗人一乐。有一天崔奇晚到,见他面东南,斜向而立,就问:“你怎么斜着站?”他一本正经:“那前面有俩女的!”大家一看,对面亭子里面是两老头儿,于是哈哈大笑。他比崔奇练得认真,虽有时迟到,但他说他“偷工不减料”,常常练得出汗,以至脱掉外衣。漫画家多有长寿者,茶寿之龄(108岁)在等着他。
老资格的老陈,今年76岁,是个十分和善的老人,也是气色最好的一个。我问他为什么脸色这么好,他说他爱喝酒。我想起传说的一个笑话:“听说你和安老在北京饭店喝醉酒,互相抱着脚丫子乱啃是吗?”“不,我没醉他醉了,他非要和我结婚!”他长期搞外事,常常要应酬,喝酒成习惯,现在还是“革命小酒天天喝”,不过只是低度酒,每天两次,每次一小盅,喝而不醉。其实,他身体好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持续这十几年的锻炼。
有一位没有到场但时时被他的徒弟们提起的老者,人们叫他卢师傅,今年99岁,是全报社最老的寿星。他原是工厂装订车间的主任,练习“易筋经”40多年,毅力极强,健身很执着。他原住在天桥,每天走路到报社上班,从不坐车骑车。他每天早上在工厂西侧习练,带出了上述这帮徒弟。如今已身健体强的这群老头儿、老太太,都感念这位卢老人,因为是他教会了健身之法。
这群老头儿、老太太,我越看越觉得,他们都是没有脾气的人。所谓“身健体强”,是指他们锻炼的结果,他们其实是“弱势群体”。在心理上,他们与世无争,只图健身,不求其他。连那练功的地方,都只是偏安于一个犄角旮旯,占金台园小广场的二十分之一不到,而且还不是一块完整之地。他们一切都很随意,很放松。本来,按《辞海》所说,《易筋经》是强筋健力的健身功法,也是有许多讲究的。但老人们不讲究,动作到位也好,不到位也行,活动了全身关节就行。也没什么约束,“打鱼、晒网”时间不限,有空就来,没空就不来。他们没有超自然的迷信观念,也没有神话般的“师傅崇拜”,连祖师爷的名字都可以不知不晓。他们少了一些严肃,多了许多幽默。老实人也开玩笑,大家听了哈哈一笑。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练功场上才聚集了这些白发者。
每日黎明,晨曦初露,这群老者,不约而来,他们轻挥慢举,舒缓习练。我每置身其间,见朝晖在前,耆老在旁,心中的暮气,便藐然远去。我于是顿有所悟:自由的环境,自由的氛围,自由的习练,大有益于身心。老人健身,从容为上。我于是不怀疑,未来京城“选老”时,未必不是金台园里出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