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语段比较阅读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2004-07-01谢治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4年8期
关键词:语段孔乙己主旨

谢治平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中考语文试题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但其总的趋势是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阅读题的设置就是一种较好的考查形式。分析近几年来各地的试卷,学生在这一题型上失分较多,许多学生常感力不从心,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难点,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先看下面这道试题设计:

比较阅读小说《孔乙己》和《斯巴达克思》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甲)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色。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了呢?”孔乙已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聚集在斗技场上的观众约莫八万人对这场角斗下了赌注。一个小时后,在整个角斗场上已被打死或者受到致命伤的角斗士东倒西歪地躺着……当斯巴达克思闪电般击倒最后四个对手后,经久不息的轰雷似的掌声,好象地震一般撼动了整个斗技场。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向上举起了拳头,屈起了大拇指。

这时候传来了几百个声音:

“让勇敢的斯巴达克思获得自由!”

色雷斯角斗士的两眼发出异常的闪光,他顿时脸色惨白得象木头一般地呆住了,他把手放在心窝上,好象想抑制被这句蕴涵着莫大希望的话所引起的心脏的猛烈跳动。

“自由,让他自由!”几千个声音重复道。

“自由!”斯巴达克思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自由!……啊,奥林匹斯山上的大神,可不要让这变成一场眷梦啊!”他的睫毛顿时被泪水浸湿了。

这时候,好些由于斯巴迭克思勇敢而赌输了钱的观众狠狠地叫道:

“不行,不行,他是逃兵!”

这位色雷斯角斗士的脸上掠过一阵痉挛。他猛地向发出责难声的那面回过头去,他用他那燃烧着憎恨火焰的两眼,找寻着发出责难喊声的人,

但是成千上万的声音都吼道:

“自由,自由,让斯巴迭克斯自由!”

[练习设计]

1:以上两个片段分别节选自短篇小说《孔乙已》和反映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长篇小说《斯巴达克思》。虽然两文主人公的国度和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迥异,但他们的社会地位都很低下,同是人们___的对象。

2:作品为主人公的活动设置了“舞台”。孔乙已的活动“舞台”是___,斯巴达克思的活动“舞台”则是___《孔乙已》中出现的观众是___,《斯巴迭克思》中出现的观众是。

3:孔乙己和斯巴迭克思的性格或情感分别在作品极力渲染的___声浪和___声浪中得到充分表现。

4:孔乙已虽有人生自由。但灵魂受到毒害,成为___的牺牲品;斯巴迭克思虽是奴隶,但渴望挣脱奴隶枷锁,成为斗技场上人们心目中的___。

5:两位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寄寓了不同程度的同情。对孔乙己,作者在同情中夹有___,而对斯巴达克思,作者在同情中更多的是___。

6:两段文字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有同有异。判断下面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两文都运用了神态描写揭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②孔乙已的心理活动全刻在脸上,斯巴达克思复杂的感情都反映在眼中。()

③甲文在“不屑置辨”和“颓唐不安”的对比描写中,表现孔乙已从高傲到沮丧的心态变化;乙文从“两眼发出异常的闪光”到“燃烧着憎恨火焰的眼神”变化中,刻画出斯巴达克思从希望之巅落入绝望之谷时的复杂心理。()

④《孔乙己》写“青筋”的“绽出”,《斯巴达克思》写“脸上的‘痉挛”。作者都在于表现人物内心的不安和羞怒。()

对于这类试题,有没有解答的一些技巧或思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揣摩联系,辨明文体。

对于所提供的比较阅读语段,务必要认真阅读。反复揣摩,迅速弄清楚出题人将这些语段作为比较阅读的联系,目的在于弄清楚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便于迅速回忆、搜索、并准确回答。比如问题l,它考查的是对作品主人公相同社会性质的理解。另外,借助文体知识,往往也能够为我们解题提供便利。比如是记叙文。则抓其六要素,理其顺序,体会人称;是说明文,则找其说明对象及特征,掌握其说明方法,体会其说明顺序及语言;是议论文,则抠其论证三要素,识别其论证方法及结构。比如问题2,本質上讲考查的是“六要素”中的“地点”和“人物”,或者说是对作品社会环境的理解。问题3更是这样。

2:概括内容,明确主旨。

对于所提供的比较阅读语段,通过分段、分层、找关键句等形式迅速切入文章内容,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弄清楚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它们连缀成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主旨及其现实意义,这对答题不无裨益。如(甲)段通过写孔已己在成亨酒店的一个片段来展现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灵魂,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摧残和迫害。(乙)段写斯巴达克思在斗技场取得最后胜利时的悲壮情景,表现了作为角斗士的斯巴达克思冲破牢笼,敢于斗争的英雄壮举。明确此,对解答4、5题都有帮助。

3:全面思考,比较异同。

对于所提供的比较阅读语段,在概括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还要作全面的思考,力争使自己对各个语段的理解感悟更深入、透彻。为此,必须要加强语段的比较。当然,要针对问题设计,确定比较的方面,从而避免思考的盲目性,加强思考的针对性和确定性。比如问题4,它比较的是主旨;对于问题5,它要求比较的是作者对于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的不同的感情。

4:仔细审题。慎重作答。

做比较阅读题,由于题目自身较难的特点,切戒浮躁慌忙,必须心平气和,沉着镇静。对于题目,一定要结合前面的思考所得,仔细审题,反复揣摩,认真书写,准确作答。千万不能草草了事,胡乱作答。不管题的难度怎样,必须要一丝不苟地进行。比如问题6的四个判断,虽然考查的都是人物描写的方法,但它要和前面的描写和理解结合起来,方能准确判断。

附例文参考答案:

1:取乐2:成亨酒店斗技场麻木不仁的酒客赌客3:哄笑声吼叫声浪4:封建科举制度英雄5:批判赞颂6:①√②×③√④×

猜你喜欢

语段孔乙己主旨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主旨大意题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