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2004-06-29王学典
东岳论丛 2004年1期
关键词:客观性
王学典
[关键词]历史研究;客观性;主观成分;刚性概念;弹性概念
[摘要]历史学中的“客观性”概念借自于自然科学,但实际上比自然科学中的相应概念要复杂得多。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是,与科学思维不同,在历史思维中有着一种无法排除的主观成分在起作用,这个因素限制了历史学家所能希望获得的客观性。人们的确不能要求历史学家们不带任何预设地进入他们的研究对象,而历史思维中“主观成分”的存在恰恰是历史学成其历史学的关键。自然科学中的“客观性”是一个刚性概念,在历史学中它则只是一个弹性概念,仅具有量的属性。所谓的“客观性”与其说指向历史本身,不如说是更多地强调了对“主观性”的约束;它在这里也并不是对客体历史真实性的一种承诺,而是对史家学术良知的一种衡量尺度。任何历史的叙述者、诠释者都希望他笔下的历史被尽可能多的人接受,而要做到这一步,他必须尽可能地克服他自己及其所属集团的偏见,克服得越多越彻底,他也就越“客观”。所以,“客观性”在史学实践的意义上只是一个程度问题。“主观”与“客观”在此也并不是两个互不关涉、界限分明的独立范畴,而只是一个比重问题、分量问题,——历史学中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只在一种弱化的、次要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也需指出,“客观性”问题并不均等地出现在一切历史问题上,它与“主观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般只表现在那些与现实利害相关度较高的问题上。在历史研究的全过程中,历史解释是其中一个“主观成分”最多的环节,因此,这个环节若要取信于人,尤其必须得置于“客观性”的约束之下。历史解释可以突破证据的限制,也可以逸出真实之外,但不能不接受“客观性”的约束。
[中图分类号]K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1—0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