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校的文化使命

2004-06-12刘引

人民教育 2004年4期
关键词:精神学校文化

刘引

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整,并融会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一所学校必须有自己明确的哲学思想、道德、文化传统、价值准则和经营方针,能够用崇高的精神力量去吸引、团结、鼓舞教职工,形成共同目标、方向和使命,并使教职工为之努力工作。学校文化是学校制度的补充。学校制度是务实的,管人的具体行为底线的,而学校文化是务虚的,管人的道德追求与精神导向的。在有些人看来,学校文化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不能迅速解决学校事务中的具体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学校文化的精神追求,学校才有一种张力,这种系于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一所学校内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流动的、生动的‘.文化场”,也正是这种“文化场”形成了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在品质与趣味上的差异。

现代学校的文化重构

纵观社会发展史,社会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稳定平缓发展型;另一种是转型发展型(两者间还有多种的过渡形态)。处在这两种社会发展形态中的学校,其文化功能是有显著差异的。

处在稳定平缓发展型中的学校,其学校文化无论是纵向上不同时期的比较,还是横向上与社区文化的比较,都有相对的一致性。这集中地反映在文化的内核,即人的观念(尤其是价值观)的一致性上;也包括外在的各种呈现态,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举止、美学倾向等的相对一致性。在这种情形下,彼此间并不存在多大的矛盾与冲突。学校的主要功能集中地体现在对文化的纵向继承,即“传承文明”上。

处在转型时期的学校,其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间却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深层次的推进,它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诚信品德与法制意识;面临着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政治秩序重构的考验,它呼唤国际观念、民族情感、知识产权意识、合作与竟争意识;面临着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它呼唤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面临着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知识转型,即由现代知识型(科学知识型〕转向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知识型),它呼唤人的宽容精神、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及其精神生命豹丰富性。所有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期望。

如果说社会发展的这种总趋势为社会文化发展作了基本定向,那么,社会文化在从现实状态朝着其理想状态的演进中,学校究竟应该履行何种文化使命呢?一般来说,各大中小学校通常处于该地区区域或者社区文化的制高点。在这种演进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引导者理应对社会新需要具有更强的敏感性、洞察力和远见性,理应对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样性更具宽容性,同时更具有对未来主流文化的选择能力与创造能力。从历史上看,学校文化的发展总是引领着该区域文化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五四运动”发轫于北京大学而掀开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一样。这就提醒我们,不断地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学校文化是转型时期学校文化功能的基础性任务。

现代学校的文化使命

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教育一方面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一代新人,要教育公民形成科学意识、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公德意识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学校还承担着重建新的主流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正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原主流价值体系受到挑战,新的主流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冲突,这最集中地表现在人的功利意识与欲望被经济大潮唤醒上。人们呼唤新的主流价值体系的确立,并期望在新价值体系指导下创造新文化。因此,现代学校不可能无视这样重要的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性任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承文明”的层面上,还要履行起传播和创造新文化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使命。

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认为;“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人不是单纯地问事物是怎样的,而是问它应该是怎样的。”以此为基点再看学校与文化的关系,我们会有许多新的认识。文化对于学校来说,不再只是书本上、以各种符号或非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来自过去的知识,不再只是学校以学科课程方式选择编制的教学内容的构成。在当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被关注的将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原来只作为教育内容构成的定位,上升到目的层次。学校将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也要被作为动词来理解,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将被活化。在一个缓慢发展、变化的时代,昔日对待周围世界的有效方式的传习,其目的是应付现实和未来。但在21世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学校文化需要实现面向未来的转化。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变化拒之门外,把世俗与流行视作洪水猛兽,筑起围墙来保持校内的净土。同样,我们也不能把以往的经验、文化包括教育自身的传统都弃而不顾,只从时髦与流行中寻找当代人对待世界的模式。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恰恰要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再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这就是说,学校文化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总之,新的文化观向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当代学校教育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使命,在超越和超前的意义上构建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的新视角和理论依据。

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学校文化。从内容上讲,学校文化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既包括学校校舍的建筑设计、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内容,也包括校风、学风、教风、集体舆论、规章制度等精神文化形态的内容;从性质上讲,学校文化总体上属于隐性教育,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功能上看,學校文化的形成,使学校存在着一种“文化场”,这种“文化场”是学校的一种气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学校文化场”对存在于它的“场”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施加一定的“力”和“能量”,施加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制约力,而且施加“力”和施加“能量“的方式是无须直接接触的,它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存在于“学校文化场”中的任何一个成员,由于他在学校中的地位、声誉不同,具有的影响也就不同,但都处于各自相应的“能级”上,都具有一定的“能量”,既受“学校文化场”的制约,又对“学校文化场”的总能量施加着影响。

猜你喜欢

精神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学校推介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