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迎接“绿色GDP时代”

2004-05-13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9期
关键词:核算绿色环境

“绿色GDP”警示中国经济

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我国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2004年国民经济的增长目标为7%左右。

众所周知,刚过去的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1%。此前几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也超过了8%。中国今年为何调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教授认为,这与中央政府重视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关系,表现出了我国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和行动。

叶文虎教授介绍,“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量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指标,1993年联合国有关统计机构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SEE)中,提出了生态国内产出(EDP)的概念,EDP就是“绿色GDP”,即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叶文虎教授说,现有的经济核算和统计方法中,没有把环境的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的投入、生态系统的投入和环境容量的投入)计算在内,因此得出的经济数据是不准确的,远远高于实际。我国各省市、各部门乃至全国公布的GDP数字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很可能使我们对全国的经济形态得出偏高、偏乐观的估计。在这样的GDP数字上所作的政策决策,很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偏差。为了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了促进企业、行业乃至全社会生产力的更新和发展,我们必须尽快推行“绿色GDP”制度,摒弃不将环境投入计入成本的现行的GDP的核算和统计制度。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据统计,1985年至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8.7%。但如果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这期间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78.2%。这意味着,中国GDP的实际年均增长率只有6.5%。

还有学者提出更惊人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认为,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国土严重超载;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约1/2;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5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时,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单位产值的废物排放量是世界平均值的数倍,而单位面积的污水负荷量是世界平均数的16倍多;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约为发达国家的1/35。通过这种测算,中国的绿色GDP增长是负数。“投资热”催生“绿色GDP”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概念在中国早已不陌生,为什么今年会引起广泛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在采访时分析,去年突如其来的非典,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即: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引起新一届中央政府对过去发展观的审视和反思。在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而重视可持续发展,推行绿色GDP制度,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部分领域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是国家推行绿色GDP的直接诱因。谢伏瞻说,自2002年以来,我国的钢铁、水泥、电解铝、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了投资过热现象。据统计,钢铁的已有产能2.5亿吨,在建项目3040个,预计形成产能8000万吨,拟建项目产能700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钢铁产业就会出现严重过剩。现有钢铁项目的投资中,多数产能以长线产品为主,而且新上项目规模大多较小,技术水平不高,布局也不合理。电解铝的问题更加严重。一方面,国际市场氧化铝价格不断上涨,电解铝的利润空间大大压缩,而一些电解铝还在盲目上马,预期收益很难达到,很可能造成银行的风险。另一方面,在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加剧的情况下,高能耗、高污染的电解铝的超常增长进一步恶化了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这种投资过热现象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官员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不但造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还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

另外,传统GDP只限于对经济中那些货币化了的部门进行评价,而忽视了资源损耗与环境退化等难以计量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本,不能全面反映一国当前和将来的净福利变化。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1995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8%。与此同时,我国单位产出的自然资源损耗也远高于发达国家。以水为例,1999年,中国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是日本的18倍、美国的22倍。长期将这种代价排除在国民收入账户之外,势必扭曲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成本与收益关系,难以遏制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趋势。因此,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保护费用,推行绿色GDP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绿色GDP”考核“新政绩”

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行绿色GDP制度?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从考核干部政绩入手,并推出了今后考核干部政绩的5大“绿色”标准。据课题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介绍:一是原材料消耗强度,即万元产值的主要原材料消耗,体现工业增长对原材料的消耗程度,是技术、管理水平、经济结构调整的综合体现;二是能源消耗强度,即万元产值的能源消耗;三是水资源消耗强度,即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四是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即万元产值的“三废”排放总量,体现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水平和程度;五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综合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资源利用水平和劳动素质的高低。

牛文元指出,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已势在必行。绿色核算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国民财富的积累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接受CCTV采访时介绍,过去基层政府一味单纯的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GDP数字变成了一种单纯衡量经济收入的指标,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却逐渐在GDP数字中被淡化,这种现象,使得国家统计局把GDP的改革放在了今年工作的重点位置上。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开始了对GDP数字的改革,今年统计局在最终推出绿色GDP系统指标之前,将出台一个过渡性数据,包括社会卫生指标体系数据和社会环境的指标数,今后进一步完善。

另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正与国家统计局一起,会同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在加紧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整个建立过程计划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是完成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第二步是完成环境实物量核算,最后一步是待条件成熟后开展资源和环境价值量核算。目前,国家统计局已将土地、森林、矿产和水资源列为首批参与实物量核算的4种资源,计划同有关部门合作,在3年之内完成这4种资源实物量的核算。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将积极建立“能源账户”,用于核算发展经济所消耗能源的总量及其构成情况。据悉,这种新的“绿色GDP制度”已分别在海南省和重庆市展开了部分指标的试点核算。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福建、江苏等多个省市也早已明确要求,将计入环境和资源等方面损失的绿色GDP纳入其经济统计体系。

林业、环保部门首当其冲

去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认为,这为新时期林业发展指明了道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林业局制订了我国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通过严格保护,大力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力争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0%,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000万公顷,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5%,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适宜的荒漠化土地全部治理,全国70%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5%,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环保总局决定采取六大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继续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积极创建生态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

三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四是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各级政府要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

五是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在经济核算体系中,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六是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猜你喜欢

核算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环境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