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考试说开去

2004-05-03杨少昆

中国音乐教育 2004年4期
关键词:演唱者音准歌唱

杨少昆

目前,音乐院校专业技巧课考试的评分多为根据学生现场演唱歌曲的水平给出考试成绩,但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考试的学生很多,对程度相差不多的学生在打分时,往往很难下笔,不知道给哪个学生打分多一些,给哪个学生打分少一些,拉不开档次,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水平较其他的同学高,然而考试的分数却没有对方高,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清楚自己到底差在哪儿。因此,我认为这种传统的评分方式必须改革,我们不应笼统打分,而是应该将各项逐渐分离出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评定,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强项与弱项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我们详细地打分,也会使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分项、详细地记述学生在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程度给出理想的评定,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谈到对作品的理解这项,我们的很多同学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往往都在表现自己的声音有多么棒,声音有多么响亮,而忽略了歌曲的内涵,从头一直喊到尾,谈不上音乐修养。实际上,很多同学在歌唱时都忽略了对作品的理解。我们的歌唱不是单纯地歌唱,而是要把想要表述的人物或内容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在演唱一首作品之前,我们首先要吃透歌词的含义,掌握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充分地把握好作品的风格。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演唱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有的人演唱就会深入人心,唱到人的心里去,而有的则不,这说明什么?相同的技巧,相同的作品,不同的人表述却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文化底蕴的不同,是对作品的理解不同,表达作品自然不一样,对听者所引起的共鸣也就不同。我们新一代的歌者,应充分大量地阅读那些相关的文化书籍,多了解民族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文化底蕴,这样,拿来一首作品,就会很从容地去演唱了,就会很正确地把握歌曲的内涵、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述事物内容,从而引起听者的共鸣。

音准、节奏对于专业从事歌唱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大程度上,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区别都是在音准与节奏方面的严谨程度上体现出来的。一些听众在听某部分人的歌唱时,总觉得好像那块差那么一点点,可是说又说不出来,实际上,专业人士一般在歌唱者一张嘴就会挑出毛病:音的时值唱得不饱满、节奏方面有时抢了一点点拍子,有时又拖后了那么一点点拍子,虽然相差得不大,但整体音乐效果听起来就会给人不完整的感觉。作为一名专业从事歌唱的人,同时包括业余爱好者在演唱歌曲时,都应到节奏、音准方面的准确,不能马虎地对待某一个音,该唱几拍就唱几拍,哪怕是就差了那么一丁点没有唱够时值,整个音乐都会不完整,只有在音准、节奏这样的问题上下工夫,才会养成认真唱好乐谱的好习惯,久而久之,歌曲也就唱得完整了。

歌唱的完整程度不单单是单纯的技巧方面的完整,它包含很多,要综合起来,它不仅包括声音技巧的自如运用,节奏、音准、节拍的准确无误,还应包含演唱者的自身形象等综合方面的,它其实是一系列连锁的反应,只有演唱者完善了自身的演唱技巧,才能唱好每一首作品,技艺不精的人上了舞台,肯定会表现得很拘谨,不自信,在唱时总会想着气息怎么用、高音会不会上不去等问题,总是背着思想包袱,在这种杂念的影响下演唱歌曲怎么会完整呢?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演唱者技巧完善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放松身体上的紧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同时表情自然,完全投入到演唱所表现的内容或人物上,这样的状态下唱出的歌曲怎么会打动不了人呢。

我们在对学生的打分中,还不得不考虑作品的难易程度这一项,理所当然,在作品完成较好的情况下,难度大的作品就应给高分,以前在考试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忽略这一问题,听了演唱者的演唱,觉得还不错,基本上分数都会打得很高,这样,演唱难度较大歌曲的同学似乎是吃亏了,我们把歌曲档次分开评定,就会避免这样的问题。

高等音乐院校专业技巧评定的方式,需要不断地改革、完善,因为这对于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对于促进音乐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及影响。

猜你喜欢

演唱者音准歌唱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