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信,就必得
2004-04-29诺曼·文森特·皮尔
诺曼·文森特·皮尔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人性中有一种很强烈的倾向性,就是:你习惯于把自己想成什么样,你结果就真的会成为那样。”
据说思想就是东西,它们真的具有动力。依据它们所施展的力量来看,你会乐于接受这种评价的。你可以实际地想像自己处于不同的情境中来看看。你可以通过思想使自己生病,同样,你也可以用一种不同的有疗效的思想使自己痊愈。以一种方式思维,你就会向这种思维方式所暗示的那些情境靠拢;而换一种思维方式,你的情境就又会完全不同。思想创造情境的威力要比情境创造思想强得多。
比如说,正面地去思考,你就会调动积极的力量,使正面的结果得以产生。正面的思想会在你周围营造一种有利于产生正面结果的氛围。而与此相反,消极的思想则会在你周围营造一种适合于产生负面结果的氛围。
要改变你的情形,首先你得转变思想。不要一味被动地接受不满意的情形,而应该在脑中构想你所希望的情形。将这幅画面保存在脑中,再将所有细节一步步地印在脑中,对它有信心,为它祷告,并为之付出努力,你就会按照你正面思考而印在脑中的那个心理形象来实现它。
这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法则之一。我要是能在年轻时发现这个法则,该多好啊!我是到很晚的时候才顿悟出这个法则的,我获悉这个法则的方式非常有趣。几年前,我们一群人,有洛威尔·汤姆斯、艾迪·雷肯巴克上尉、布兰奇·瑞克、雷蒙德·桑伯格以及其他一些人,办了一份启迪人心的自立自助的杂志,取名为《路标》。这份杂志有双重作用:第一,通过讲述那些凭借着信仰而战胜困难的人的故事,来教会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取胜,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如何改变不利环境,如何克服障碍,如何消除怨恨。它教会人们如何用信仰来克服所有负面的思想。第二,作为一个非盈利、非教派、多种信仰的出版物,它教会人们这样一个伟大的事实:上帝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这个国家就是在信仰上帝及其法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这份杂志提醒读者,美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信仰为前提建立起来的国家,除非我们坚守它,否则,我们的自由会因此受到影响。
雷蒙德·桑伯格为发行人,我为编辑。我们当时开始创办这份杂志时,没有任何经济支柱,靠的就是信心。其实,我们最初的办公室就是位于纽约一个叫坡林的小村子里的一个杂货铺的楼上。所有的家当就是一台借来的打字机和几张摇晃的椅子,再有的就是美妙的思想和坚定的信仰。渐渐地,我们的发行量增加到了2.5万份。前途似乎一片光明。突然,有一天晚上失火,不到一个小时整个办公室全部化为灰烬,其中还有所有订户的名单。真傻,当时竟然没有做个备份。
洛威尔·汤姆斯一开始就是我们《路标》忠实而有效的支持者。他在他的电台节目中提到了我们这个悲惨的境遇,结果,我们很快就又有了3万名订户,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老订户和许多新订户。
订户的人数增长到了大约4万人,但是成本增长得更快。为了扩大阅读面,我们一直把杂志的定价定得低于成本,而杂志的成本比预期的要高出很多,这样,我们就面临着经济难题。其实,曾经一度这份杂志几乎到了停办的边缘。
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召开了一次会议,我敢肯定你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这次会议更悲观、更消极、更沮丧的会议。整个会议充满了悲观的气氛。我们去哪里弄钱来付账单呢?我们甚至还想到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我们脑子里全是沮丧。
我们邀请了一位我们大家都很敬重的女士来参加这次会议。但是我们请她来参加会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上一次会议中,她捐赠了2000美元来帮助我们创办《路标》杂志。我们希望她能再次慷慨解囊。但是,这一次她给我们的是比金钱还要值钱的东西。
会议在沉闷中进行着,好长一段时间她都一言不发,但是最后终于开口说:“我想各位先生是希望我再捐一次钱吧?我会把你们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的,但是我不会再给你们一分钱。”她接着说道,“我会给你们比钱有价值得多的东西。”
她这样说使我们大家都大为惊讶,因为我们无法想像在当时的情形下还有什么东西会比钱更有价值。
“现在,”她说道,“我就把主意告诉你们。你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你们一无所有。你们缺钱,缺订户,缺设备,缺主意,缺勇气。你们为什么会缺少所有这些必要条件?就是因为你们老想着缺这缺那。如果你们满脑子都是缺这缺那,你们就会创造出产生缺这缺那的状况来。你们对自己所缺少的东西的这种不断的心理强调,会妨碍你们有助于《路标》发展的创造性力量的发挥。从你们做了很多的事情来看,你们一直都在很努力地工作,但是你们却忘了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它可以给你们在做其他事情时增添活力。你们没有利用积极正面的思维,相反,却从缺这缺那的角度来思考。”
“要改变这种情形,你们就要转变思维模式,开始想繁荣、成就、成功。这是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不过,如果你们想要证明自己的信心,很快就能做到的。这个过程就是去想像;也就是说,在脑中想像《路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路标》想像成一份在全国畅销的大杂志。想像有许许多多的订户,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读这份启迪人心的杂志并因而从中受益。再想像一下有许多人因为《路标》每月所教导的成功哲学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不要老想着困难和失败,而要将自己的思想超越于它们,去想像力量和成就。当你们把自己的思想提升到你心中想要达到的目标时,你们就会觉得你们的问题算不了什么,而不会再觉得它们有多么的严重,这样,你们就会因此受到鼓舞。永远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你们的问题,而不要只盯着问题,把它们看得过重。”
“现在让我们再进一步,”她说,“目前你们需要多少订户才能维持下去?”
我们很快地想了一下,答道:“10万户。”我们当时只有4万。
“很好,”她非常有信心地说道,“这并不难,很容易。想像一下有10万读者都因这份杂志而创造性地得到了帮助,你们就会有这10万名订户了。其实,一旦你们能在心中想到他们,你们就已经拥有他们了。”
她转向我们:“诺曼,你此时能在心中想到10万名订户吗?向前看,看着你的前方。你能在心里想像出他们来吗?”
我当时还是不太信,所以我很疑惑地说:“也许吧,不过他们看起来挺模糊的。”
我想她对我有点失望,因为她又问:“难道你无法想像一下你看到了10万名订户?”
我想我的想像力当时是不大听使唤,因为我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那不多但实在的4万名订户。
于是她转向我的老朋友雷蒙德·桑伯格,他一直都有幸具有极好的获胜个性。她叫着他的昵称说道:“小桑,你能想像看到10万名订户吗?”
我很怀疑雷蒙德能够想像出他们来。他是个橡胶制造商,但是他却大方地利用他的工作时间来帮助我们这份启迪人心的非赢利的杂志。通常你不会认为一个橡胶制造商会对这类思考有反应的,但是他却具有创造性的想像能力。从他脸上流露出的那种迷人的神情,我知道她找对了人。他带着一种奇妙的神情凝视着前方,这时,她问道:“你在脑中看到了10万名订户吗?”
“是的,”他迫不及待地叫道,“是的,我确实看到了他们。”
我大为震惊,问道:“在哪儿?指给我看看。”
接着,我自己也开始在脑中看到了他们。
“现在,”我的朋友继续说,“让我们低下头,一起感谢上帝给我们10万名订户。”
说实话,我当时觉得我们完全是在强求上帝,但是《圣经》中的一段经文却证明了我们这样做是对的。这段经文是:“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这就是说,当你祈求某种东西的时候,你要同时想像你所祈求的东西。相信,这是上帝的旨意,而且有价值,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这样,你就会立刻得到你所祈求的东西。
如果你还很难接受这种推理,那我告诉你,从那时起到现在,《路标》就从来没有再缺什么了。我们交了许多很好的朋友而且也找到了很好的支持。我们一直不再为付账单发愁了,并且购置了我们所需的设备,我们能够自给自足了。就在我现在写作的时候,《路标》的订户已经快到50万户了,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有时一天的订户就会多达三四千。
我讲述这件事情的目的是因为我对这次经历又敬又畏,意识到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法则,一个个人胜利的、惊人的法则。我打算以后自己遇到了问题就运用这个法则。果真,只要我按照这个法则行事,我就会得到惊人的收获。但一定要确信你的意图在道德、心灵以及伦理方面是正确的。如果你的意图本质上是错误的,它就一定不会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