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氏溯源

2004-04-29龚留柱

寻根 2004年1期
关键词:诸葛

龚留柱

关于“诸葛”一姓的来源,大体上有三种说法:

一是《世本》卷三《氏姓篇》云:“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后齐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詹葛”一作“瞻葛”,该文并举例说:“宋景公时有大夫瞻葛祁。”

《世本》原为先秦史官档案记录的汇编,司马迁作《史记》就曾多有采撷。但由于该书是秦汉间人汇编增补而成,宋朝以后又完全散亡,后代辑文滥收他书文字不少,故难以尽信。先秦确有詹氏,如周有詹恒伯,晋有詹嘉,虢有詹父,郑有詹伯,均见《左传》。但先秦有无“詹葛”一姓却令人怀疑。揆之于史实,先秦除《世本》所说一例“瞻葛祁”孤证外(郑樵《通志·氏族略》引《世本》却无“宋景公有大夫瞻葛祁”九字),并不见有其他人以“詹葛”为姓。另外,即使有“詹葛”复姓,会不会仅仅因为地方语音的差异,而把“詹葛”改为“诸葛”之姓长期流传,也使人怀疑。作《英贤传》的贾执就“以语讹之言为不然”(据张澍《姓氏寻源》)。

二是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丛书集成张澍编补本)云:“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汉文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以为氏。”

《风俗通》一书虽然在保存两汉“物类名号”方面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中《姓氏》等多篇在北宋后散佚,此条论“诸葛”姓源的文字是从裴松之《三国志·吴书注》、郑樵《氏族略》和胡三省《资治通鉴》注等书中辑出,各书所引字句也略有差异。而且应劭作此书的宗旨是用正统思想来整齐风俗,所记之事要“该之于义理”,这又不能不使书中某些内容的严谨确凿度被打些折扣。更主要的是,应劭的此一说法缺乏史料根据。查《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和《汉书》诸表,都没有葛婴的后代被封为侯的任何记载。

三是三国吴人韦昭《吴书》云:“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为氏。”

韦昭曾在三国孙吴朝任尚书郎、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侍中等职,领修国史,著《吴书》二十五卷。此书已佚,此条文字见于《三国志》裴松之注、《世说新语·品藻》刘孝标注所引,并为孔平仲《杂记》、贾执《英贤传》、陈延炜《姓氏考略》和《姓谱》等书所采信。诸葛氏在孙吴地位显赫,名盛一时,而韦昭《吴书》是以当代人修当代史,对“诸葛”姓源理应把握得更确切,所以此说最为可信。

葛为古姓。晋人葛洪《抱朴子·自叙》云“其先葛天氏”,实茫远难稽。夏朝末年有小国为葛,“汤居亳,与葛为邻……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这个葛国就是葛姓的祖源地。杨伯峻注《孟子》云:“葛,古国名,嬴姓,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十五里。”春秋时葛国依然存在,如《春秋经》桓公十五年:“葛人来朝”;《左传》僖公十七年:“(齐桓公内嬖如夫人者)葛嬴生昭公。”葛嬴即葛国之女,虽为嬴姓,但按古代“以国为姓”的传统,其国人即由葛氏逐渐变为后来的葛姓。

战国战乱频仍,葛国不存,其地为魏国所有。郦道元《水经注· 水》云:“水又东径葛城北,故葛伯之国也……葛于六国属魏,魏襄王以封公子无咎号信陵君。其地葛乡,即是城也,在宁陵县西十里。”这里或者“无咎”为“无忌”之误,或者“信陵”为“宁陵”之误。因为《史记·魏豹传》称:“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如非指此人,则指信陵君,应名无忌。中原的动荡打破了传统上稳定的族居格局,虽然此地仍有葛姓栖居,如后来东汉葛龚即土著宁陵人氏(《后汉书·文苑传》),但也有一些葛姓向别处迁徙。在没有更多资料可以依据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利用一些地名来推测他们移动的轨迹。当然这种移动的时间不仅限于战国,早或春秋及前,晚或秦汉及后,但我们已无法确切指认。

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长葛”。《春秋经》隐公五年:“宋人伐郑国长葛。”长葛为郑邑,也与葛姓有关。郑樵《通志·氏族五》云:“葛氏,伯爵,夏时诸侯。今许州郾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即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长葛是否即是商汤所征伐的葛伯城容再讨论,但这里为葛姓聚邑应无问题。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宣公四十四年“伐鲁、葛及安陵。”《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鲁城在许昌县南四十里,本鲁朝宿邑。长葛故城在许州长葛县北十三里,郑之葛邑也。鄢陵六国时为安陵也。”这里径称长葛为葛,更证其为葛姓之邑应有很长时期了。

由长葛向南偏东二三百里,在汉代为汝南郡,这里也多有冠“葛”的地名。如“葛陂”为一周回三十里的大湖泊,在今新蔡县北,东汉末年黄巾军的一支在此作战。其地为葛陂乡,籍贯汝南的术士费长房还编造出“葛陂君”的原形为一巨鳖的神话,以欺骗时人(《后汉书·方术传下》)。又有葛陵县,东汉铫丹封“葛陵侯”,《后汉书·铫期传》注曰:“县名,故城在汝南,故阳县也。”阳治今安徽临泉,《续汉志》“阳侯国”条注曰:“《皇览》曰:‘县有葛陂乡,城东北有楚武王冢。”这使我们推测,葛姓的一支曾向南移动至今豫皖交界的新蔡、临泉一带。

战国时期更有几个冠“葛”的地名在今河北中部一带出现。一是“葛孽”,属赵邑。《史记·赵世家》记赵成侯十七年“与魏惠王遇葛孽”。《正义》引《括地志》云:“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按《说文》:“孽,庶子也。”由此可见“葛孽”地名是与葛姓的分支有关,在今河北保定市高阳县东。二是“葛邑”,属燕国。《史记·赵世家》记赵孝成王十九年“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据《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1988年版):“葛邑,在今河北安新县西。”此地后代成为葛城县,今属保定,也应与葛人所居有关。这两个地方说明葛姓在战国以前曾由中原向北迁移,如果我们大胆推测的话,可能与周初召公的改封有关。武王灭纣之后的初封,召公的封地正在今河南郾城(正如周公的初封地在今河南鲁山一样,北京琉璃河燕墓出土大批“侯”铭文铜器可证),此距长葛很近。周公东征之后,周人疆土扩大,又一次分封,召公被改封在今北京至辽西一带,封号也逐渐由“”而“燕”。像鲁封带有“殷民六族”,晋封带有“怀姓七宗”,卫封带有“殷民七族”(《左传》定公四年)一样,召公北上也会带有异族分宗,时近郾城的嬴姓葛氏很有可能就在此时北上了一部分,附属姬燕。因为从地图上看,无论“葛孽”所在的高阳和“葛邑”所在的安新都距离召公始封地的琉璃河很近。

至于由宁陵葛伯城向东迁徙的葛姓,线索较少。一是秦末葛婴为符离人。符离本战国楚邑,秦置县,今属安徽宿县,西距宁陵不远,所以我们推测这支葛姓是在秦以前东迁的。二是据东晋葛洪《抱朴子·自叙》:“(葛)洪曩祖为荆州刺史。王莽之篡,君耻事国贼,弃官而归,与东郡太守翟义共起兵将以诛莽,为莽所败。遇赦免祸,遂称病自绝于世。莽以君强宗,虑终有变,乃徙君于琅邪。”也就是说葛洪的先祖原是居于东郡的,东郡辖今鲁西豫东北一带,治濮阳,距宁陵也不远。从其为“强宗”看,这支葛姓在此居住应数代以上。但其西汉末年因政治原因被迁往琅邪,琅邪葛姓之盛,当与此次迁徙有关。据葛洪上文又云,东汉初居于琅邪的葛君之子葛庐及其弟葛文同佐光武有功,葛庐被封“下邳僮县侯,食邑五千户”,为让封于弟,“乃托他行,遂南渡江而家于句容”。这就是葛玄、葛洪一支吴中葛姓的由来。

现在问题是:琅邪诸县的一支葛姓是何时迁徙阳都,从而改姓“诸葛”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曰:“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汉书》卷七十七有《诸葛丰传》云,汉元帝初元五年贡禹为御史大夫时将诸葛丰由郡文学擢为侍御史,诸葛丰后又任司隶校尉、城门校尉,可推断他出生于汉宣帝时。也就是说诸葛一姓的起始不能晚于汉宣帝时,这是下限。关于上限,我们可以从“诸县”地名的出现来判断。虽然《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有鲁国“城诸”的记载,但“诸邑”成为“诸县”却是在西汉时。据《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和《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汉武帝时曾先后两封“众利侯”。一为元朔六年至元狩二年封上谷太守郝贤为众利侯,后郝贤因罪国除;一为元狩四年封匈奴归义王伊即轩为众利侯。伊即轩传国三代,到他孙子辅宗于“始元五年薨,亡后,(众利侯国)为诸县”。按照西汉以县名封侯的惯例,也就是说,诸县原名为众利县,到汉昭帝始元五年以后才正式立名为诸县。既然诸葛一姓源出于诸县,其形成的上限不能早于汉昭帝时。所以我们推断,诸葛丰这一支葛姓人,是在西汉昭帝、宣帝时由琅邪郡诸县(今山东诸城县西南)迁至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南),并改姓“诸葛”的。

一般来说,秦汉以后,国家以地区划分居民,先秦之人那种以族居和分封形成的血缘纽带逐渐被打破,新姓停止发展,再不能“胙之土而命之氏”。像魏晋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这样自诩高贵的门第,只能强调家谱和郡望,已不能再根据聚居地而改称新姓氏了。同样诸葛丰这一支迁到阳都,也不能像先秦那样改称“阳氏”,而只能在原有姓上缀以地望,变成复姓“诸葛”,而这样的情形也是极少。魏晋是重门第郡望的时代,世族主要靠地望和谱牒来显示自己的崇高地位。所以即使诸葛亮、诸葛谨、诸葛诞分居于蜀、吴、魏三国,他们及其子孙的籍贯依然必贯以“琅邪阳都”四字。甚至到东晋的诸葛长民和南朝梁的诸葛璩也都是如此,尽管他们上推几代都在江南“世居京口”,但仍然要以北方的祖籍来标榜自己。这种情况到隋唐以后才逐渐改变,变成人们以现居住地为籍贯。

琅邪阳都诸葛氏在魏晋时代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这从《世说新语·排调》所记一则故事(亦见《晋书·诸葛恢传》)中可以看出:

诸葛令、王丞相共争姓族先生。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如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

这则故事虽在晋书中被称为“戏争族姓”,但以王导为代表的琅邪王氏是当时一流高门,诸葛诞的孙子诸葛恢(因曾任临沂令、尚书令故称诸葛令)敢于与其“争”,已足见其自身门第之不低。

琅邪阳都诸葛氏之所以门第不低,首先与三国时诸葛三兄弟在政坛上的行历有关。《世说新语·品藻》云:“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三国志》注引《吴书》云:“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但是由于后来历史走向的原因,融入中原士大夫上流社会并在其中占有核心地位的只有诸葛诞后代,诸葛氏在较长时期成为高门当主要与此一支有关。吴国诸葛瑾最为不幸,死后其子诸葛恪遭孙峻之难,一门“见诛于吴,子孙皆尽”。蜀国诸葛亮死后,在邓艾攻蜀之战中,其子诸葛瞻和孙诸葛尚战死。蜀亡,诸葛亮另孙诸葛京和诸葛显被“内移河东”,虽然据《三国志》注,诸葛京后来曾官任眉令和江州刺史,但亦难以被中原上层门阀圈所接纳。

魏晋是中国古代门阀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表现之一就是士族婚姻的内闭性,即只与门当户对的族姓联姻。那么魏国诸葛诞一支跻身高门,与其通婚的都是哪些家族呢?

首先是曹魏时诸葛诞的女儿曾嫁给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并生有武陵王司马澹、东安王司马繇等,被尊为“诸葛太妃”。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妃中有诸葛婉,是廷尉卿诸葛冲的女儿。由此可见诸葛氏是与先前的河内望族和后来的皇室司马氏通婚的。两家同为曹魏朝晚期大臣,但诸葛诞竭力“拥曹”的立场忤逆了急于“禅代”的司马氏,冲突的结果是诸葛诞被杀,其子诸葛靓逃往吴国。晋朝建立和灭吴之后,诸葛靓回归中原依附于姐姐“太妃”。晋武帝司马炎想以胜利者的宽容抹平两家曾经的裂痕,“帝欲见之而无由”,司马炎“督母琅邪王妃靓之姊也”,“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虽然据说“靓逃于厕中”,并且拒绝担任晋朝的任何官职,但他的儿子诸葛恢等却在朝廷“并居显要”,“名亚王导、庾亮”(《晋书·诸葛恢传》)。经过一段曲折,两个家族的共同利益毕竟占了上风,诸葛诞这一支重又被融入了中原世族的主流之中。

其次是诸葛恢与同为曹魏时期重臣的王凌结为儿女亲家。王凌出自太原,叔父是曾杀董卓的汉司徒王允,也是当时著名族姓。据《世说新语·贤媛》,诸葛诞的女儿嫁的是王凌的儿子王广(字公渊)。虽然王凌后来也像诸葛诞一样因“党曹”而遭诛杀,但并不影响其家族后代的门望地位,因为魏晋南北朝决定门第高低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其祖先是否连续担任高官。

最后是诸葛氏在东晋与同为高门的庾氏、羊氏、江氏、谢氏、邓氏等联姻。《世说新语·方正》云: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庾亮女,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恢儿娶邓攸女。于是谢尚书求其小女婚,恢乃云:“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不能复与谢裒儿婚。”及恢亡,遂婚。于是王右军往谢家看新妇,犹有恢之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

从诸葛恢自言可以看出,颍川庾氏作为东晋四大高门(另为琅邪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之一,门第比诸葛要高,所以说“庾家伊顾我”。但诸葛又比陈留江氏门第高,所以说“江家我顾伊”。从惯常来看,诸葛与泰山羊氏、平阳邓氏属同一层次家庭。奇怪的是,陈郡谢氏更是高门,为何求婚反遭诸葛恢拒绝?原来这里所说“谢裒儿”指谢石,据刘孝标注引《中兴书》曰:“石字石奴,历尚书令。聚敛无厌,取讥当世。”不是因为门第,而是因为谢石人品,所以诸葛恢借故推辞了。但在他死后,两家还是联姻了,“裒子石娶恢小女名文熊”(刘孝标注引《谢氏谱》)。

诸葛氏在两晋的高门第,虽与诸葛瑾、亮原先的声望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的还是魏国诸葛诞及其后代的累世高官。除诸葛靓不仕晋朝外,其子诸葛恢“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于时王氏为将军”,而诸葛恢兄弟“并居显要”(《晋书·诸葛恢传》)。诸葛恢由临沂令、会稽太守而一直到吏部尚书、尚书令,封伯封侯,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其兄诸葛颐也曾官至太常。诸葛恢的儿子,一个位至散骑常侍,一个赐爵关内侯,据《世说新话》注引《诸葛氏谱》说,他还有一个娶邓攸女的儿子官任荥阳太守。

由此看来,诸葛氏在当时的崇高地位,基础主要是由魏国诸葛诞一支奠定的。

猜你喜欢

诸葛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雷电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寒潮
Design of Creative Incentive Contrac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hain from Dual Perspective
诸葛羽扇
诸葛恪:人萌嘴甜“小机灵”
诸葛古村的人间烟火
高速超级压光机的成功研发
诸葛南征
三国演异
诸葛八卦村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