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迷宫之谜
2004-04-29安娜沈海滨
安 娜 沈海滨
有机会到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游览,能把迷宫逛逛确实是件乐事,至于乐从何来,大概与迷宫的“谜有关吧。
迷宫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趣味建筑,我国仅有一座,位于圆明园西洋楼遗址的西侧。早在17世纪初,欧洲人便通过逛迷宫,来寓意人生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顺利到达理想的境地。照此说来,走迷宫不仅添情趣,而且还能悟出一些哲理呢。
不过当我来到迷宫的近前,多少有些失望。因为,在我的眼中,迷宫非“宫”,倒更像古代的花阵。它长约90米,宽约肋米,里面除了十余道高约一米多的青砖墙外,惟一精美的建筑要算居中的那座由大理石构成的西洋亭了。待我步入迷宫的门槛后,方理解此迷宫的含义左顾右盼,只觉甬道幽深;向前眺望,墙与墙层层叠叠;至于哪里是通途,哪里是死胡同,恐怕就是背上个“电脑”也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仰望西洋亭,或多或少总要产生些联想那半圆隆起的亭顶,莫不是苍穹的浓缩;那伸出的双檐之间,该不是一层殿堂的所在,还有那八根支撑整个亭子的石柱,给人以恢宏的气势……迷宫,对于任何一个置身于窄墙之间又欲登亭的人来说,那亭子分明就是一座迷人的宫。
面对左右两条甬道,除了亲自走走,别无选择。我试着朝右行,还好,甬道向里三拐两折,令我离亭子只有几墙之遥了。谁知走着走着,前面的甬道又向外延伸去。照此说来,可谓运气不佳了。哪想正在抱怨之际,前面又峰回路转,亭子离我只有两墙之隔了,且又围着亭子转了半遭后,居然走出甬道,登上亭子——也就是欧洲人所称的理想境地了。
此行算不算顺利,我不得而知,但伫立亭中,我发现误入“歧途”者却大有人在。这不禁令我想起古人留下的一句名言:“迷途知返”。从亭中出来,我没有顺来路回返,而是又游于层层陌生的甬道中,几经曲折,倒也品出其中的一些奥妙。比如,在同一方向遇有两个以上的甬道时,不妨先选择外延的走走,这样似乎是走冤枉路,但“冤枉”的背后,与内延的相比,恰是捷径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谓古人所概括的“舍近求远了。我甚至惊叹,无论是“迷途知返”,还是“舍近求远”,东方古人总结出的人生哲理,在与西方古人迷宫上的寓意中,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人们认为迷宫里的墙具有魔力:在迷宫里转一圈,能给田地带来好收成,没有儿女的能生孩子,总之能心想事成,所以过去人们常在迷宫里举行成年仪式。有些民族甚至认为迷宫有助产的魔力,例如在印度北方的一些地方,人们用画有迷宫的青铜盘盛水让产妇喝。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19世纪。到罗马时期,迷宫图案成为装饰品的首选。在贵族的豪宅里,前厅和餐厅装饰着迷宫拼花图案。
中世纪初期用来装潢手稿的小图案中,迷宫的形状有了变化,司祭奥特弗里德·魏谢布尔格斯斟让构成迷宫图案的线路形成一个基督教的十字架,由此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哥特式迷宫。这些迷宫的图案往往用来装饰大教堂的入口处。例如,沙特尔大教堂就称得上是一座迷宫。要想进到教堂的中心,要拐23个弯。
在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和俄罗斯,有咖多座古老的迷宫。这些迷宫是用小圆石和巨砾建成的,叫北方“特洛伊堡垒”。多数迷宫的直径有7~18米不等,许多都是只有一个入口的克里特式迷宫,只有个别的波罗的海型迷宫有两个入口。根据覆盖在石头上的地衣来判断,所有这些迷宫都建于13~17世纪之间。它们的用途至今不为人知,也许用于祭祀,也许不是。因为那时欧洲已经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成为自己命运的王人,找到了拯救自己的路。
迷宫是迷人的,生活是迷人的,而生活之路是要靠我们自己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