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2004-04-29李纯
李 纯
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你自己《中国青年》:你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直就很笃定吗?
李开复: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网友曾问过我,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说:“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当我收到学生一封封迷茫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对他有更大的影响力?”于是,我决定发表三封信,并把我和学生的交流放在我的网站上。
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你自己。我建议你不妨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再者,你也可以想像一下,15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当我决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让我的影响力最大化时,我发现我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我以前是一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的学生,我做助教时表现特别差,学生甚至给我取了个“开复剧场”的绰号。因此,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比如,要求自己每个月作两次演讲,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学或朋友去旁听,给我反馈意见。我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决不上台演讲。我要求自己每个月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当我反复练习演讲技巧后,我自己又发现了许多秘诀,比如: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我会表现得更好,于是,我仍准备讲稿,但只在排练时使用;我发现我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我演讲的能力,于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时间回答问题,我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我就不再答应讲那些我没有兴趣的题目。几年后,我周围的人都夸我演讲得好,甚至有人认为我是个天生的好演说家。
你要知道你最多能做到什么程度
《中国青年》:你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但对成年人而言,按兴趣做事是一种奢望,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被外来的“压力”逼迫着工作。你遭遇过这种状况吗?又会如何处理?
李开复:工作之后,要求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还是有的,因为它可能是公司工作的要求,但是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去工作,就没有必要。举个例子:一次开会时,有个下属对我很不客气,他说你不给我这几个人,我就完全不可能完成我的工作,难道你听不懂我的话吗?我的工作方式通常很谦和,不喜欢在开会的时候骂人,但是如果我不批评他的话,就无法使整个团队信服。我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那你还能帮我找出其他的途径吗?他说,你还是没有听懂我的话,我就是需要这么几个人。我说,既然我无法给你人手,那我必须愿意接受有些工作做不完。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工作你做不完。话说到这里,他自己就知难而退了。事后很多员工跟我说,没想到,一个人可以用很尊敬别人的方法,去阻止他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你做老板,就不能太纵容自己的手下,不然你就会丧失自己的威信;但也不能因此总在人前指责他,那就伤害了他的尊严、他的面子,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中国青年》:现在打开网页,搜寻“李开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青年的心声,如感谢,“从这篇文章中,我始终可以感受到李开复先生对于中国青年的拳拳深情,他充分利用马家爵事件对中国青年的冲击,以事实为依据,真诚地劝诫中国当代青年如何逐步走向个人的成功之路,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求得自己心里的平衡、快乐”,也有一个学生称呼你是“发现天才的天才。”
李开复:(笑)这是一个无意的结果。
《中国青年》:无意识却又有益的工作?
李开复:对,我相信它对微软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长久来看,会有间接的贡献。一个人要喜欢微软,当然非常好;他要是不喜欢微软,却喜欢我的演讲,从中有所收获,那也很好。如果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家长通过听我的演讲、看我的文章,找到最好的成长道路,那更加激动人心。
《中国青年》:微软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与此同时,树大招风,官司频起,身处其中,有时候会不会也觉得挺艰难?怎样去应对?
李开复:也还好。面对艰难和挑战,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我可以给你讲个故事。我们公司有个训练,就是把员工带到一个“孤岛”,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身处地为角色考虑,模拟不同人的心态。在作这个训练时,大家可以体会到公司人文方面的良苦用心。具体的训练内容我不能透露,因为这涉及到公司的“机密”,不然后面的人去了就没意思了,但是负责这个课程的人每过一年会看到,微软的管理人员每年所表现出怎样不同的心情。刚开始打官司时(指美国司法部起诉微软垄断案),管理人员表现是火气很大,心里很不平衡,为什么会对我们这样不公平。然后过了两年,官司快打完的时候,管理人员的状态是很谨慎、很怕做错事,很怕又有麻烦。又过了两年,管理人员开始重视别人的想法,而且考虑问题不光想到自己,也开始为别人着想。其实只有我们赢得别人的信赖,客户的、股东的、外界的信赖,事业才会继续和壮大。
《中国青年》:下一步的理想是什么?
李开复: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思考如何把高深的技术转移到对用户有用的产品上来。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穿行,我是少数对这两者都能够懂得的人,跨越“研究”与“产品”这两个领域,我也是少数对这两者都有心得的人。前一阵子有记者问我,什么时候离开微软?我的回答是,我很确定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商业公司,因为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有巨大的影响力的人,没有其他的任何公司能帮助我达成这个愿望。
《中国青年》: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像你文章中提到的能做到“优秀”、做到“卓越”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对大多数人而言,“平凡、在理想与现实中交错受挫”是种常态。我们可以一味地鼓励年轻人,去激情、去奋斗、去改变自我,一切就随之而改变吗?
李开复:还是那几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挑战自己,有学生看过《成长》这本书以后给我写E-mail,我真的很讨厌死记硬背,看过这本书后就更不喜欢背书了。我就赶快给他回信,千万不要不去背书,不去背的话,你高考考得不好,GRE考得不好,不能达到你的目标,反而带来更多的伤害。我只是指出一个“怎么找到最好的自己”的方法,并不是要你拒绝“挑战”,那些看起来令人厌烦的事情也是一种“挑战”。
另一方面,自觉性是最重要的,你必须知道你能做与不能做的,比如一个人他可以尽量地谦虚,但他的谦虚有一定的程度,你要他再谦虚,就不可能了,像我不是个很容易和别人起冲突的人,但也不能超过我的界限。所以每个人一定要知道他最多能做到什么程度,然后朝着优化的方向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