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干部“四化”方针到人才“八字”标准

2004-04-29董励华

领导文萃 2004年12期
关键词:八字党政领导方针

董励华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2003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熞韵录虺啤毒龆ā罚牭谝淮蚊魅诽岢觯骸鞍哑返隆⒅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这些新的选人用人理念,标志着我们党的选人用人理念在继承发展干部“四化”方针基础上创新与完善,对建设执政能力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干部“四化”方针的由来及其历史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上来。要实现这个重点转移,首要问题是干部问题。从当时情况看,尽管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一些干部在政治思想状况、组织的纯洁性,以及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与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不相适应的问题。据1979年统计,全国1814万名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7.92%,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却占48.72%。到1982年机构改革前,在全国20万名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45岁以下的仅占1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4%。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因此,在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正确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之后,集中精力解决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当时事关全局和未来的头等大事。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召开的三年多时间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经过反复酝酿,集思广益,逐步完整地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指导方针,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干部保证。

干部“四化”方针是我们党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干部制度的一项根本性的政策,也是各级党组织做好干部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方针。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更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但是由于在理解和执行上存在误区,不同程度地对干部队伍建设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对“革命化”的理解和考察出现偏差。个别地方在用人上搞团团伙伙、小圈子,对个别干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方面的考察不够重视,方法也比较单一。又比如年轻化成为低龄化。不少地方为了达到各级制定的年轻化要求,在选拔任干部和机构改革中,对领导干部的年龄搞层层递减一刀切,在干部中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产生了所谓“59现象”,也使一些青年干部产生浮躁心理,引发了所谓“39现象”。把知识化、专业化混同于学历化。不少地方曾出现片面强调学历、专业,不够重视组织管理经验和实际领导能力,以致于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有不少同志虽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技术,但缺乏领导才能,对于领导工作长期不太适应或不能胜任。对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带来不利影响。

二、人才“八字”标准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中央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正是我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人才标准的创新论述,也是对干部“四化”方针的丰富、发展和完善。所谓品德,其内涵应是以忠诚、廉洁、负责和亲民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体系,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体现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所谓知识,是指应当具备与其担负的职位,履行其岗位职责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并且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补充的知识体系,不再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作为知识的标志,这和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干部队伍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所谓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说,就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而这五种执政能力是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所谓业绩,就是其在岗位工作期间,经过自身努力所取得的客观存在,并被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实绩。

“八字”标准的提出,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干部队伍建设,涉及到成百万的干部个体,也就是说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干部制度改革政策既要重点突破又要全面推进,就必须统筹考虑,一些方针政策不能演进成使一部分年龄段、一部分级别的干部受益,而使大部分人受损,人才“八字”标准恰恰是蕴含了统筹和全面的新思维,完善了过去一些方针政策的局限,体现了选人用人机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二是引发了选拔任用干部内涵的变化。应该看到,我们党目前已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也就是说,我们选拔任用干部是执政党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选拔任用干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份、经济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干部队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就体制内来说,已经有党政干部队伍、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才队伍,而后两项还可分体制内和体制外,且干部队伍总体规模在缩小。这样,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指向性应该主要针对党政领导干部,但不应涵盖其它方面,而人才“八字”标准则可以涵盖所有的人才队伍。三是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组织工作的实际来看,要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而选拔任用干部的方针政策标准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完善则是关键。

实践证明,用简单化的方式处理不了复杂化的问题,片面性措施解决不了整体性问题,如年轻化问题。政策引导如果只利于调动少数人的积极性,必然会压抑多数人的积极性,套用政务类公务员的选用方法提高不了业务类公务员的素质,从公务员中选公务员,不利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因此,当前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好的机制选人,构建选人用人公正机制,笔者认为这个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全面坚决而彻底地贯彻人才衡量“八字”标准。

“八字”标准凸现了道德方面的要求。思想道德品质是领导干部的成事之基、立业之本。过去我们把对干部道德评价方面的内容大都合并在政治表现之中,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标准来体现,也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作为执政党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则要求常修执政之德。在现实中,道德规范在行为中的体现,往往比单纯政治的东西更具体、更实际,更能体现领导干部和整个干部队伍形象,更能体现其内在素质。

“八字”标准凸现了能力的要求。过去我们评价干部往往重视学历、专业、年龄,虽然对能力有所顾及,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让位于其它因素。在目前干部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的新形势下,必须强调执政能力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更要注重“五种”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才能有利于干部的选拔培养,才能真正在提高干部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前提下,着重提高执政能力。这与德才兼备原则相一致,而且更加具体化。

“八字”标准凸现了业绩的要求。这是对品德、知识、能力的量化、外化和具体化。衡量人才关键要看其在所处的岗位上是否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否则评价人才、培养人才就是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能力要素恰恰反映出人才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所起的作用,因而必须作为“八字”标准的核心与重点。

三、组织部门在坚持人才“八字”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执政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已成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作为党委组织部门如何盘活用好各个领域的干部资源、人才资源,特别是如何正确理解和落实人才“八字”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是必须研究和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正确处理“四化”方针和“八字”标准关系。要赋予“四化”方针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是要与执政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革命化要更多地赋予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内容,常修执政之德。知识化要与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形成干部终生学习机制以及大规模培训干部结合起来,增强干部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年轻化要与进一步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相结合,同时统筹使用各年龄段的干部。要赋予年轻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也就是干部队伍精神状态年轻化,奋发有为,朝气蓬勃,而不是单纯指年龄上的年轻化。专业化则要落实到三支队伍建设中统筹考虑,注意按照“八字”标准的要求,选拔一些熟悉农村经济、财政、金融、意识形态、法律和现代科技等方面的领导人才,进一步完善干部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既要坚持“四化”方针,又要遵循“八字”标准。首先,对领导班子建设,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配备要坚持“四化”方针,同时在评价使用时,要遵循“八字”标准,把“八字”标准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作为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一个重要补充,对高中级干部要重“四化”方针,对基层和一般干部要重“八字”标准。其次,“四化”方针中的领导干部年轻化要求,要依靠制度来解决。如坚决执行正常的干部离退休制度、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等。而对整个干部队伍建设则要按“八字”标准的要求,统筹考虑,综合平衡,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三,对党政干部、体制内的干部资源要重“四化”方针,对其它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体制外的人才更要注重“八字”标准。

2、进一步完善干部制度改革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培养造就千百万具有五种执政能力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尤其是让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各行各业优秀分子,汇聚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八字”标准的提出给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一是构建“三支队伍”交汇的立交桥。干部的来源要多样化,也就是要考虑构建一种模式,把党政领导干部、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身份转换的渠道连接起来,使一些适合从事党政领导干部岗位工作的科教、企业、金融、商贸等行业,乃至极少量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营者之中的领导人才,通过这个特殊的渠道,转换身份,直接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比如公开选拔的方式更有利于落实“四个不唯”。对参加公开选拔的对象,条件要放宽,尤其是身份条件要进一步放宽、放活,关键是考素质,而不是考身份,逐步加大公选的比例,以优化领导班子的结构。二是扩大干部选拔工作的民主。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差额考察、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要落实好党员和群众选择权,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逐步扩大选择的范围和比例,实行四个“差额”制度,即:“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上会”“差额选举”,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健全公务员制度。在制定公务员法的时候,要对公务员队伍本身进行分类,与之配套的工资制度也要改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一些公务员的晋升方向,减轻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压力。要制定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四是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采取挂职的办法让非公务员范畴的领导人才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挂职锻炼,以丰富其行政管理能力,增长才干,为今后正式进入领导班子作准备。

3、切实把“党管人才”原则落到实处。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事关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组织部门要结合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人才强国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相统一,要研究出台有利于落实“四个不唯”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划出一定比例,选拔任用一批“四个不唯”的领导干部,使“四个不唯”真正落实到选人用人的具体方案上。要按照党政人才强调德才兼备、经济领域注重个人能力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突出拔尖创新的特点,加快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评价的细化标准,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各类人才的科学考核、公正评价、合理使用和有效激励提供保证。要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疏通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结构调整同步,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和各类人才队伍优化并行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八字党政领导方针
短短八字,道尽一生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5类人跟泡脚“八字不合”
京津冀党政领导纵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不喜欢的理由
一张图看懂生态环境损害如何追究党政领导干部责任
念好“八字”经“五老”面貌新
武汉市关工委领导主动走访各区党政领导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