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工业化——内蒙古投资建设的历史性选择

2004-04-29胡敏谦胡梅林

北方经济 2004年12期
关键词:工业化内蒙古制造业

胡敏谦 胡梅林

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工业化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要实现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GDP翻三番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就必须加速工业化进程。内蒙古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来完成工业化任务的,是直面信息化浪潮的冲击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老路,也不能只凭经济规模的叠加,必须另辟蹊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内蒙古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惠及子孙的战略性举措。

一、内蒙古工业化投资建设的现状

(一)在投资的有力支持下,工业经济逐步做大做强。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用于支持工业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比例,为内蒙古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做强,已从落后的农牧业地区摆脱出来,建立起以能源,冶金、机械、电子、医药、建材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工业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工业投资力度加大,2001年至2003年三年用于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以上,下同)分别为14287亿元、23101亿元和504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6%、617%和1182%,增幅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及企业,使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总量不断扩大。2001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2002年比上年增长131%,2003年比上年增长259%,截至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已达1652户,比2000年增加279户,比上年增加212户,新建企业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约6个百分点。

(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制造业迅速发展。过去内蒙古工业投资建设以资源型的采掘工业居多,1994年以后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采掘工业投资所占比重减小。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逐步增多,所占比重居整个工业投资的第一位。“十五”时期前三年的制造业投资累计达到4386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两倍,其中2003年仅一年制造业投资就超过了“九五”时期,高达26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9%。“十五”时期前三年制造业投资占整个工业投资的比重超过“九五”时期,三年分别为51%、448%和521%。

制造业强劲的投资建设步伐,为制造业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五”时期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增幅逐步提高,2001年至2003年全区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73%、165%和329%,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207%和222%。在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中从事制造业的人员4497万人,占总数的184%。

(三)高技术产业建设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2001年至2003年全区用于高技术产业开发建设的投资分别完成投资448亿元、874亿元和13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倍、95%和574%。其中,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大幅度提高,由2000年的176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1213亿元,增长59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几乎从无到有,完成投资由2000年98万元到2003年的10383万元,增长1049倍。截至2003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67家,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29%和209%,其中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为最多。

我区是高技术产业规模比较小的地区之一,与全国10个高技术产业大省相比差距较大,但是2003年,内蒙古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达到421%(90年不变价),高出全国308%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居于第三位。

(四)传统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自治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在加大投资的同时,加大了高新技术的投入和更新改造力度。多年来内蒙古一直将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加以投资建设。进入新世纪这些优势产业投资增长强劲,而且仅三年的投资就超过“九五”时期五年的投资。“十五”前三年能源工业累计投资4104亿元,年均增长693%,其中电源建设投资占到543%;冶金工业三年累计投资17893亿元,年均增长14%;建材工业三年累计投资4537亿元,年均增长871%;医药制造业三年累计投资2415亿元,年均增长90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年累计投资4056亿元,年均增长457%;纺织工业三年累计投资1876亿元,年均增长284%;食品工业三年累计投资8771亿元,年均增长976%。上述几个行业的投资共占整个工业投资的比重为918%。

自治区通过对这些行业的加速建设,特别是对这些行业的重大工业项目的投资建设以及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工业经济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升级。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以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并带动全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乳业,以鄂尔多斯、鹿王为代表的羊绒制品业,享誉全国,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工艺装备水平提高,实现节能降耗,新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二是经济效益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556,比上年提高187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利润6497亿元,增长813%,增幅为近十年最高,其中,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利润成倍增长。三是优势产业和一批拳头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提高,增强了竞争力,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强了产品出口创汇能力。2003年纺织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427%;乳制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

二、工业化进程中投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投资不足,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投资的增长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乘数效应,2003年工业投资比上年成倍增长,但是这仅仅是恢复性增长。追溯到90年代后期,在需求约束的前提下,国家对部分行业实行限产保价,工业投资出现低迷,1998年内蒙古工业投资开始有较大回落,到2001年全区工业投资仍然比1997年的工业投资少,少82%。从三次产业投资增幅来看,第一产业投资2003年比1997年增长26倍,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倍,而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倍,慢于一产和三产的增速。工业投资不足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投资下滑,造成自治区经济与发达省区的差距拉大。制造业投资从1996年开始逐年减少,经过六年到2001年仅比1995年增长57%,特别是更新改造投资不足,造成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竞争力减弱。目前内蒙古同全国一样进入新的重化工业时期,需要投资高增长的支持。

(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于环境而不顾的开发建设,非但不能起到乘数效应,还会起到负面效应。在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收益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受利益的驱动,一些行业出现了盲目跟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一些“五小”项目又有所抬头。有些项目在各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就上马,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信息化水平较低,深加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各地区在建设发展上有产业单一,产业雷同等问题的存在。高耗能产业对未来预测不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三)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差。根据《新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工业化首先是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所占比例的提高,其次是制造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例提高。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是加速我区工业化的关键。目前我区制造业比重偏小,装备工业发展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水平低,导致市场竞争力差,特别是高技术产业规模比较小,其增价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为53%,居全国第23位,工业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提高。200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2%,工业化阶段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36%,我区与其相比距最高值相差138个百分点。制造业就业人员在下降,2003年城镇单位中制造业从业人员为4497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所占比重184%。

(四)城镇建设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内蒙古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近两年自治区城镇化水平增幅减缓。2003年底全区城镇化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9位降到11位。二是城乡居民的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在拉大,就我区而言,城镇居民收入与农牧民收入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2003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294元,比上年增长15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6766元,比上年增长87%,两者增幅相差7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74528元。三是我区农村牧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方面及为匮乏。用于发展非农业产业的资金不足,而且档次不高,小城镇建设步履维艰。据我区农村抽样调查统计,2003年全区农村牧区投资中用于工业的投资为1052亿元,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隶属于旗县级的投资2907亿元,占总额的257%,县域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随着农牧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实施,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85万人。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投资建设的建议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国际化并日趋激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速工业化进程。

(一)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保持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对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争取一个较长的快速发展期至关重要。我区是自然资源丰富,资本短缺的地区,加速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

(二)进一步搞好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把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作为扩大开放的主体,以多种方式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正在实施产业转移和资本扩散,自治区要抓住这个机遇,坚定信心,进一步搞好重点工业园区的建设,营造更加完善的软硬环境,把重点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吸引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主导产品,打造工业聚集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平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建设步伐。在引进投资主体时,一是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壮大产业集群。二是把引进大企业作为主攻目标,引进大企业可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还可以起到示范效应,促进和带动其他投资主体的跟进。三是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技术实力的提高。各地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成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自治区地域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可能齐头并进,需要讲求效率和重点突破,来带动整体发展。各地区根据本地资源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开发建设一批高起点的重点工业项目,以此为龙头,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注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突破和整个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自治区各区域之间来看,在坚持重点优先的同时,充分兼顾非重点地区的发展,把非均衡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又要帮助其他地区发挥各地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同时,要高度关注贫困地区、边境地区的发展和政策扶持。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牧业、农村牧区中转移出来痹诩涌旃ひ祷发展的同时,要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农牧业产业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我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解决“三农三牧”问题就要从工业化和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中找出路,主要依靠乡镇地域内的非农牧企业。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区好的做法,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块”或“带”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乳畜产品加工产业带、沙产业带等等,创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区101个旗县市区,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发展食品、医药等原材料的基地。继续发挥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的作用,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创新,深化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改革,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五)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资源禀赋,人稀地广,但是工业化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加大,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发展的反思、否定和创新,是对工业化过程中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也是产业链的有机延伸,对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循环经济可从三个层面上实施:一是企业内部做好绿色设计,推广实施清洁生产,研发运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加大传统粗放型企业的技术改造,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模式进行发展。二是建立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政府协调和网络信息,使上下游企业相互沟通,形成良好工业生态链。三是建立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极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猜你喜欢

工业化内蒙古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可爱的内蒙古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爱在内蒙古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