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史上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四次飞跃及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2004-04-29石康
石 康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这是党对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是执政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重要结晶。回顾历史上我们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历程,对我们深化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每一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都提高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我认为,55年来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或实现了4次认识上的飞跃。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和深化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发展工业,而是要实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认识到当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吃穿用”问题,开始探索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就指出,“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当时认为,最主要是尽快发展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毛泽东一直认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特别强调发展重工业。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个文件指出,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建设的重点,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特别是地质勘探、设计和施工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此后开始的“一五”计划就是围绕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代表的工业建设展开的。当时其他各项工作,包括农村合作化、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流通体制的改造,都是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个认识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当时对现代化规律认识水平的影响。这种战略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经济结构失调,发展陷入困难的局面。
在总结“一五”计划和“大跃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出现了第一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1956年提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解决落后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将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总结“一五”、“二五”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三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吃穿用”问题,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虽然国际环境的变化,迫使“三五”计划的重点进行了调整,但是这个思想反映了我们当时对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怎么发展”方面,毛泽东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量力而行,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要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问题。1959年庐山会议前期,在纠正“大跃进”的弯路时,毛泽东提出要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好国民经济计划。他说“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1959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而不仅仅是工业现代化。这次认识上的飞跃,对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认识到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要不断调整结构,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
“文化大革命”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0多年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干扰。这个时期国民经济在困难的局面中取得一批重要成就。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和人口压力下,于1973年开始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并且大范围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但是文革期间,错误地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错误地提出“读书越多越反动”,批判“学术权威”,使科技教育停滞,人才出现断档,拉大了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出现第二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突出强调了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生产的发展应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结合。1980年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决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981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研究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时明确提出“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1981年到2000年期间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些认识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提出要真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了,在探索这条新路子方面,邓小平提出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带动大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要调整经济布局,先发展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2000年经济实力增强时再发展西部地区。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滞后带来的问题,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加强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正是在这些认识的推动下,从1980年研究“六五”计划时,科技、教育、人口、就业、福利等社会事业成为中长期计划的重要内容。原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计划。这次认识上的飞跃,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极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在80年代末基本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第三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在推进价格改革中,1988年下半年出现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经济秩序混乱,并在一段时间造成社会不稳定。针对这一情况,1989年中央决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在治理整顿取得成效,国民经济进入稳定增长后不久,199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再次出现“过热”,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和基础产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外汇紧缺、大量银行贷款成为坏帐、死帐。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开始突出。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经过几年的努力,宏观调控取得成效,于1996年实现“软着陆”。
在总结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形成第三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坚持了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小康”目标,并且在进一步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同时,更加强调共同富裕,提出要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提到工作日程。1993年提出用7年时间,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针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波动和由此造成的严重问题,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走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提出在努力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同时,要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逐步实现现代化。提出要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此后,又提出要实现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党开始改变“几年上一个台阶”,快速增长和大幅度调整交替进行,波动较大的增长模式,追求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开始统筹考虑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社会承受度之间的关系。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次。这次认识上的飞跃,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如期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
第四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各地区、国内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20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我国的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带来强烈的冲击。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后,需求发生变化,不仅要求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追求更加繁荣的精神生活、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已经变化的发展环境和已经升级的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迫切需求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来解决好新的历史阶段遇到的问题,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顺利的发展。
正是在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实践中,我们党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第四次飞跃。这次认识飞跃的重要特征是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写入党的文件中,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我们党适时提出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20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二、历史上认识的四次飞跃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新中国历史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历程表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实践不断丰富的过程。只有实践的丰富,才有认识的深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的认识只能达到当时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不可能回答实践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形成没有实践基础的认识和观念。而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都丰富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对此后的发展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总结历史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历程,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得出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富民强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体现。但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和变化的。每个发展时期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和提高,决定了每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例如,在50年代和60年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要解决基本生活需要。90年代,在人民群众基本解决温饱以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主义民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变得逐步强烈。我们只有不断调整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才能不断解决好“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变化的需求,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特别是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每一次认识飞跃的共同特点。
但是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都是在纠正违反客观规律的教训中实现的。这一情况表明,有些方面,虽然我们理论上早就认识到,但是,从认识上的提高到实际工作的转变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例如统筹兼顾、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社会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虽然早在一二十年以前,甚至二三十年以前就提出,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做好。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推进的长期过程。
(三)每一次认识的飞跃都是在总结上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都是“好心”做事,但违反客观规律。例如,“大跃进”的本意是争取发展得快些,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违反了客观规律,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1998年的价格改革“闯关”,也是想尽快完成改革的任务,促进经济更快发展。但是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历史经验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尊重发展规律,坚持量力而行,注意统筹兼顾,避免政策措施的力度超过经济社会可承受的限度。
(四)重要的是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
要坚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落实科学发展观。历史上出现不按规律办事,“好心办错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体制和机制不能保证政府的决策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是建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但还很不完善,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干部考核和任用制度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