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象学“无前提性原则”的文化理想

2004-04-29程志敏

人文杂志 2004年3期
关键词:现象学

程志敏

内容提要作为现象学基本出发点的“无前提性原则”,既是严格、纯粹的现象学理想的基石,也是在有无之境中的艰苦探索,更是治疗时代精神危机的良方:以确定性的基础为起点,填平“超越性”陷落后所留下的“深渊”。

关键词现象学 纯粹逻辑学 无前提性原则 有无之境 文化理想

〔中图分类号〕B51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3-0012-04

胡塞尔一生十分关注文化学,表面看来与文化学离得最远的“纯粹逻辑学”,尤其是它的“无前提性原则”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现象学的著名纲领“回到实事本身”(或“面向实事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表明了一种新的文化转向的口号 ① ,这也是在纯粹逻辑学的“无前提性原则”中提出来的。尽管“回到实事本身”也许不是什么高蹈的哲学理想,但在各种未经批判的理论及其前提充斥理论市场的时代,“回到实事本身”作为现象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就具有了浓厚的理想色彩,尤当它的目的和方法———即“为什么要回到实事本身”以及“如何回到实事本身”———与“严格科学的哲学”和“无前提性原则”相联系时,现象学的这种理想(尽管笛卡尔等人对此曾有过不彻底和不自觉的意识)就变得十分突出了。

猜你喜欢

现象学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现象学为何应是解释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探索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从舒尔茨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现象学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启发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丹尼特异现象学方法论研究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
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