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人才兴校
2004-04-29张德新张朝辉
张德新 张朝辉
重庆工学院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发展战略,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按照“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20字工作方针,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引 得 来
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新世纪曙光工程》,“筑巢引凤”。
早在1995年,学院制定的《师资队伍建设新世纪曙光工程》,包含“名人培养”、“梯级发展”、“筑巢引凤”、“借船出海”四个项目,推出了吸引人才的新举措,发扬“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精神,主动出击、广纳贤才。当年即实现博士零的突破,尔后每年都有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加盟学院。目前,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已达到55%,高级职称达到了45%。
创立“教授流动站”,建立灵活的人才机制。
由于人才的引进要受现行的人事、户籍制度、办学经费等诸多客观条件的约束,知名专家、教授、学者不容易轻易加盟,对于发展中的普通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尤为困难。学院意识到许多退休的或工作之余仍有精力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希望发挥余热,用所学本领报效祖国,他们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造成社会人才资源的“闲置”,这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相背离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院在1995年创立了“教授流动站”,建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崭新而灵活的人才机制,吸引了国内一批有真知灼见的专家、教授进站工作,拓宽了人才来源渠道。
到目前为止,已有18名国内教授先后进入“教授流动站”工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国内某高校的一位博士导师,1995年进入我院“教授流动站”,与企业联合办学,引入上千万元的教育基金,创办了车辆工程学科;在他的影响下,带动了一批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迅速提高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他十分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先后培养出了8名教授。现在,车辆学科已发展成为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取得了重庆市该学科的正教授职称评议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发展成为重庆市从事汽车、摩托车研究的三院两所之一,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实施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工程”,推动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广大海外留学人员是祖国人才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积极鼓励、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归祖国和为国服务。我院敏锐地顺应形势,紧抓机遇,把引进人才的触觉延伸到国外,于2002年10月果断地启动了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工程”,努力打造“中华学人回归创业特区”,特事特办,为海外留学人员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和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大力引进学有成就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来院工作,创建“重庆工学院中华学人回归创业特区”,在“特区”开辟国际学院、产业集团、科研基地,培训基地等四大板块,面向国际国内,办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等“产学研”一体化的实体,为学院跨越式发展搭建新的台阶,培育新的亮点。
“回归工程”正式实施一年来,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已有生物制药、汽车工程、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方面的24名“海归派”高级人才加盟学院。他们同时又吸引了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到重庆考察。
留 得 住
努力改善人才生活待遇
学院通过深化院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向教师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和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人才倾斜,通过对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的分配方式,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目前正在探索以知识产权、专利权、资金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人才收入水平。
1995年以来,学院平均每年拿出200多万元作为各类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安家费,通过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改善教职工住房,完善物业管理,提高居住质量。
对进入教授流动站工作的教授,学院按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享受相应工资、奖金及其它有关待遇,提供配套住房和必需家具。
对短期访问或讲学的高级人才,为其在学院工作期间提供食宿安排,支付不低于国内同等专家的薪酬,并提供往返旅费。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并鼓励开展学术研究
1995年以来,学院平均每年拿出300多万元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的科研启动费,为他们建立专门的工作室或实验室,根据需要建立研究所,配备专门的工作助手。
为鼓励各类人才积极从事科研,提高学院科研水平,学院出台了《科学研究奖励办法》,对出版教材、专著给予每部2000到10000元的资助,发表核心期刊等高水平论文,除支付版面费外,每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奖励500元,被SCI、EL、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给予2000到5000元不等的奖励。
学院设立了院内科研基金,并对青年教师设立了专门的科研基金。学院还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帮助他们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或横向课题。对申报成功的项目,学院给予科研项目立项奖,国家级课题奖励3000至20000元不等,省部级课题奖励800至4000元不等。
科研成果获得院级以上奖励的,学院还将给予奖励。对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的,给予5000至5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的,给予1000至10万元不等的奖励。
学院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依托学院独资、合资或合作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实体,并在税收、用房、金融、工商注册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学院每年评选优秀科技工作者,并积极推荐科研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参加重庆市或国家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对获奖的人员,学院同时给予精神和物资奖励。
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良好的晋升机制
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
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教授、副教授工程,培养和破格提拔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
对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学院根据上级职改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制定了专业技术职务认定办法,不唯学历、资历,根据其业绩、贡献,在院内确认并聘任其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完善人才服务功能
建立并完善学院领导、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二级学院领导与教师的联系制度,坚持召开教授、博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帮助教师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困难和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学院出台了相关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免费安装电话并报销部分电话费,提供工作用车,配备计算机,报销部分资料费。
学院各个部门牢固树立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以优质的服务,促进各类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实施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工程”中,学院坚持“平等自愿、双向选择、合理流动、来去自由、保证待遇、权责分明”的原则,积极为留学人员的回归创业活动当好“后勤部长”。
学院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工作,创建了一个能够让人才实现自身价值、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用 得 好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我院坚持“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养、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人才培养方针,坚持“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举”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院每年都要拨出百余万培养费,除短期培训外,重点送培硕士、博士研究生,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在“十五”期间,在编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60%。
积极创造条件,努力造就名师
“看一所大学,不是看有几栋大楼,而是要看有没有大师级的专家”。学院十分注重中青年骨干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并提出了“造就名师”战略。目前,我院有3名教师被选为首届重庆市学科带头人、9名教师被选为首届重庆市后备学科带头人,学院内部也选拔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有的在本学术界、本地区已经有了一定影响,有的已经较为知名。
学院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推荐更多的教师进入市级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行列,进而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荐“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甚至中国工程院或科学院院士,造就在本学术界、本地区知名的“大师级”的专家和名师。
积极创造人才事业成功的软硬件条件
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整合现有的教学实验设备,添置较为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组建较好的实验室,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设备,创造更大的效益。
根据科研方向,以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科研团队。可以尝试打破部门、学科、专业限制,以项目为中心组建科研团队,营造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结合青年教师导师制,配备教学科研助手。对在教授、副教授岗位上的教学科研骨干,可以进行“双向选择”,由所在二级学院安排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助手,一方面辅助教授、副教授教学和科研,另一方面锻炼培养青年教师。对有研究生的导师,可以利用研究生作为工作助手。
建立“回归创业特区”,为留学归国人员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学院与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成了全面合作的协议,共建“中华学人回归创业特区”。
凡学院引进的留学人员均可进入“特区”从事创业活动,在特区中,执行特殊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主要包括:(1)根据回归人员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可以长期居留学院,为学院工作,也可以短期访问或讲学;(2)提供科研启动费、安家费,为他们创造较好的生活、工作条件;(3)学院鼓励以知识产权、专利权、资金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协议的方式实行特殊的薪酬政策;(4)建立专门的研究所(室),配备专门的工作助手,支持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和转化科技成果;(5)鼓励他们直接参与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和重点学科建设,根据工作实绩,可确定为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6)支持他们创办独立经营、管理的科技、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实体,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海归高级人才有了学校作坚强后盾,既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可以引进国外高校联合办学,也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体,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这种灵活的用人机制使‘海归派感到如鱼得水,‘进可以孵化自己的科研成果,兴办实业,‘退可以从事科研教学,再也不用单枪匹马地碰得头破血流。
全国政协委员、留日博士韦云隆教授被学院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深深打动,毅然决然从地处沿海的广东省来到西部地区的重工,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海归”人才。到学院后,他又从国内外带进了一批硕士、博士(在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的11名教授中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就有9名,持国外护照的原留学人员就有5名),组建了生物工程学院并出任院长。在1年多时间里,该学科的教授就有新药产品,并获得了国家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以他为中介,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的海内外人才。
在学院引进的国外人才中,多数回国前是国外在职的高层次人才,回国后正在为高教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为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服务,学院积极与西南兵工局及其下属的长安和建设集团、以及隆鑫和宗申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联姻,由企业提供项目、资金,与进驻“特区”的海外留学人员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兴校”发展战略,重庆工管院盘活了校内外人才资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优良、综合素质较高、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并受到了教育部等上级机关、其它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当代党员》杂志、教育部《神州学人》杂志等多家媒体相继作了报道或发表了专题文章。2001年李岚清副总理以及随同的国家教育部、科技部领导在考察学院时,对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创新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采用了我院人才工作典型材料。在2004年1月召开的重庆人才工作会上交流了经验;学院将在未来五年的奋斗中建成“重庆理工大学”,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顺利建成“重庆理工大学”,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