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反应完全攻略
2004-04-29刘祖春
刘祖春
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偶然会出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面色苍白、眩晕、出冷汗等现象。这是献血的不良反应。
为减少献血的不良反应,正确宣传解释献血反应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确保献血制度的正确实施和临床用血安全,如何预防和减少献血的不良反应尤为重要。
献血反应发生率
在某地区140102人次无偿献血中,发生各类献血反应共210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其中男1301例,女800例。在采血接近200毫升发生反应的有1105例,采完后发生反应的有212例。临床表现为紧张焦虑、眩晕、不适、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胸闷、恶心,少数人有呕吐、意识障碍、肌肉痉挛、四肢无力、晕厥、惊厥甚至抽搐。
献血反应发生原因
在2101例献血反应中,引起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紧张恐惧有1218例,占58.8%,成为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无偿献血者绝大部分是初次献血的年轻人,由于缺乏献血的基本知识,心理素质差,对献血有疑虑和恐惧心理,特别是在看到别人的献血反应时,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连锁反应。2、饮食不当420例,占20%。献血前一天或当天饮食不佳或饥饿,在献血反应时出现低血糖反应。献血者容易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晕、不适,甚至昏迷。3、劳累、睡眠不足168例,占8%。由于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致使劳累和睡眠不足而引起献血反应。4、技术因素105例,占5%。由于采血人员技术不熟练,穿刺缓慢,失败或动作粗劣,可导致献血者剧烈疼痛,刺激献血者紧张和恐惧,由此破坏了心血管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反射性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使心输血量减少、心跳缓慢、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晕厥。5、环境因素引起130例,占6.2%。采血室拥挤、嘈杂、闷热、通风不好,容易导致献血者烦躁不安,而诱发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抢救措施
对于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1、立即终止采血,安慰献血者,抬高双腿降低头部以增加血供。喝杯热糖开水,松开或脱去紧身衣服,保持呼吸道通畅。2、将献血者移到它处,设屏风以隔离,打开窗或电扇,以保持空气清爽、流通。3、指压人中、合谷穴、针灸内关、足三里、涌泉穴。4、呕吐者头侧向一方,有抽搐者用纱布包住舌板,以防咬伤唇舌。如出现严重献血反应,惊厥超过5分钟,则应作医疗急救,须有负责医生照料,在主管医生指导下,静脉注射安定(Valium)。备用急救药品,如1%肾上腺素,5%葡萄糖注射液、地塞米松等进行对症处理。5、保证有人看护,经常检查脉搏,献血者的表情和脉搏是其状况的良好表示。全过程应与献血者交谈,让他安心,保证献血者在有人陪同下离开。如有持续反应,应与最近医院联系。
上述2101例献血反应者,均未给予特殊治疗,无1例发生并发症与后遗症。
献血反应预防对策
1、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树立献血无损健康,无偿献血光荣的社会风气,提高人群无偿献血的勇气和意识。2、普及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前后注意事项,对于有紧张、恐惧、疑惑者要事先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心理顾虑。3、采血前的健康咨询和体格检查应认真严谨,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全面了解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让献血者做好采血的准备,避免饥饿、劳累、睡眠不足及月经期献血,严防患有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人参加献血。4、工作人员要礼貌待人,热情服务。献血前让献血者进食少量点心,喝点牛奶,可防止低血糖引起的晕厥。5、采血技术人员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采血技术水平,严格按规程操作。技术要熟练,达到一针见血。献血时多与献血者交谈尽可能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减少献血者痛苦。6、安排好献血秩序,保持室内畅通,制造一个宁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在醒目的位置上放上鲜花和宣传画,播放抒情的音乐,使献血者心情舒畅,情绪安宁,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7、工作人员做好勤观察、勤巡视、勤询问,早发现,早处理。对已经献血完毕的人做好献血后的护理,献血完毕,嘱献血者不要急于变换体位,在原位休息片刻,再慢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