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中国经济扼颈之痛

2004-04-29

商界 2004年5期
关键词:重工业工业化城市化

王 键

一、未来10年经济增长态势

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曼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理论,即重工业一旦在全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达到一半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而达到2/3以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就算是基本完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率就是霍夫曼系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霍夫曼系数已经达到3,80年代中期的“亚洲四小龙”达到2,都是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标志。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特殊的发展战略也曾达到3,但不是正常的工业化道路,改革以来进行了很大调整,80年代出现了轻工业的超前增长,重工业比重随之下降。但是到90年代以来,重工业的比重又开始上升,目前的“霍大曼系数”约为1,25,所以可以说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到2015年“霍夫曼系数”将可能超过2,工业化任务也将进入到后期阶段,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二、未来10年生产要素

面临巨大缺口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进入到 中后期阶段也是城市化的高潮,中国由于过去一直采取工业化超前战略,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相比极不同步,所以在未来10年中城市化高潮还会更“高”一些。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是生产要素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不仅人口要进城,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向城市和工业转移。

资金还好说,目前就有较多剩余,主要是土地极为稀缺,因为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平原只占12%。工厂、城市和道路都要建设在乎原上,而平原又是中国最宝贵的农业资源。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在1000公斤左右,亚洲国家膳食结构不同,消费粮食少一些,电要500公斤。中国到2015年人口将超过14亿,人均500公斤总量就是6亿吨,1998年是中国粮食产量的高峰,达到5.1亿吨,但是自1998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以及退耕还林等原因,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000万亩,产量也减少到今年的不到4.5亿吨。虽说有粮价下跌、农民减少种粮的因素,但耕地减少的影响更大。如果由于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产量停滞不前甚至继续下降,到2015年的供需缺口就可能扩大到1.5亿吨。

长期以来,世界的粮食贸易量稳定在2亿吨上下,如果其中有3/4让中国买走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没有粮食,工业化也好,城市化也好,统统无从说起。我们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1998年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减少如前,而非农业人口增加了5140万人,人均城市化占地是1.23亩,去掉退耕还林面积也要0.8亩,按此计算,如果到2015年中国的非农业人口再增加3个亿,中国的城市化率也才达到45%,耕地却要占掉2.5亿亩,这怎么了得,所以,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制约。三、重工业主导阶段的

资源瓶颈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主导阶段,最显点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轻工业主要是生产吃穿用品,所以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需要地表以上的农产品资源;而重工业主要是生产住和行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金属和能源,资源指向也就从地表以上转为地表以下。中国虽然人口占世界1/5以上,但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等的蕴藏量却只占世界的5%以下,人均排在世界80位以后,所以相对于需求来说极为不足。以钢铁来说,去年中国的产量已经是美、日产量之和,今年的总消费量将达到2.5亿吨,明年可能上升到2.8亿吨。但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经验看,人均消费都是1吨钢。中国对钢铁的需求可能还要高一些,一是中国正在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消耗的钢铁还有满足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的内容;二是中国的人均平原面积太少,为了减轻城市化与农业在土地资源上的矛盾,必然要走大城市化的道路,这就会使钢材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若中国要达到人均消费1吨钢,则2015年为14.5亿吨,差不多是目前全球每年钢铁产量的2倍。但是仅有需求还不行,还得看供给条件,自己生产不足就得进口。今年中国铁矿砂的进口量超过1.5亿吨,已经超过日本,已买进了世界可贸易量的30%,若是14亿吨,世界铁矿砂的产量就得翻一番。

与石油比较,钢的矛盾还不算最突出,因为世界铁矿砂的可采储量还有3500亿吨,如果中国需要供给还可能增加,但目前世界石油的可贸易量只有16亿吨,而且产量增加的难度很大,后备资源也不多。发达国家人均消费的原油至少是1吨,美国是4吨,日本是2吨。中国从1993年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今年的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吨,比去年要增加1000万吨,到2015年如果人均消费1屯油,总量就要14亿吨,国产能力可能只有2亿吨,就要进口12亿吨,等于要把全球3/4的贸易量买下来。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大国的石油利益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国际政治和军事问题。但是中国人均石油消费上不来也搞不成现代化,目前中国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只有400万台,家庭拥有率只有0.3%,而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如果没有宽敞的住宅和家庭轿车,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目标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差距矛盾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又一个制约。四、环境与就业的限制因素

此外,还有水资源的制约问题。

环境因素也是很大的制约因素。中国由于缺油,未来经济发展的能源供应在相当程度上是靠煤,而煤的燃烧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中国有限的平原面积90%集中在沿海,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会在这些地区展开,为了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工厂和城市都会在有限的地域上集中,也就会造成有害气体、液体和气体排放物的集中,其集中程度可能只有日本才能相比。但日本的地形和气侯使日本比较容易净化大气,工业和城市污水也可很快流人海洋。中国则不行,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受海洋季风的影响,大气主要是自东向西流动,例如每年刮的台风,运动方向都是从海洋向内陆吹,就不容易净化大气。河流也比日本长得多,不利于污水的排放。

还有就业问题。轻工业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而重工业具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所以进入到重工业主导增长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重工业主导增长阶段,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力明显衰减。在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率只要能达到7甲。以上,就能基本上吸收掉当年新增的劳动力,但是近几年中经济增长率都在8%以上,却出现了失业率上升的趋势。中国由于改革前的特殊工业化道路,造成了工业产值超前增长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的“二元结构”矛盾,至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高达3.7亿,可实际只需要约1.5亿人就够了,富裕的劳动力就是剩余,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可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重工业化的趋势,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停滞,就出现了“三农”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到2015年虽然中国的人均GDP增加到3500美元,而农村仍然是9亿甚至是10亿人口,中国说什么也不是现代化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只能意味着富者愈富而贫者愈贫,社会发展就难以保持稳定。

总之,在未来的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有些问题如能源、矿产供给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就会显得极为尖锐,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制定好正确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猜你喜欢

重工业工业化城市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论重工业如何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