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勒斯.格里利

2004-04-29王善武

世界文化 2004年6期
关键词:勒斯纽约印刷

王善武

“你想印多少份,格里利先生?”

“5000。”干脆、不假思索的回答。

“可是,先生,”印刷厂的当班提出异议,“我们只订购500张报纸。”

“我们会把这些报纸卖掉或分发掉的。”

印刷机开始转动,雷鸣般的噪声打破了纽约市街道的沉寂。《纽约论坛报》诞生了。这是在1841年的一天。

当第一张《纽约论坛报》从滚动的印刷机里被送出来时,这家报纸的创办者、主人和编辑霍勒斯·格里利就迫不及待地将它抓到手里。亲手攥着报纸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在他看来,它的价值可以和一个孩子的价值划个等号,它的问世是多年来的贫困、艰苦努力和失望的结晶。

艰苦的努力换来的好运以及不幸在霍勒斯的一生中接踵而至。1811年2月3日,他出生在新汉普夏一个小城镇上的一个贫苦家庭。在幼儿时期,格里利一家几乎是饥不裹腹,他们从一个农场转到另一个农场,因为他们付不清债务。少年时期的霍靳斯在一天漫长的工作时间内若能偷空几分钟,唯一的乐趣就是看书。

印刷文字使他和醉如痴,还只有10岁的他就申请到印刷车间当学徒,但因年龄太小,他的要求没有被批准。

4年后,霍勒斯步行11英里,来到佛蒙特州的波耳特尼东部应聘一个广告,一家名叫《北方观众》的报纸需要一名童工。编辑问他为什么想当一名印刷工,霍勒斯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想学习我能学会的有关报纸的一切技术,先生。”

编辑瞧了瞧面前这个穿着奇特的男孩,最后说:“你就干这个工作吧,孩子。”

头6个月,这家报纸只许愿给他一个房间和提供伙食,不付工钱,之后,他可以额外地得到40美元的年收入。

霍勒斯急匆匆地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大声地告诉了家人。到家时,他得知全家又将搬迁———这次是要迁居到宾夕法尼亚州。格里利决定留下来工作,格里利太太虽然坚决反对把孩子撇下不管,但是后来还是同意了他的要求。霍勒斯当学徒期间曾两次步行600英里去看望家里人,每次,他都带上全部积蓄,交给父亲。

霍勒斯为之工作4年的《观众》破产了。他回到宾夕法尼亚州伊利的亲人中间,继而在《伊利报》社弄到一份工作。他将所挣收入的一半给家里,另一半存了起来,作为去纽约的路费。

20岁时,霍勒斯兜里揣着10美元来到纽约。他两次请求工作,两次遭到冷遇,最后,他在约翰·丁·韦斯特印刷所里当上了一名排字工人。霍勒斯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这一工作太难,其他的印刷工人都不愿意干。他的工作是为一个小版本的《圣经》排一种型号很小的版。这种工作几乎毁了他的视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娴熟,年轻的格里利换了更好的工作。他本可以添置更好的衣服,搬出阴暗、肮脏的房间,但是他已习惯于贫穷,他的这一习惯一直没有改变,就是在他的《纽约论坛报》大功告成时,他仍过着吃了上顿顾不了下顿的日子。

《纽约论坛报》日臻完善,繁荣兴盛。它和美国任何一家先于它印刷的报纸迥然不同,格里利创办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报纸,他的消息报导集真实性和精确性为一体,他的社论褒贬结合,刚柔相济。很多读者不同意他文章里的观点,但还是读他的文章。《纽约论坛报》成为美国第一家全国性报纸。东部人阅读它的如饥似渴劲和中西、远西部的人相比毫不逊色。格里利气势磅礴的社论在美洲大地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格里利和他的《纽约论坛报》有多种奋斗目标,他是第一位挺身而出、为争取妇女选举权而大声疾呼的人,他是呼吁保护西部分给定居移民耕地的先驱,他在北方点燃了反抗奴隶制度的烽火。在东部经济萧条期间,失业者向他讨教生存之道,格里利说:“到西部去,年轻人,到西部去!”

由于报纸的影响愈来愈大,格里利对政治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参与领导并组建了一个政党,将政党命名为共和党。在负责提名让亚伯拉罕·林肯竞选总统一事上,他的功劳大于其他任何一个人。

首先,霍勒斯·格里利是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他还是一位有感召力的政治领袖。然而,他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1872年,他和尤利塞斯·S·格兰特竞选总统,格兰特以压倒优势的选票再次当选总统。

之后,格里利妻子的死将他推入极度悲痛之中,加之竞选失败,双重打击使他一蹶不振。几个星期之后,他就死于纽约市。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后,他生前寄予厚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纽约论坛报》作为传世纪念物经久不衰。

就在临终前,他写道:

我希望我构思、创办的报纸在我的骨灰化成被遗忘的灰尘后的很长时间内,仍然与世共存、兴旺昌盛,我希望盖着我骨灰的石碑上刻写着在后世人的眼里看来可以理解的题词:“《纽约论坛报》的创办者。”

猜你喜欢

勒斯纽约印刷
成为纽约人
神奇“印刷”术
北京酷勒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酷勒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我把纽约搬走了
纽约往事
论索福克勒斯悲剧中的孤独意识
《蝇王》中菲勒斯的否定与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