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改掉“偷”的毛病
2004-04-29颜仕英
颜仕英
很多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偷”钱和“偷”东西的经历,有资料显示,孩子在幼儿期“偷拿”别人的物品现象者多达90%以上。
吉女士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常为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儿感到欣慰。但在一个星期天,当她带着四岁的宝贝女儿去超市购物时,却发现女儿口袋里鼓鼓囊囊的,用手一摸,竟掏出好多糖块。这令吉女士大吃一惊,短短几分钟里,女儿竟偷拿了这么多的糖块。一心想着将女儿培养成思想高尚的人,没想到却培养出了一个“小偷”!
林先生对笔者讲,他是无意间发现儿子偷钱的。一次,他给儿子贴汽车月票,发现月票夹中有一张折叠的百元钞票,原来是儿子从他西服口袋里偷偷拿的。儿子说,不少同学口袋里都有钱,他不愿自己显得没面子,就偷偷拿了这100元钱,想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一番。尽管林先生通过有效的教育将钱完璧归赵,但他很担心这一行为的后果。
曹女士说自己七岁的儿子经常偷偷从家中拿钱买一些零食或者小玩意儿。大人口袋里的钱、桌子抽屉里的钱常常不翼而飞,而儿子口袋里,却不断地出现零食等东西。问儿子钱自何来,他支支吾吾地一会儿说是捡的,一会儿说是没上交的压岁钱。曹女士不仅对儿子进行了严厉的言教,还拿木棍打了他的手。但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又故伎重演,甚至到爷爷家拿爷爷的钱,到学校拿同学的钱。问他为什么“恶习”不改,儿子说见了钱手就痒,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曹女士哽咽着对笔者说,这样下去,孩子长大了,越偷越大,不就犯罪了吗?
偷拿东西的因素
许多家长一发现孩子从家里拿钱,首先想到的就是“偷”,关乎品德问题,想到中国古代谚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便越想越怕。对家长来讲,一方面不要忽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别盲目地“上纲上线”。
1. 产生偷拿的主客观因素。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小学生中,从客观上分析,学校附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商店对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自控能力差的孩子,虚荣心较强的孩子,就可能是这些商店的常客。有些没有零花钱的孩子必然会从家里拿钱,满足和平衡自己的心理。从主观上分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同学漂亮的文具、对商店里的小吃、玩具等眼热,也属正常心理。
2. 五岁以下的孩子心中没有“偷”的概念。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五岁以下的孩子还分不清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像吉女士的四岁女儿从超市将糖块拿回家中的“偷”,与成年人的偷盗有着本质的不同,千万不要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儿童的这种行为。在心理门诊调查发现,6~12岁的孩子最易发生偷窃行为,还有三成的偷窃行为发生在12岁以后。
3. 满足孩子一定的消费心理。
6~12岁的孩子有一种强烈的与同伴保持一致的心理,如果与同伴不一样,很容易被排斥,这是所有的孩子担忧的。家长应该承认孩子的自尊、虚荣和认同心理,那些坚持孩子不用零花钱的家长(我们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应调整一下自己的态度,毕竟这是一个离不开“钱”的消费时代,让孩子学会理财及自我控制,也是不错的生活教育。
杜绝孩子的偷拿行为
1.首先要了解偷拿的原因。是孩子零用钱不够还是物欲的诱惑使然?是受人指使胁迫还是出于好奇与攀比?是偶然发生还是形成了习惯?切忌一听孩子有了“偷”的行为就大发雷霆,大打出手,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一定要静下心来,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要物归原主。
如果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即使在大人看来是不值钱的东西,也不应默然处之,而应当由父母陪同孩子一道物归原主,同时,向孩子指出偷窃的严重后果,用爱感动孩子,教育孩子改正错误。
3. 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家长要与孩子达成协议,每周或每月给一定数量的零花钱,不要让孩子觉得钱是“求之不得”之物。在孩子有了钱之后,家长则要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教导孩子一定要有计划地支出,不要与其他同学攀比。当孩子入不敷出时,家长要坚守原则,拒绝再给孩子钱。但在孩子买了不适合的物品时,家长也不要过多指责,要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平时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节约与勤俭。
4. 及时看儿童心理门诊。
当以上方法仍不奏效时,应当及时看儿童心理门诊。像曹女士的孩子看见钱“手痒”,以致控制不住自己地想伸手去拿,就应当看儿童心理门诊了。因为偷钱行为可能是一种表象,有时儿童患有心理疾病,如多动症、强迫症及偷窃癖等,因其症状较轻不易被家长发现,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发展。必要时,这种情况还需请精神科医生给予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