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打工妹到MBA:与癌症同行

2004-04-29区阳高飞

山西青年 2004年6期
关键词:威尔士东莞癌症

区阳高飞

2003年9月3日,英国伦敦威尔士大学举行了MBA毕业典礼。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子们在家人的陪伴下纷纷戴着硕士帽端坐着,有15位学子将代表15个国家的学生发言。中国湖南籍的毛艳姣没有家人陪伴,坐在她身边的是中国驻伦敦领馆的二秘孙刚。主持人终于叫到了毛艳姣的名字:“毛艳姣,这是个不可思议的中国女孩,她患癌症10年,靠着自己打工,自学完了本科课程,并以惊人的毅力读完了MBA。请她上台,为我们讲述她的故事。”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毛艳姣走上台去,热泪横流。通往这个讲台的路程只有几步,而她从一个患有癌症的打工妹一步步走来,这一路却是那么漫长,那么艰辛……

遭遇癌症

毛艳姣1970年出生于湖南省冷水江市的一个小山村。1987年初中毕业后,她因为家庭贫困失学了。这列于艳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曾经是做梦都梦着上大学的呀。带着满腔的失意,带着一个渺茫的梦,她被迫到长沙打工谋生,1989年,又南下广东打工。

毛艳姣在广东东莞市石碣镇电子厂中周车间当了一名流水线员工。安顿好了生活,毛艳姣接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自学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作息时间。她要凭借努力来圆自己的大学梦。

宿舍里太嘈杂,不能安心学习。毛艳姣想了个办法,将自己的作息时间作了调整:下班吃过晚餐后就上床睡觉,等晚上12点左右工友们陆续就寝了,再起床学习。她把这种作息方法叫作“颠倒黑白作息法”。

就这样,毛艳姣用了三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阶段的全部课程。1991年秋大,毛艳姣因为表现出色,被石碣电子厂委派到租驻该厂厂房的一家港资厂但任主管,负责人事、仓管、财务几个部门的工作,成为屈指可数的外来管理员之一。毛艳姣的工作成绩频频获得电子厂领导和所任职的港资厂老板的首肯。香港总公司特意派来总管手把手地教她,大陆总代理邱先生也明确地告诉她,等总管把她带熟后,这问东莞分厂将全权交给她打理。看到公司这样器重和培养自己,毛艳姣觉得,自己的前程阳光灿烂。

但噩运却在不觉间逼近了她。1991年年底,毛艳姣觉得周身皮肤骚痒,时常感到疲劳,人也明显消瘦。起初,她以为是工作繁忙所致,就随便吃了点药,根本没当同事。

1992年春,毛艳姣同到长沙,直接去了湖南省肿瘤医院看病。医生最后确诊,她患上了何杰金氏恶性淋小巴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癌症。拿着那张无情的病情诊断书,毛艳姣一夜之问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第二天,毛艳姣住进了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肿瘤科接受放疗、化疗等系统治疗。生性乐观的她很快成为肿瘤科的“明星”,她先是唱歌给自己听,后来应病友的要求,于脆就在病房里开起了“个唱”。她的歌声和笑语感染着病友们,整个肿瘤科都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化疗是一种痛苦的治疗过程,为了减轻痛苦,化疗时,毛艳姣就在点滴杆上竖一本书来读,转移注意力。每当化疗药物刺激血管壁胀痛难忍时,她就用特殊的方法蠕动身子,加速血液循环,以缩短化疗药液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缓解痛苦。她给这种奇异的办法起了个名字“毛氏Digco”。

毛艳姣的住院费用是一帮打工的朋友主动凑起来,一笔笔陆续寄到医院的,每一笔都是朋友们的血汗钱,她不能乱花。为了增加营养,她探索着用“食疗”作辅助治疗,跑到农贸市场采购家常菜,根据高维生素高蛋白的宗旨调配一日三餐。这种饮食方式竟然使她的白细胞一直保持着正常状态,比那些输营养液的病友的效果还好。于是,病友们纷纷向她取经,肿瘤科又兴起了一次次精彩的“美食大比拼”。

1993年春,毛艳姣出院了。主治医生张瑞芝特意送她到门口,看着这个脸色白里透红的姑娘,医生简直不敢相信她曾是个晚期癌症患者。毛艳姣决定回东莞。她住院的费用是打工的朋友们一笔笔凑起来的,她必须挣钱,还上这笔债。

劫后余生

回到东莞,毛艳姣顾不上出院时医生让她至少全休两年的叮嘱,马上投入了工作。但病后的体质颇令她苦恼,稍一用力,就累得手瘫脚软,半天都不想挪动,甚至突然晕倒。更令她惊骇的是,她发觉自己的记忆近乎丧失,反应迟钝。她心灰意冷地想,自己的大学梦怕是就此结束了。

以毛艳姣这样的身体状况,再回原来的公司担任主管显然是力不从心了,她决定先干点轻松简单的机械工作。于是,毛艳姣到石碣镇镇办歌舞厅工作。这里有轻松的工作环境,包吃包住,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勉强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康复治疗。

毛艳姣把患病前的学习计划作了一些调整,然后按部就班地埋头学习起来。她的记忆力给她的学习带来巨大的障碍,常常是读完一遍,根本记不得说的是什么。有好几次,她对着书本泣不成声。擦干了眼泪,她强迫自己再读一遍,记不住,就咬牙再读,直到记住为止。就这样,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一点点地恢复着记忆力。终于有一天晚上,她读完了一段书后,马上记起了读过的内容,她喜极而泣。

1993年秋,毛艳姣在东莞石碣镇房地产公司找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被安排在总经理室负责接待。三个月后,经理将当时公司最为贵重的财产——唯一的一台电脑指定由她负责。在1993年,有机会接触电脑是项很奢侈的工作了。在学电脑的同时,毛艳姣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她那个久违了的大学梦再次出现。

1994年到1995年一年间,毛艳姣利用下班时间骑上单车去十几里外的东莞理工学院学英语。1996年,毛艳姣除了学习英语外,还兼读北京师大成人教育学院的中文大专。

让毛艳姣特别高兴的是,1995年8月份,她回长沙一六三医院复查身体,结果发现,她的身体各项指标正常。听到这个结果,她和主治医生张瑞芝兴奋地抱成了一团。这是奇迹啊!毛艳姣别提有多开心了!因为,她又有资本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了!

毛艳姣从长沙回来,就迫不及待地邀好友一道去附近的石龙镇买了部录音机。她抑制不住喜悦地告诉好友:“我一定要学好英语,一定要上大学,还要读研究生,这是我的梦想。”

但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毛艳姣。1997年夏天,一夜之间,毛艳姣白皙滑嫩的脸上突然长满了青春痘,同事们都说她是吃辣椒太多的缘故,而她自己却十分明白,这是内脏功能紊乱虚弱、内分泌严重失调所致。1998年,毛艳姣又因体质虚弱抵抗力差,感染上带状疱疹病毒。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毛艳姣只看了门诊没舍得住院,加上没有好的护理,那一阵子,她右边的半个身子几乎烂得一天掉一层肉,出门看医生时,即使穿上宽大的衣服也往往被模糊的血肉粘住,回到房间,要忍着痛苦扯好一会儿才能把衣服和皮肉分开。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形下,毛艳姣也没有放弃读书的机会。2000年,毛艳姣读完了本科,拿到了本科文凭。但她的目标却远不止于此,她想继续读研。

走向MBA

2000年,英国著名的威尔七大学在东莞设立了一个MBA基地——英国威尔士大学新港学院MBA东莞班。这是该大学继在深圳的基地之后,在中国设立的第二个教学基地。毛艳姣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马上赶到学校去报了名。她原本没有太大的把握,却不料竟意外地通过了考核,很快被录取了。

毛艳姣欣喜若狂,可接踵而来的困难又令她望而却步了。这个学校的学费非常昂贵,全部读完要花5万余元。而她的手里几乎分文全无,这几年打工挣来的钱全部用于还债。她千挪万借,只筹到了2万多元。她只好硬着头皮找到了威尔士大学东莞项目主任凯斯教授。她对这个和蔼的英国人说:“我是个打工妹,我是靠自己的工资读书的,能不能宽缓几天。”凯斯教授知道打工读书在中国意味着什么,他同意了毛艳姣的请求,让她打了张欠条,特许她在没有交齐学费的情况下入读。

大病初愈的身体,毕竟不能与常人相比。毛艳姣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症状。有时头痛,有时肚子痛,有时还会突然晕倒。但无论怎样痛苦,她也不肯放弃上课。即使在课堂上痛得直不起腰来,她也要坚持听完。

2001年,东莞电视台开办了一个纪实栏目《人在东莞》,想要选择一位特别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位相熟的老乡把毛艳姣推荐给了电视台。电视台的编导赶到公司跟踪拍摄时,领导和同事们都惊呆了:“什么?毛艳姣是癌症患者?不可能,你们弄错了,她是我们公司最有活力的人!”

知道了毛艳姣的情况,所有的同事和同学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威尔士大学的硕士学位是很难拿到的,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和考查。毛艳姣的身体承受得了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毛艳姣更加努力了。她像蚂蚱啃骨头一样,一门一门地攻克,一门一门地通过考试。所有功课的考试通过后,她进入了最困难的硕士学位阶段。这个阶段的功课,由英国来的教授面授,全部讲英文。毛艳姣本来觉得自己的英文还不错,但一听英国专家讲课,她就傻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专门配备了翻译,不懂的就请翻译再讲一遍。那段时日,毛艳姣几乎每节课都要学两遍。一遍原文,一遍翻译。这样一来,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了。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身体也瘦了十几斤。而她的付出的回报是,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威尔士大学的考核。

凯斯教授被这个中国姑娘深深地感动着。他专门为她写了一篇文章,在英国的报纸上发表。他要告诉英国人,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坚强勇敢的女孩子,她以癌症之身,以无可比拟的惊人毅力,顽强地完成了MBA学业。

2003年9月3口,英国威尔士大学要举行毕业典礼。在凯斯教授的推荐下,毛艳姣作为中国学生的惟一代表,亲赴英国伦敦钡取文凭。在威尔士大学庄严的礼堂里,学院特别给毛艳姣颁发了“特别成就奖”。看着周围满眼的异国面孔,毛艳姣感到从未有过的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她是出色的;作为一个癌症患者,她是无畏的。

猜你喜欢

威尔士东莞癌症
英国皇家威尔士团第1营正在进行实战训练
威尔士国家博物馆运营模式及治理结构观察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0∶6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