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极科考勇士访谈

2004-04-29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04年7期
关键词:科考队雪龙北极熊

本刊记者

在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北极、南极、珠穆朗玛峰”图片展中,我们见到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队员张文良高级工程师的名字。于是,我们决定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采访这位北极科考勇士。

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我们见到了正在计算机前忙碌的张工。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此次与他一同去北极参加科考的同事崔琳工程师。应我们的请求,两位北极科考勇士回顾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日日夜夜。

记者:请介绍一下此次北极科考的规模?

张文良:2003年7月15日至9月26日,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54名科研人员,同此次科考队组织人员、后勤工程技术保障人员、媒体人员、船员一行一百一十多人,乘坐“雪龙”号破冰船,进行了北极海洋、海冰和气象领域的考察研究。

记者:不少媒体报道,此次的北极科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能介绍一下吗?

崔琳:我们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经过艰难跋涉,于2003年8月25日9点30分,终于抵达北纬80°以北的北冰洋海域,这是中国北极科考队迄今为止所到达的最高纬度,是中国北极考察实现的历史性突破。跨入北纬80°,意味着我国完全有能力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的、国际一流水平的北极综合考察,意味着我国成为从西北极进入北纬80°的6个国家之一,标志着我国已跨入北极科学考察强国之列。

记者:此次北极科考你们担负的工作是什么?

张文良: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派我们俩人到北极选择适当位置,建立长周期冰站,布放卫星跟踪浮标,进行连续自动观测。我们这次布设的浮标全称为“极区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是我国“863计划”的科研成果,在北极现有浮标中也属上乘。我们将它布放在北极冰面上,让它自由漂浮两年,由卫星跟踪定位,通过卫星传回包括风速、气温、气压、冰温和水下5米、25米、50米的水温和盐度等数据,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的参数。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们在北极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

张文良:我们在北极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狂风、暴雪、大雾是“家常便饭”。每天要随着“雪龙”号破冰前行,常常要乘坐直升机在茫茫的冰原上空飞行,寻找大的、坚固的浮冰,趴在冰上打冰孔,布浮标,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还要时刻防范北极熊的入侵。

记者:在北极你们真的遇到北极熊了?

张文良:在此次北极科考中期的一天夜里,有3只北极熊真的来到离“雪龙”号不远的一个作业点。也许是黄色的帐篷和鲜红的五星红旗在茫茫的雪地十分显眼,它们直奔帐篷,东嗅嗅西看看。虽然我们都期盼着此次北极科考能看见北极熊的踪影,但北极熊真的来到眼前,我们却十分紧张。我们用汽笛声、枪声、飞机的轰鸣声赶走了它们,算是进行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战斗吧。

记者:在北极科考,最令你们不习惯的是什么?

崔琳:在北极科考期间,吃饭、睡觉我们都能照常进行,但天天面对没有夜晚一直白昼的景色,让我们感到不习惯。

记者:请介绍一下你们在北极科考中有趣的生活。

张文良:在北极工作的闲暇时间里,我们在雪地上举行足球赛、篝火晚会、联欢会,拍摄北极的风光,在雪地放风筝,用冰砖砌长城,感受乐趣还陶冶了情趣。科考队员与其他国家和谐地交往,增强了友谊。还有,北冰洋3 800米深处四万年前的海泥,像宝贝似的在我们手中传递,在我们的脸上涂抹,着实让我们过了一把“美容瘾”。

采访结束时,两位科考勇士告诉我们,北极科考充满了惊险与挑战。如果有机会,他们愿再次投身其中,体验从事科学事业的神圣与快乐。

猜你喜欢

科考队雪龙北极熊
“雪龙2”号:身怀绝技,破冰前行
“雪龙2”号过赤道,救下一船人!
雪龙2 号十成冰拖曳作业
探访“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
北极熊将在100年内灭绝
听!谁在呼救?
绝望的北极熊
秘境寻路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北极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