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G41式5.56mm自动步枪系列
2004-04-29易日
易 日
德国G41式5.56mm自动步枪系列是专门为使用北约标准的小口径枪弹而研制的,集德国优秀的步枪机构于一体,在结构和性能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读者可以通过了解G41式5.56mm自动步枪,来熟悉德国轻武器的基本状况。
研制与使用历史
G41式5.56mm自动步枪代表了二战后德国步枪研究的最高水平,因此在谈其研制历史时,不得不从二战以后德国轻武器发展的历史说起。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联邦德国(西德)不允许有军队,也不能研制和生产武器装备。直到1954年9月在伦敦召开的欧洲九国会议上,才决定允许联邦德国加入北约(NATO)组织和布鲁塞尔公约组织,因而1955年6月,联邦德国的“布兰克办公室”才正式改名为联邦国防部,1956年3月才正式组建“联邦国防军”。
联邦国防军组建后,急需武器装备,而轻武器则是当时最急需的武器装备。 1956年1月,西班牙政府向联邦德国提供了500支只能发射7.62mm减装药枪弹的新枪(称为赛特迈步枪,是由德国枪械设计师路德维希·福尔格雷姆设计的),而就在这时,北约已经决定把7.62×51mm枪弹作为北约制式枪弹。这样,要使此枪能发射北约制式枪弹,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进,于是这500支新枪的改型任务便落到了HK公司的肩上,福尔格雷姆也因此返回了自己的祖国,负责这批枪的改型工作。
步枪的改型工作进行得很顺利,1957年初便顺利地通过了部队试验,同年4月设计定型,正式装备联邦国防军。1958年5月,HK公司获得了该步枪的全部特许权,根据实际情况,公司对赛特迈步枪的装弹机构等进行了局部改进后,定型号为G3式7.62mm自动步枪。G3式步枪后经改进,成为一个步枪系列,正式定型的有G3A3式步枪、G3A3ZF式步枪、G3A4式步枪、G3SG/1式狙击步枪和 HK32式步枪等,其中有的型号还正式装备当时联邦德国军队。G41式自动步枪就是G3式自动步枪的小口径改进型号。
德国是走在世界轻武器发展最前沿的国家之一,尽管二战以后有一段时间的停顿,但并没有影响德国轻武器研究与发展的步伐。早在美国开展小口径武器研究的时候,德国也进行了一系列小口径步枪与枪弹的研究与探索,如HK公司的HK36式4.6mm突击步枪与枪弹。从1970年代,HK公司开始正式进行5.56mm 口径步枪的研究,第一个型号是HK33式5.56mm步枪,该步枪是以G3式7.62mm自动步枪为基础研制的。除枪管外,大多数零部件与G3式大体相同,有的甚至可以互换,如击发发射机构和滚柱横动式闭锁机构等。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7%的零部件与G3式几乎完全一样。HK33式自动步枪研制成功后,于1977年参加了北约组织的下一代小口径步枪选型。选型结束后,HK公司根据选型试验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多次局部改进,最后定型号为G41式自动步枪。在以后的几年间,又在G41式自动步枪的基础上研制了几种变型枪,从而形成了G41式自动步枪系列。G41式自动步枪研制成功后,曾经过德国军队的评价性试用,随后少量装备德国军队,并被德国警察等其他准军事单位采用。
结构特点
G41式5.56mm自动步枪系列由G41式 5.56mm步枪、G41A2式5.56mm步枪、G41K式5.56mm短步枪等型号组成。其中G41式5.56mm步枪是标准型号,采用固定枪托和标准枪管;G41A2式5.56mm 步枪,是采用伸缩式枪托和标准枪管的改进型;G41K式5.56mm步枪采用伸缩式枪托和短枪管。
在结构上,标准的G41式5.56mm自动步枪与G3式7.62mm自动步枪相似,由枪管与机匣组件、枪机组件、握把与发射机座组件、枪尾套、枪托、前护木和弹匣等部件组成,近70个零件。
枪管与机匣组件由消焰器(带有卡簧,兼作榴弹发射器插座)、固定枪榴弹的卡环、柱形准星、枪管与枪管节套、机匣与套管、瞄准镜座、转鼓式表尺和前护木等零件组成。在维修保养时,这一组件不需要进行再进一步分解。采用滚柱式闭锁机构。其中,枪机组件由机头、闭锁楔铁、击针、击针簧、滚柱、带复进簧导管的机体等零件组成。机体的前伸部中间是空心的,可容纳复进簧,并伸入枪管上方的套管内,套管焊接在机匣上。机头的中心与枪管轴线对正,机体两侧导向的长支撑面,分别卡入机匣侧壁的凹槽,机头上有两个可向外伸出的滚柱,闭锁时,闭锁楔铁将滚柱挤入枪管节套的闭锁槽。握把与发射机座组件是由握把、快慢机、握把组件固定销、扳机组件、击锤、击锤簧和弹匣卡笋、空仓挂机释放钮等零件组成。枪托组件由枪托底板、缓冲器、缓冲器支座等零件组成。
从结构看,该枪有许多独特之处。如枪管部分包裹在机匣之中,位于机匣套管的下方,也有的称其为“包络式结构”。机匣套管点焊在机匣上,装填杆和枪机的前伸部装在机匣套管内,拉机柄安装在套管左侧的导槽中,可以前后运动。在枪口部有螺纹,并有一个锯齿形的环,以便安装消焰器的固定卡簧或发射空包弹的附件。该步枪还有一个不到位保险机构,在枪机后坐时,将击锤压倒,使击锤与阻铁头扣合,并将阻铁往后推,固定在定位台的一侧。在枪机没有复进到位之前,击锤一直由不到位保险阻铁挂住,只有枪机复进到位时,不到位保险阻铁方能解脱,这就杜绝了枪机复进不到位时击发危险的发生。为了在沙漠或扬尘气候条件下使用,该枪在抛壳窗设有一个防尘盖。机匣上有装光学瞄准镜的架座,可安装各种白光瞄准镜和夜视仪。枪上有空仓挂机机构,弹匣内的最后1发弹发射完毕之后,空仓挂机机构将枪机阻止在弹匣后方,可重新装上有弹的弹匣,拉动枪机或按压空仓挂机释放钮来解脱空仓挂机机构。采用转鼓式表尺,表尺有 100m、200m、300m和400m四个分划。
该枪有半自动、3发点射和全自动3种发射方式,快慢机可放置在保险、半自动发射、3发点射或全自动发射4个位置。当快慢机放置在保险位置时,快慢机机轴的圆面始终压住扳机连杆,阻止其向上运动,阻铁头也一直与击锤的单发缺口扣合,形成保险;当快慢机位于半自动发射位置时,在枪机闭锁后,阻铁将击锤挂住,向后扣压扳机,阻铁头向下转动,从击锤的缺口脱离,击锤向前回转,打击击针,击发枪弹,每扣1次扳机发射1发弹;当快慢机放置在3发点射位置时,第 1发弹的发射方式与半自动时一样,但由于这时扳机的行程较长,使阻铁的尾端向上抬得比较高,阻铁头向下运动的角度也就较大,击锤的单发缺口不会被挂住,从而可以连续发射第2发、第3发弹,3发弹发射完毕后,阻铁将击锤挂住,只有松开扳机并再次扣动,才能发射下1发弹;当快慢机位于全自动发射位置时,第1发弹的发射方式与半自动时一样,但由于这时扳机的行程较长,使阻铁的尾端向上抬得比较高,阻铁头向下运动的角度也就较大,致使击锤的单发缺口不会被挂住,从而实现全自动发射。
该步枪系列中还有G41A2式步枪与G41K式短步枪两个型号。由于G41A2式步枪采用伸缩式枪托,所以在携带与行军时,可将枪托向前推入机匣的槽内,使用时向后拉出即可,其余结构与标准型号一样;G41K式短步枪用于执行特殊任务,也采用伸缩式枪托,但枪管、机匣和护木等零部件则比G41A2式步枪还要短一些,因此质量也比G41A2式步枪相对要轻一些。
工作原理
该步枪的整个自动循环过程可分为待击、击发、后坐和复进4个阶段。在待击状态时,枪弹在弹膛内,机头抵住弹壳底部。这时,在闭锁楔铁前端斜面的作用下,滚柱卡入枪管节套的闭锁槽;击锤被阻铁挂住。
扣动扳机后,阻铁下降并从击锤上的缺口解脱,击锤被释放后,向前快速运动,推动击针穿过闭锁楔铁中心的孔打击枪弹的底火,完成击发。击发后,火药燃气在推动弹头向前运动的同时,推动弹壳向后运动,枪机受到弹壳的向后推力,带着弹壳一起开始后坐。在后坐的初始阶段,滚柱被推向后,而枪管节套上闭锁槽的斜面又迫使其向里抵在闭锁楔铁的倾斜面上,使滚柱向内挤入机头,只有当滚柱完全被挤入机头后,枪机才能自由向后运动。这样一来,必然迫使闭锁楔铁和枪机整体后坐。闭锁楔铁前端斜面的角度,使机体和机头的速度比为4:1。因此,在滚柱向后和向内运动的过程中,机体的行程恰好是机头的4倍。当机头大约后坐1mm以后时,滚柱便完全脱离枪管节套的闭锁槽。此后,整个枪机在火药燃气后效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后坐,机体和机头之间的相对距离大约保持在5mm 左右。枪机在后坐过程中,机体将击锤压倒后并压缩复进簧,使复进簧储能。当后坐经过抛壳挺时,弹壳被抛壳挺臂挡住,从机匣右侧的抛壳窗抛出。枪机在复进簧的作用下减速后坐,当机尾撞击缓冲器垫时,后坐停止,整个后坐运动完成。
后坐停止后,在缓冲器垫和复进簧的作用下,枪机开始复进,在复进过程中机头经过弹匣时,将弹匣最上面的一发枪弹推入弹膛,抽壳钩爪卡入弹壳的底缘凹槽,机头停止复进,而机体则继续复进,将机头与机体之间的5mm间隙闭合,在闭锁楔铁的作用下,滚柱被重新挤入枪管节套的闭锁槽。这时,机头卡扣与机头上的凸肩扣合,枪机复进到位,使枪重新处于待发状态,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便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