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温度,也要深度
2004-04-26赖配根
赖配根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叶澜的这句名言改变了多少教师的教育实践,尤其是新课程实验以来,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温度”一在许多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相对于过去课堂的单调、沉闷,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但是,在某些教师那里,课堂的生命活力也就仅仅体现在这些表面的热闹上。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極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更令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和专家非常自觉地拒绝这样的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拓展被当做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
课堂的肤浅源于我们对教育理解的肤浅。在许多人眼里,教育的模板是欧美,而在畅销的教育书里,欧美学校总是被描述为只有轻松而没有负担、只有快乐而没有艰辛的“乐土”,于是,素质教育就被一些人定义为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没有痛苦、没有深度的教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不久前,美国媒体上还有过这样一个报道:亚利桑那州的一个9岁女孩打算在今年暑期阅读《白鲸》——一部长达60多万字充满深奥哲理探讨的文学名著(《美国孩子暑期在读什么》,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16日),可以想见,学校如果没有对教育深刻性的追求,一个小学生是不可能对“除非甘愿在理智与情感上受到激动,否则就不应该看”的《白鲸》感兴趣的。事实上,这个女孩所在地区的学校,都鼓励学生制订类似的阅读计划。这样真实的教育实践被我们许多人有意忽略了。
教育拒绝浅薄。只有建立在深度之上的温度,才可能持久,才可能给生命以温馨。窦桂梅老师在《亲人》中对小学生进行深挖洞式的“大爱”教育,袁卫星老师在《永恒的眷念》中要求学生用“金圣叹批《西厢记》的批注式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在我看来,就是对时尚的浅薄说“不”,就是在努力创造一种温度与深度相融的课堂。
行进在拐点上的语文教育,是用浮躁的活跃让学生习惯肤浅,还是用思维与精神的历险使学生走向博大?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