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不会重现恶性通胀

2004-04-09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2期
关键词:货币恶性贸易

中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市场担忧中国将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对此,在日前举办的 “ 长城财富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巴曙松认为,中国不会 重现上世纪9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正成为中国通胀压力的释放口。

巴曙松指出,与1992、1993年相比,经济开放对中国的影响现在要深刻得多。中国所有 商品可以分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两类,其中贸易品占商品总量的50%到60%以上,这部分商 品的价格已不仅仅由国内市场决定,而是由国际市场决定。极端地说,中国前几年的通货紧 缩就是贸易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滑导致的。

巴曙松因此作出判断,尽管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但是贸易商品的价格不会出现全面、 大幅的上扬,中国也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这是区别于上世纪90年代通胀的关键因素。

按照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高速的信贷投放产生的通货 膨胀压力必然要寻找出路。巴曙松认为,在贸易商品部门很难出现通胀的情况下,包括服务 业、三产、电力、资产市场在内的非贸易部门将成为通胀压力释放口。

但是非贸易部门也要区别对待。巴曙松表示,第三产业价格上涨是近年来推动中国物价 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价格不大可能全面上涨,因为它受制于劳动力供给的价格。电力行 业虽然出现了电价上涨和电力短缺的状况,上半年投资也快速增长,但这种投资是在开放式 经济下、以民间投资为主导进行的,因而电力行业上涨不会持续。

巴曙松进而认为,包括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产市场将承担吸收通胀压力的重任。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上有缺陷,证券市场很难展开大的牛市,最能吸收货币的应该是房地 产部门,因为房地产具有非贸易和资金密集的天然特性。

巴曙松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具有“抽穷补肥”的重要特点,资金会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 区向相对发达地区集中,形成“马太效应”,这也是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强大动力。“浙 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旁的一个地块拍卖到22.7万元一平方米,这个价格仅次于日本经济泡沫破 灭时银座的地价。”

巴曙松强调,必须要防范房地产泡沫,否则会对提高资金效率产生非常大的威胁,如果 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可能会出现一般商品物价持续下跌、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 格持续上扬、通胀和通缩并存的、看似非常奇怪而有内在逻辑性的格局。

猜你喜欢

货币恶性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贸易统计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