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辛弃疾
2004-03-25左月辉
左月辉
毫无疑问,宋词大家辛弃疾,是以其炽热的情感、崇高的理想、英雄的悲壮与绝望、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兼婉约沉郁、清新质朴的格调交织扭结,从而形成瀑布般一泻千里的冲击力,牢牢地笼住了无数辛词爱好者的心,并占据了华夏文明史中的一个耸人云霄的巅峰。
是的,关于辛弃疾,我们的认识与理解是从他豪气勃发、英雄悲壮、精彩绝伦的词篇开始的。然后,循着他生命的轨迹由此及彼地扎进浩荡的宋史,闯入辛弃疾所处的风起云涌的时代,会在惊讶于辛弃疾文韬武略的瞬间,被他英雄的人生以及悲怆的生命结局所震慑。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区。从小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美芹十论》)。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另外,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较少得到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在他身上,又隐含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这,也许就是日后他悲怆人生之根源所在。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之时,北方暴发了以汉人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随机响应,啸聚两千山东义士,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并随后投奔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密使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怒不可遏,遂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将叛徒交与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其名重一时,“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也由此踏了上抗争与遭贬的不归之路,这时他二十三岁。
辛弃疾南来后,南宋朝廷中妥协投降势力日趋得势,可谓防抗金将士如防贼,忠君报国却为投降派所不容。郁闷至极的辛弃疾凭一腔热血与投降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复上书,批驳悲观论点,陈述自己的抗敌救国大策。只可惜南宋皇帝小儿受奸臣蛊惑早已放弃抗金大计,偏安一隅,所上之书均未被采纳。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智颇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
这显然与辛弃疾抗金复国的理想与雄心壮志大相径庭,然匹夫之勇如之奈何,满腔热血只换得“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念奴娇》)的尴尬境地。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内心越发压抑、痛苦。淳熙八年(1181)冬,四十二岁的辛弃疾,终因桀骜不驯、豪迈倔强的性格难以融人畏缩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而受投降派弹劾、免职,隐居江西上饶带湖。后因带湖之宅毁于火灾,举家迁居铅山瓢泉(1196)。
开禧二年(1206)九月十日,辛弃疾满载遗憾与无尽的乡,愁,在远离故土的瓢泉居所大呼“杀贼”数声而去(享年六十八岁),将一生的悲愤与报国之情留在了身后六百余篇不朽词作之中。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
……
这是何等的悲怆雄壮,意境高远。
古往今来,我们脚下的土地历经无数兴亡嬗变。有多少英雄豪杰风光一时炫耀一世,但随星转斗移,无不浮华尽灭,碾为尘土。有几人能像辛弃疾为后人留下如此感召力的千古名句,如此星子一般闪亮的珍贵词篇?
只要打开雄浑如山壮阔如海的《稼轩词》;只要我们用心吟诵过稼轩老人那滴血的词篇,便能切身感受到辛弃疾那博大的胸怀中所隐含的对朝廷畏缩无能的悲哀,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
当历史的轮毂从记忆的心头吱吱呀呀地碾过,当我们用智者的眼光去扫描辛弃疾以英雄自许、不甘遗弃的心灵,这悲哀便更显怵目惊心。
辛弃疾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是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度过的。二十年中虽被朝廷两度起用却又两度在奸臣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所受的精神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但这并没有就此泯灭辛弃疾的报国之心。在存世的六百余首稼轩长短句中,《带湖之什》、《瓢泉之什》各占了一百七十多篇,是全部辛词的近三分之二。这其中虽不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等灵感翻飞的田园恬静之作,但诸如:“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布被秋霄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等忠贞爱国、忧心时事的情怀仍大量充斥于他的词作之中。
辛弃疾一向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曾经跃马横刀、驰骋沙场、威风八面的抗金英雄,他的心不可能平静如止水,他的思想深处不停涌起滔天波澜,时而为理想激动,时而为现实愤怒,时而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时而把酒临风、仰天长啸……
瓢泉作为辛弃疾的最终归宿,映下了词人晚年的凛凛风貌,诞生了辛词中大量的名篇佳句。优美的瓢泉山水,闲散的乡居生涯,并未消融词人的爱国热忱,即使在醉梦之中也不忘统一大业,其间所发出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烈吟啸,当为千古绝唱。酣醉中的辛弃疾于怒剑中看到了自己梦幻般的青春在塞外的漠漠黄尘里,演绎着最为壮观也最为苍凉的秋景。马疾、弓劲,鼓角争鸣,把自己的精神、青春乃至整个生命于辽阔中于战火纷飞中放逐,多么的畅快淋漓。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他应该是在瓢泉,是在某个狂醉的夜晚的那个瞬间里顿悟似的感觉到自己的衰老,感觉到了命运的悲凉、无情和世事的无奈。于是剑回鞘,光回灯,青春回到记忆里,自己回到醉意中。也许,他在中国文学史上那高山仰止的地位,正是因了瓢泉,因了这一酩酊大醉而成就的吧。
开禧三年(1207),悲愤忧郁的辛弃疾终于不敌命运的折磨而一病不起。
其时,南宋北部战火正酣,边防岌岌可危,朝廷于万般无奈中想到了骁勇善战的辛弃疾,复以兵部侍郎之职请辛弃疾出山收拾残局,无奈辛弃疾已病人膏盲。诰命达到瓢泉之时,辛弃疾已因忧愤而殁一年多了。
可恨的是,辛弃疾不仅生前屡遭投降派、贪官污吏的诬陷、弹劾,死去数年以后,仍被加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追削爵秩,夺去从官恤典。乃至家人亦受诛连,自瓢泉匿逃福建等地避难。从此清逸雅致的瓢泉人去楼空,只剩得一座孤坟伴守英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墓安葬于他最爱的瓢泉附近。
辛弃疾墓端端圆圆地坐在瓢泉之西陈家寨阳原山腰。
这一坐就八百年。八百年风雨沧桑啊!放眼望去墓已是斑驳陆离,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见墓前仿石廊柱上郭沫若生前所题“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的名句,仍然透视出墓主一生的坎坷与耿耿风骨……
她让所有不吝跋涉之苦的凭吊者知道:
这里埋葬着一个孤独、悲怆、豪迈但永不哭泣、永不沉沦的灵魂。
我们因此相信辛弃疾——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仍然一身正气、鲜活地站立在—个曾经的历史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