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扎实工作 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2004-03-05吴仕民
吴仕民
2003年,民族教育工作和整个民族工作一道前进,取得了新的成绩。狠抓落实与努力开创并举,宏观指导与多办实事并重,基础教育与民族院校的发展并进,构成去年民族教育工作的基本特点。
一、 把握机遇,推动民族地区“普九”攻坚
到2002年底,全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91%,尚未“普九”且难度极大的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西部372个没有实现“两基”的县中,有312个是少数民族县。国务院决定集中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去年,抓住筹备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机遇,就民族地区的“普九”问题,我委与教育部进行了工作商谈,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并要求写到有关文件中。在国务院领导在会上的讲话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有许多关于民族教育的内容,包括:
在思想认识上,要将“两基”攻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工作目标上,国务院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即2007年全国基本“普九”。实际上主要是解决西部地区的“普九”问题。
在对现状的分析上,指出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教育基础薄弱,在提高入学率、控制辍学率上面临比别的地区更多的困难。
在政策措施上,中央财政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如办好寄宿制学校,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养、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工作,解决”双语教学”的教师短缺问题,等等。
这些符合民族地区的现状和需要,对民族地区的“普九”攻坚意义重大。国家“两基”攻坚将拿出专项资金100亿元,主要用于西部民族地区。
二、调研督查,促进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
去年初,国家民委和教育部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就贯彻落实2002年召开的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下半年,两部委组成调研督查组,分赴8个省区进行调研督查。
各地教育和民族工作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如云南省出台了改善边境地区办学条件,扩大“三免费”范围,对人口较少民族实施“科教扶贫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四川省提出了民族地区以“两基”为重点,巩固和发展寄宿制学校、保证投入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等9条措施;山东省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西藏和新疆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已实行“三包”。云南、四川、福建、天津、北京、广西、宁夏、湖北、海南、河南、山东等省区先后召开了民族教育工作会议,青海、贵州、安徽、广东、江苏、吉林等省区制定了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有的省区从民族工作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民族教育事业,一些省区还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经费。
三、扎实工作,努力多办实事
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外地学生可在北京参加高考,享受北京生源待遇。
努力争取社会各方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在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方面,各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坚持不懈,促进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专款分配上,已确认对人口较少民族予以倾斜;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款中每年划出一亿元,用于为包括人口较少民族在内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并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这些地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每年总额为1亿元的贫困学生助学金专款中,专列一部分用于人口较少民族家庭困难学生减免杂费和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补助;由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十五”期间扫盲工作的意见》中确定,设立人口较少民族扫盲项目。
五、抓住时机,促进委属院校加快发展
去年委属院校本科、高职共招生18200名,研究生881名,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20%和42%,高于全国水平;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比2002年增加41%,达到14190名。中南、西南、西北三民族大学的在校生己超过一万人。各地民委在高校招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学校面积扩大。
委属院校专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目前,委属院校共开设涵盖11个学科门类的237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应用型学科门类专业增幅较大。
强调要用延安精神办学。去年利用陕西省人民政府修复延安民族学院旧址的机会,组织全国民族院校领导到延安考察学习,并召开了“弘扬延安精神,办好民族院校”座谈会,各院校表示,一定要继承好传统,开创新局面。
坚持民族院校的服务方向。为此,国家民委下发了《关于委属院校招收录取少数民族学生比例的通知》,以便委屈院校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六、拓展空间,努力提高民族院校的办学层次
去年,这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西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以及云南民族学院更名为民族大学。二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北、西南民族大学新增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新增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委属院校新增6个博士点专业、50个硕士点专业。三是委属院校的科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西北民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课题组取得重大突破,学校承担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863项目。
七、推动共建,寻求办好民族院校的新渠道
去年着力抓了院校与地方共建、与科研院所合作。与教育部、北京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专题研究了落实三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协议的问题。教育部确定在学科建设、硕士博士点申报、重点科研课题申报立项等七个方面给予支持;北京市确定安排500万元补贴贫困学生,安排207万元的经费用于校园网络安全建设,并着手解决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以及新校区征地问题。国家民委还与武汉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中南民族大学的协议。
八、加强管理,着力提高民族院校的办学质量
我委与教育部加强协调,认真组织和参与对民族院校的评估工作,参评学校都获得了较好的评估结果,其中西南民族大学获得较高评价。
2004年民族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 坚决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此推动各项工作。一要继续促进委属院校的发展,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今年委属院校安排招收博士142名,硕士1140名,本科18600名,年增长分别为35.2%、46.9%和9.4%,二要在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方面加强工作。三要与教育部一起,在办好寄宿制学校、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一些实事。
二、加大工作为度,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的“普九”攻坚。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第五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民族地区“普九”的难点问题、特殊问题,特别是在资金投入的倾斜、办好寄宿制学校、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等方面加强工作,进行协调,务求取得成效。
三、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计划》。拟从2004年开始,由内地有关重点大学每年面向西部11个省区及自治州、自治县,适当放宽条件,单独划线,招收硕士研究生5000人,博士研究生1000人。
四、规范管理,加强服务,促进委属院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质量工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进教改立项、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加强委属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继续推进各委属院校与地方的共建以及与相关方面的合作,借外力外智,促进委属院校的发展。
五、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国家民委党组决定、经中编办同意,去年10月,国家民委教育司更名为教育科技司。其职能包括:参与研究和制订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工作,协调和指导国家民委系统科技工作等。今年要在促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和科普宣传方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抓往国家制订“十一·五”科技发展战略的机遇,提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规划和建议。
六、加强合作,推进民族教育法制化进程。一是要紧密结合全委的中心工作,配合做好制订《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工作;二是协同教育部推进制订《中国民族教育条例》的工作;三是制定《民族院校管理办法》。用制度和法律推进民族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