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2004-03-01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

中国经贸导刊 2004年23期
关键词:粮食农民农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

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坚持把“三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针对前几年粮食连续减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时隔18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下发了专门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包括: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切实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范围、制定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等等。可以说,今年是各项支农政策力度最大的一年。

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总产量超过4.55亿吨的预期目标。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以及有利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主要粮食品种全面增产、季季增产、绝大部分地区都增产的好形势。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农业收入成为今年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估计可超过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量;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继续增长,政策性增收因素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畜牧水产业平稳增长,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四是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加强的重要领域,全年农业和农村投入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六小工程”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投入增加,农民享有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体制性制约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农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

在看到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体制性问题仍没有解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耕地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将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由于近年耕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没有彻底扭转,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农业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提高和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度很大。二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虽然今年粮食增产较多,但促进增产的很多因素都是短期的、外部的,促进粮食再增产的因素如扩大面积空间、提高单产空间、价格上涨空间和政策支持空间等,明年都受到限制,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没有明显增强,明年的气候条件也还有不确定性,明后年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依然很大。粮食出不出问题,明年是关键的一年。三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虽然今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种粮比较效益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就业不充分等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不统一,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继续扩大,严重制约农民增收。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将长期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明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完善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努力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稳定和完善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明年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农力度,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改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收回,对农民的支持要逐步加强,逐步将农村政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对主产区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方式,扩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实施范围。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尽快在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开展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尽快取消农业税。与此同时,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做好农资供应工作,切实加强农资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稳定农业生产成本。

——努力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持续增产的好势头。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把建立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与促进明年丰收的有效措施结合起来,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严格保护农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全国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努力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稳定并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明确新形势下农民对自身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义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补助范围,明确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抓紧完善由财政补助资金引导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持续增产。

——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确保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在继续完善各项支农政策的同时,坚持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帮助农民通过增产增效、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增值增效、就业增效等方面上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动摇,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发展畜牧业,继续实施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加快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规范各种检验检疫收费,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扩大畜产品出口。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扶持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扶持小城镇经济发展,繁荣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进一步清理各种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乱收费,巩固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成果,防止发生新的拖欠。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加劳务收入。继续做好扶贫工作,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在稳定现有各项支农投资的基础上,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坚持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政府支农投资增长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在加强南水北调、治淮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农林水利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农业投资坚持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项目倾斜,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倾斜,向直接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倾斜,向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投资体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加强投资项目管理。继续加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力度,加强规划统筹和引导,明确部门职责分工,通过项目带动,努力提高支农投资效率。

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2005年农村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要重点推进5项改革。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利益。特别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占用制度改革,尽快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改革,重点是搞好县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三是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针对农村金融特点,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做好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加大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扩大信贷投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四是继续推进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健全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调节制度和调控机制,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市场调控能力。五是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从事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清晰归属,明确权责,加强建后管护,解决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粮食农民农业
耕牛和农民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农业科学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