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的艺术美
2004-02-10安森蕊
安森蕊
舞蹈艺术的美学要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呢?欣赏者可以从各个角度、依据各自的感觉和认识去评说它。我们这里主要谈三个方面,即情感美、韵律美、雕塑美。
情感美当代舞蹈家杨丽萍的双人舞《两棵树》,取材于自然界的相思树和夫妻树。舞蹈家把人间的深情赋予这两棵树,使它们人格化,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强烈的人体动律情绪化,使观众受到了舞蹈艺术家的巨大感染,从而唤起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中国多种民族舞从各个方面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而我们在观摩国际标准舞大赛时,同样会被那些优秀选手的情感表现所感染,特别是探戈舞和恰恰舞,透过那流畅激越的动作旋律,我们看到的是表演者强烈的感情交流。看着那夸张的表情,或冲浪追逐,或嗔怒嬉戏,或深情拥抱,或攀附迷醉……观众已不仅是在欣赏体育舞蹈的本身,同时也在想像每个动作组合所要表达的生命意义和生活追求。
韵律美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都以其优美的人体旋律令人赏心悦目。我国古代的壁画特别是敦煌的“飞天”,以其绝妙的想像,表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人体动律美。以敦煌艺术为素材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更是一座座线条优美而流动着的雕塑群像,画中人飞在了舞台上,以其美伦美奂而独特的东方韵律和造型轰动了整个世界。还有《荷花舞》、《宝莲灯》等,这些中国式的动作旋律都是一脉相承的。
人体的旋律美是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谐的节奏、有规律的动作,给人视觉上的愉悦美;音乐的伴奏使舞蹈动律具有听觉上的愉悦美。
宁夏歌舞团演出的“西夏土风”组舞之一《羌笛舞》,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流畅的舞蹈韵律,得到了各地观众及中外友人的青睐,在中央电视台的《文艺欣赏》栏目中多次播映。
《羌笛舞》在人物形体、服饰韵律方面都独具特色,它再现了已被历史淹没了近千年的党项族的古朴的民族风貌。通过舞蹈动律和造型,把以宁夏银川为都城创造过西夏文化的党项民族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舞蹈的艺术韵律和历史真实融为一体,在中国艺术节上得到了普遍的赞誉。
蒙古族的《鄂尔多斯舞》、藏族的《洗衣歌》等,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代出现在舞台上时,都以其奔放欢腾、悠扬洒脱的韵律令人耳目一新。
艺术作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人们的情感,舞蹈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暗示、比喻来表现的。
每当我们欣赏陕北的《安塞腰鼓》时,听到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看到表演者那激昂豪迈的情绪、龙腾虎跃的舞步、奔放激越的动作、刚健挺拔的造型,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边塞沙场上两军对垒、拼搏激战的武士们所向披靡的威武雄壮的气势。它令人心驰神往,把人内心的怯懦、猥琐荡涤无存,精神为之振奋。
雕塑美音乐是时间艺术,而舞蹈是空间艺术。舞蹈虽然具有流动性,但动作之间的间歇、停顿,在观众的视觉中造成相对稳定的短暂停留,因而,舞蹈在造型上富于雕塑性。人们在欣赏舞蹈韵律美的同时,也在欣赏其雕塑美。舞蹈艺术家们在创作舞蹈作品时,总是把每个瞬间给观众造成一个一个的造型形象,这种节奏化、动律化的雕塑连接成一个个完整的舞蹈画面,令人久久难忘。另一方面,舞蹈对雕塑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舞蹈把舞姿、动作、服饰、构图提供给雕塑家,使雕塑作品的形象具有了舞蹈的韵律。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飞天舞》及其敦煌系列舞蹈,都是取材于敦煌壁画和雕塑中的造型。首先是雕塑家把宗教祭祀舞蹈和宫廷舞蹈造型凝固化了,这在许多佛寺的雕塑作品中都有神妙的再现。而今舞蹈家又把凝固的造型,演绎活化在现代的舞台艺术中。人的神化雕塑,神的人化舞蹈,在这里都是源于社会生活中的舞蹈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杂技艺术的舞蹈化。其服装设计力求民族艺术化,高难的杂技动作融汇于民族舞蹈的编排之中,而又充分表现出杂技的特点,即动作过程的时间停留,使人们观赏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优美造型。如银川市唐徕渠桥的《黄河儿女》、新城的《塞上之春》等雕塑,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物形象,但这些形象经过艺术造型的夸张,那船夫摇桨的逼真动势、回汉青年欢庆节日的情感,使雕塑具有了舞蹈动律美。
总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是美的,让我们用美的心灵去欣赏熔铸了人体灵与肉的舞蹈艺术美,在舞蹈的艺术美中去陶冶我们的情操,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