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溪洛渡工程提高我们的科研和技术水平
2004-01-12潘家铮
潘家铮
溪洛渡工程是仅次于三峡的宏伟水电工程。上世纪中,说起溪洛渡工程,总感到高我们很遥远。几年前,在中国三峡总公司一次年度工作会议上,我呼吁三峡总公司着手推动开发金沙江的工作,还悲观地认为我这辈子恐怕看不到金沙江大开发厂,只希望身后能从后人的公祭中听到这个好消息。现在,形势逼人,金沙江上最大的工程和其他许多大中型工程全面开花,中国水电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时机,也许我能喝上溪洛渡电站投产的庆功酒,心中的激动实在难以形容。
这次讨论的问题,已在三月份开过一次专家会议,并有了原则性的说法。这次设计院又补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邀请到了十多位一流专家,他们不但是有关领域的一流专家,而且熟悉溪洛渡工程,发言具有权威性。所以这次会议能够较快取得一致意见,对讨论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答复。我相信这次会议的审查意见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有助于三峡总公司决策,希望它也有助于工程的进展。下面只谈几点个人感受和建议,供参考。
(1)这次成勘院提交的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对许多问题不仅做了常规分析,而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针对溪洛渡这样的工程,这是完全必要的。只是材料前后有些重复,有些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需要修改协调一下。建议全面详细校核整理一次,适当压缩一下,作为一本正式文件存档。
(2)溪洛渡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优化设计牵涉到建基面调整等根本性问题,两次专家咨询会都肯定了建基面外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次又原则赞同采用04方案(不排除施工中作局部调整)。建议三峡总公司能通过一定手续予以批准,有利于设计院据此编制招标设计和做进一步的工作,以免影响工程进展。
(3)采用04优化方案,可显著节约工程量,加快工程进度,效益巨大,经反复分析讨论,对工程没有重大的不利影响。只要认真设计、精心施工,工程安全是有保证的,我也认同这一论断。但越是如此,越要严格考察,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会上专家们提出过许多问题,设计院或有关同志作了解释。建议在会后仍保持高度警惕,从严以待,认真再理一遍,如认为有必要,继续做试验分析。希望把问题搞得更清楚、更有把握一些。
(4)无论什么事情都要避免突然的变化。人的健康也是如此,工程的安全更是此。尖锐的转折是数学上的奇点,物理上的应力集中点,许多工程出事都首先在这里打开缺口,所以坝基开挖面要平顺,避免大起大落。地基缺陷处理在开挖后一定要用混凝土浇平,待混凝土稳定后再往上浇。溪洛渡坝址地质条件良好,开挖面可以做得很漂亮,建议招标文件中对此提出较高要求(如半孔率等)。关于坝踵坝址处的贴角,要用贴角做成平台,也要与坝体坝面隔开,有时用粉煤灰等回填上游那个尖角也许更好些(可起防渗自愈作用)。文件中对贴角只谈到有利之处,对应力集中则以“局部性质”建议再研究—下。
(5)建基面外移后,地基处理工作量有较多增加。这种工程是隐蔽工程、良心工程,做得不好不起作用,甚至起负作用,建议设计、施工、监理要特别重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检查,务求达到设计要求。实在讲,溪洛渡工程的地质条件是有利的,几乎没有一条大的断层穿过,要对付的无非是几条不厚的层间错动带和Ⅳl及Ⅲ2级基岩,比其他工程要好办。但对这些缺陷如不妥善处理,就会产生严重后果.会上专家们对现在提出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不少疑问,希望设计院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既要确保安全,也要现实可行:在会后,建议列为一个专题深入研究,也许要补充做些更仔细的分析或试验,确定大原则后绘制详图,以便考虑施工问题。施工要把保质量放在首位,对固结灌浆还要进行补充工艺研究和试验,建议将基础处理列为一个设计专题,以便深入。
(6)溪洛渡的地震加速度不算太高,除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传统方法的计算以外,还补充对一些复杂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如地基阻尼影响、沿坝基幅度不同的影响、横缝张合影响等进行了随机分析。补充研究成果证明,计入这些因素后,拱坝的张裂反应比按传统方法计算的更有利,这是令人欣慰的。但考虑到溪洛渡拱坝太高,地震活动又无法预测,为稳妥计,建议仍在拱坝施工中要采取一些工程抗震措施,以削减其反应,坝体设计要有利于抗震,以进一步降低风险。
(7)在设计三峡、二滩这些工程时,当时都感到施工强度大,工期十分紧张,结果都超计划完成。公伯峡、紫坪铺等工程,在主体工程开工后都是二十多个月首台机组就投产,说明我们的本领和装备确实强大了。溪洛渡工程的施工进度是很紧张的,如果掉以轻心,还会延迟,所以我并不是说要再缩短工期,但建议在各项工作中都留点余地(如骨料供应、浇筑手段等),今后如情况顺利,就有条件促进;如情况较预计不利,也能保证按计划完成。
(8)最后一点是针对科研工作讲的,应该感谢科研同志,跑在设计前面,辛勤工作,深入探索,开创丁许多新的计算理念、方法和试验方法,使我们有条件对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心中更为踏实。这不仅在50年前难以想象,就是在10年、20年前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希望有关院校专家,继续关注与支持溪洛渡工程,进一步探索真理,而且能够结合实际工程,逐步改进传统设计手法和规定,使我们的科研和技术水平通过溪洛渡这样的大工程提高一大步。也希望三峡总公司一如既往地继续给予支持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