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烹饪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发展
2004-01-05王迎全
王迎全
二、继承就是为了创新和发展中国烹饪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中国烹饪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力求创新,这应是中国烹饪发展、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
历史悠久的中国烹饪在积累了大量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客观、深刻地认识中国烹饪的发展进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好坏、福祸、善恶、正确错误,这些对立物总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烹饪的发展过程,同样也是这样一个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是一个否定(肯定龇穸ī龇穸ㄖ否定)的演进过程。这已为中国烹饪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例如: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即是对原始的“石烹法”的否定;作为古代的一种饮具的鼎的出现又比陶器炊具陶鼎前进一大步;冶铁技术的发明随之出现了铁制炊具,烹饪又在否定前代的基础上作了创新,使烹饪技术更加多样;瓷器的出现又给餐具、食具带来了革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当今已是电脑的世界,而现代的智能电饭锅、电子微波炉、电脑自动炒锅等将不断地更新换代,并且朝着功能多、性能稳定、节能安全、快速卫生的方向发展。再如:名扬海内外的“北京烤鸭”,早在1 300年前的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市)就已颇有名气。那时的做法是用一个大铁笼将活鸭子圈在里面,中间升起炭火,用铜盆放上五味汁,鸭子烤的口渴即饮以入味。这种制法既不卫生又不科学,且相当残酷。今日之“北京烤鸭”的烹饪技法其原理(烤加热)与其相通,但是又否定了其糟粕,这种创新是遵循着肯定龇穸ī龇穸ㄖ否定的客观规律,历代厨师不知经过多少次实践才使其烹饪技术臻于完善,产生出“北京烤鸭”这种名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烹饪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北京烤鸭也不会永远停滞在现在的状况,必将向工業化、现代化方向更进一步发展。
既然中国烹饪是一个否定的演进过程,继承的目的则是为了创新,那么我们所采取的方针就应该是批判地继承,而不是生吞活剥,一切全收。这里面首先要涉及到如何对待烹饪历史遗产问题。中国烹饪历史遗产有没有糟粕?回答是肯定的。如前所述,中国烹饪属于文化的范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中国烹饪是中国各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是在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下形成的,而且囿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往往在某些方面带有糟粕,甚至有违反科学的东西;然而,直至现在,有些人还把糟粕当精华,这种倾向如不克服,必将影响中国烹饪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负面作用对中国烹饪产生的影响,决不能低估;一些盲目自大的封闭情绪的新变种,仍要提防。我们要正视和承认中国传统烹饪的不足之处,只有弥补过去的不足,使之不断完善,才能永葆中国烹饪的特色。许多人在改良传统风味时,把传统正宗的精华都消失殆尽,而剩下的都是花架子,这不是发展中国烹饪,而是倒退,这不是创新,而是随心所欲胡创乱改,这种违背烹饪基本常识的所谓创新是不可取的。
“越是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东西就越有世界性”。这个科学论断是颠不可破的,地方的民族的风味菜点是中华民族全部饮食文化构架的根基,也是推动我国饮食文化不断演变的动力,她比精雅文化具有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生态的风格,更接近中国老百姓的口味,因此也更长久,更深入人心。 中国烹饪的创新也要用哲学的观点,掌握好“扬”与“弃”的辩证法,吸收精华,弃其糟粕,从国情、人情出发,“土”“洋”“雅”“俗”并举,保持住丰满的民族饮食文化(包括烹饪文化)的优势,这才是发展中国烹饪文化系列成果的必然趋势。
因此,中国烹饪的创新,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传统的营养素材,保持传统的本质特征和基本风格,把别人的适合于自己的东西吸收过来化为自己的,应该说,这样的烹饪发展是比较有益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创新菜点中,要立足于本地,善于借鉴其他的烹饪技术和特色为自己服务,在竞争的浪潮中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这样当今中国烹饪才能充满活力。
中国烹饪需要创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创新需要适时、适地。历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烹饪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与世界接轨。正视现实,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公平竞争,学习别人的长处“洋为中用”,还要继承自身的先进性“古为今用”,将中国烹饪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如:菜点的命名、物料的选择、营养的搭配、刀法的使用、烹制的技法、调味的技巧、火候的掌握、器皿的配合等)选择出来,用科学与“民主”的原则重组创新,使经过重组与创新后的中国烹饪更加科学、更讲营养、更富有生命力。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商业竞争中,中国烹饪业内人士认识到,中国烹饪(餐饮业)的竞争同样是人才竞争。必须下大力气抓员工队伍水平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这样一种共识,必将推动中国烹饪事业队伍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厨师们走出国门以及将外国的厨师请进国内的机会越来越多,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也在不断地发展,其菜点制作也将呈现多样化的势头,如西方的咖喱、黄油的运用;东南亚的沙嗲、串烧的引进;日本的刺身、鲜酢的借鉴等等这些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菜点制作之中,不可否认,这已成为一种新的菜点制作方法。
近年来,随着西方菜点风味进入国内,传统菜点制作便不断拓展,无论是原料、器具和设备方面,还是在技艺、装饰方面都掺进了新的内容。菜点的制作一方面发扬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善于借鉴西洋菜点制作之长,为我所用。如“裹面包粉炸”、“生日蛋糕”、“擘酥盒”等都是中西技艺互为融合的一个范例;西式调料中的番茄酱,被借用到中国菜点,出现了“番茄大虾”、“茄汁鱼片”等菜肴。近代中国的“糖醋鱼”本是以我国的醋和白糖烹调而成,但在几年的制作中,几乎都改以番茄酱、白糖、醋烹制了,从而使色彩更加红艳。与此相仿,“糖醋瓦块鱼”“菊花鱼”“松鼠鳜鱼”等一大批用番茄酱而烹制的酸甜味型的菜肴,相继而生。这种变化的根源,可以说完全是西式饮食影响的结果。
在菜点的造型装饰上,西餐的菜点风格对中餐菜点的影响也很大。中国传统的菜点,向以“味”美为本,而对“形”历来不受重现,建国以来,中国菜点开始从西菜点中吸收造型的长处。西式菜点,造形多呈几何图案,或多样统一,表现出造型的多种意趣。主菜点之外,又以各种可食原料加以点缀变化,以求得色彩、造型、营养功能更完美。西式饮食色、香、味、形、营养并重,这对中国饮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以广东菜点为领头羊,粤菜点技艺是中西菜点技艺结合的典范,他们以传统中餐为基调,掺入大量的西餐制法,使菜点另辟蹊径,“集技术于南北,贯通于中西,共冶一炉”,形成了中西并熔、合二为一的菜点制作特色,其调味技法既运用传统中餐之“入味”,也有西餐烹制之“浇味”,常常使味与料分开,并预先制好许多复合调味汁,如果汁、西汁、糖醋汁、柠汁、沙律汁等,不少调味汁是根据西餐技法模仿演变而来。在菜点的装盘上特别注重菜点的盘边装饰(如有萝卜花、黄瓜、番茄、香菜叶、芹菜叶等,点缀在菜点之中、旁边和四周),使菜点通过装饰其风格更加突出,甚至有超过西式菜点之势。如此等等,这都是西式饮食风格直接影响的结果。
菜点的创新属于烹饪技术范畴,历来是衡量厨师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历代厨师展现才华或显示技能的重要手段(如历届烹饪技术比赛,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新菜点)。创新是厨师的职责和义务,中国烹饪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民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去认识、去发现、去总结、去探索、去创新、去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发展,不仅需要有欲望和勇气,而且更应该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继承、创新、发展的能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