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世纪教师素养》
2003-04-30于平
于平
新近看到大学教育书刊音像中心发行的《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乍一看该书分为“师德篇”、“教学篇”、“发展篇”三个篇章,似乎很一般,仔细阅读以后,发觉还是有不少新意和值得思索的地方。
例如书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这样解释的: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为了便于理解,“师德篇”从不同的角度明确了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教育与养成。那么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师德呢?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被老师训斥为“猪脑子”、已经丧失了学习信心的高三女生,不得已被家长送到其他学校。结果仅仅3个月,她却成了各科老师称赞的优等生,并成功地考取了大学。事实说明教育观念是师德的灵魂。类似这样生动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
“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该书的“教学篇”,主要是帮助教师了解课程定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特点;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什么是课程资源以及如何建立新的谍程评价体系,等等;使教师明确当前应该确立什么样的课程观,应该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怎样的改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这是广大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该书的“发展篇”中,可以了解教师专业的形成,为什么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素质应具有的结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目标。虽然这一章节理论性较强,但教师如果认真阅读并经过自我反思,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專业性有新的认识,找出作为教师的优势和不足,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这大概也是本书编者的初衷。
此外,与《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配套使用的还有《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策略》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丛书,它们都可作为教师培训及自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