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缩新特点与应对政策
2003-04-29朱幼平
朱幼平
一、当前通货紧缩压力有所缓解,但供过于求基本格局未变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许多重要的经济指标如GDP、工业、投资、出口、利用外资、银行信贷、外汇储备、物价等呈现十分积极的变化,而房地产、汽车、钢材、建材等行业出现了投资猛增态势。针对这些情况,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已出现过热苗头,呼吁宏观经济政策应提前做出调整。
我们认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产品过剩大趋势,通货紧缩虽有所缓解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针不宜调整。主要理由如下:
(1)投资出乎意料的高增长,消费并没有真正启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失衡加剧,这不是通货膨胀的先兆,反而加大了通货紧缩的潜在风险。
1998年以来,我国开始出现产品过剩与供大于求局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投资长期过剩的结果。2003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是1995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更加剧了投资过剩局面。
而2003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不仅远远低于同期投资增长率,也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其中,受非典影响最大的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63亿元,当月同比增长仅4.3%,只有上年同期增速的一半,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我国城乡消费需求的差距有扩大或恶化趋势,2003年上半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9.6%,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5.9%。
根据计量经济模型测算认为,在我国GDP增长贡献中,消费、投资、出口增长的影响系数依次为0.63、0.25、0.12。消费影响系数如此之高,消费需求应该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而目前的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的,是一种过分依赖投资的有问题的增长。
2002年我国投资率已达到42%,而消费率不足60%。投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的长期存在必然导致经济失衡加剧。
如果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没有完全启动,投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产品很可能会变成新的产品过剩,导致更严重、更持续的通货紧缩。
(2)高经济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相反,失业压力在今年上半年表现更大,说明通缩压力依然存在。
通货膨胀常常伴随低失业,通货紧缩常常伴随高失业,这是菲力普斯曲线所揭示的规律。2003年以来,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截止到6月底,国有企业下岗人员3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近800万,登记失业率4.1%;
二是我国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大约是1000万人;
三是截止到6月20日,全国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仅为50%,去年同时期签约率是65%。
为什么高经济增长率没有转化为吸收更多的就业,专家们给出了许多解释。但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就是缓解就业压力必须依靠经济高增长。当前就业压力加大,只能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够高而不是其它。
失业压力加大,证实了我国经济仍然没有摆脱通货紧缩束缚。
(3)当前的经济增长提速,但仍然低于潜在增长水平;市场供过于求有所缓解,但基本格局没有逆转;贷款增长很高,但存款增长更高;物价止跌转升,但仍低于正常范围。
诚然,2003年以来各项重要经济指标都在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变化,如:GDP增长加速,一季度增长率高达9.9%,为1996年以来所有季度之最快;在克服非典影响后,上半年达到8.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月底15.9万亿元,比去年新增1.9万亿元,已接近2002年全年贷款水平。2003年以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1—7月累计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0.6%。这些都表明我国经济通货紧缩压力出现缓解迹象。
但是,我们认为,经济增长还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如摩根斯坦利认为中国潜在增长率为10%),特别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或超过潜在增长率水平是正常的;而目前经济增长率显然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证明通货紧缩依然存在。
从产品市场看,国家统计局全国600种主要商品供求排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有所缓解,但形势依然不乐观。2003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14.5%,与2002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5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占85.5%,与2002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5个百分点。
从货币市场看,2003年上半年,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20.8%,为5年来最高。M2增长率比GDP加CPI涨幅之和高12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人民币贷款也在同期迅速“加速”,今年上半年贷款总数的1781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贷款总额,同比多贷了9500亿元!一时间,银行惜贷转变为多贷。
但仔细分析,截至6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的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差额超过4万亿元,呈上升趋势。存贷差的扩大,说明在存款——贷款——收入——存款的循环中,没有形成资本的货币空转现象有恶化趋势,也就是说贷出去的钱又流回了银行。
综合反映到物价指数上,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正增长态势。1—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0.6%,而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0.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物价指数低于1%作为判断通货紧缩标准,通常人们认为4%左右的物价上涨率为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须的,低于这个标准,就可视为通货紧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照顾经济增长和就业,我们认为低于10%的物价上涨率都应该是正常范围。
综上所述,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通缩压力有所缓解,但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宜调整,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仍然是主要任务。
二、应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前提下进行微调
自1998年我国开始出现产品过剩与通货紧缩以来,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2000年一季度,由于物价指数止跌转升,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已摆脱了内需不足局面,经济运行出现了“拐点”。但到2001年底,当消费价格指数再次出现负增长时,我们发现拐点说不能自圆其说了。
2003年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出现比2000年更为积极的局面,但我们认为,这种局面仍然不是拐点,还是暂时的波动。因为经济运行中紧缩性因素将长期存在,这就是:(1)消费需求不上来,供大于求的格局不可能短期内扭转,产品过甚、需求不足还将长期存在,目前的投资猛增短期内可能拉动经济增长与物价上升,但长期形成更大的产品过剩;(2)就业问题可能需要30-50年经济持续的高增长,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解决;(3)由于“三农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解决,“西部大开发”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见效;(4)尽管出现汽车、住房、旅游、教育、信息等新的消费热点与增长点,但整体的经济结构需要长期调整;(5)世界经济的通货紧缩势头难以在短期内根本缓解。所以,我们的政策中心仍然是防止通货紧缩,而不是相反。
我国政策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
(1)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货币幻觉”的心理规律,即大家都感觉收入在涨,而感觉不到物价在涨,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2)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赶超战略。在制定经济计划时,宁可高一点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的物价涨幅。更何况我们有那么大的就业压力,旷日持久,而且说到底,解决就业压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所以,一般来讲,我国GDP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是较满意的结果,而发达国家有4%的物价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是理想的,我们国家只要物价指数控制在10%以内完全可以接受。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付通货膨胀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而似乎对通货紧缩缺少办法。我们能够通过“软着陆”办法,对通货膨胀进行循序渐进的调整;我们也可以通过“急刹车”的办法,短期内制止物价上升。但我们似乎没有好办法让老百姓把钱从银行取出来买东西,没有好办法让银行将钱贷到有效益的项目上。治理通货膨胀的成本要比治理通货紧缩的成本要小;换句话说,通货膨胀要优于通货紧缩。
当然,鉴于当前各种经济指标走高与部分行业走强,也鉴于近期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财政政策后劲乏力等,在考虑政策设计与安排时,需要更策略一些。
(1)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国债投资为主体转向以收入分配调节为主体。
1998年政府开始发行国债,近5年里,共发行了6600亿元国债,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带动银行信贷和社会投资,合计投资总规模达2.6万亿元。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主要依靠国债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作用逐步弱化,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一方面,在市场全面过剩情况下,国债可选项目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国债投资对社会投资挤出效应越来越大,放大配套资金和社会投资的作用越来越弱,国债投资往往抢占社会可选择的投资项目与领域,形成政府与民争利的局面。特别是在当前投资过热情况下,以国债投资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余地越来越小,“淡出”趋势必然。
另一方面,为刺激消费的收入分配政策就成为首选。包括减税(如减免农业税)、利用转移支付救助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提高工资、搞好社保等。
在国外,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是最稳定的消费群体。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还没有哪个阶层能被称为“中产阶级”,因而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在一定时期通过提高工资、调整税收政策以及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式,提高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改变我国“金字塔型”收入结构为“纺锤型”收入结构,培养我国的中产阶级,这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经济运行相适应的货币供应为基准,确定上下浮动范围。
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在各方面的呼吁下,在银行内部利益驱动下,央行的货币政策积极起来。2003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开始高速度增长,1-7月,广义货币M2余额分别增长19.30%、18.10%、20.70%、19.20%、20.20%、20.83%。
今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与商业银行刻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有关。监管当局更多强调了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的重要性,同时政府可能部分支持各商业银行在3~5年内通过股份化改造最终“整体上市”的改革设想。商业银行意识到,不断增加贷款,既可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又可增加当期利润,还能够大大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为上市创造条件。银行备付金率下降和银行贷款猛增,是国有银行贷款行为改变的必然结果。所以,如果需要对贷款增长速度和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有所约束,关键还在于促使银行有良好的行为方式。
如果说长期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一定负面效应,那么,积极的货币政策其负面效应会更大。许多国家在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后得到一个经验,那就是货币政策不能轻言扩张或收缩,因为金融问题更复杂,运用不好,不仅不能调节经济,反而会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所以,后来许多国家都信奉弗里德曼主义,就是保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即维持货币供应量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率水平上,而不使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我国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慎重的,也是明智的。为了确保稳健的货币政策一以贯之地实施,我们建议可以仿效“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办法,采取“有管理的浮动货币供应量”的做法。比如,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在18%为宜,上下浮动2%,并把这个指标作为政策贯彻执行。
(3)体制改革:以培育理性传导机制为核心,推进体制改革。
我国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计划经济已逐步淡出,资源配置更多依赖市场机制。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节经济功能发挥着越来越主导的作用。
我们认为,我国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摸爬滚打已经二十多年,关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可以说已成体系或成熟,但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是否人人都消化吸收,或者说人们是否完全适应了在这个新的体制中去生活,差距很大。从另一个角度说,由政府、企业(银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构成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大家不能完全熟悉或熟练掌握市场经济规则,不能形成理性的预期与决策,从而造成传导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一系列经济问题。
对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当加大信息系统建设和信用基础建设,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每个人能够熟练驾御市场机制,进行理性的决策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