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O年设不设“国家主席”之争
2003-04-29杨福云
杨福云
1970年修改五四宪法(即1954年制定的宪法)时,对设不设国家主席产生了不同意见。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前,不同意见主要表现在毛泽东主张不设国家主席,林彪坚持设国家主席,而在中央政治局历次会议上并未就此发生争论,表面上显得很平静。然而毛、林的不同意见,围绕设不设国家主席而发生的激烈斗争的序幕已经拉开。
问题的提出
1970年3月17日晚,康生、张春桥到中南海怀仁堂西厅向毛选五卷整理小组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召开四届人大、修改宪法的意见,并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布置整理小组具体作修宪的起草工作。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张春桥。他话不多,给人以冷峻、莫测、工于心计的感觉。
康生说:“3月8日,主席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同时提出关于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3月9日,中央政治局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开始了修改宪法的准备工作。3月16日,中央政治局就修改宪法的指导思想和修改宪法中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向主席写了《关于修改宪法问题的请示》。主席阅批了这个《请示》。”毛泽东是在武汉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回京向周恩来总理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和建议。3月8日晚,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讨论毛泽东关于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康生说:“今天(17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了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问题,到会的同志都拥护主席关于召开四届人大、修改宪法和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康生这里讲到的中央工作会议,是3月17日-20日在北京召开的。
康生说完后,张春桥简单说了几句,意思是大家没有搞过宪法,不要怕,大胆工作,出了错也不要紧。
会后,我们即不分昼夜地进行修改宪法的起草工作。经过一周的奋斗,拿出了一个草案。这个草案,突出了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性质将“人民民主国家”改写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由五种所有制改写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增写了人民公社、“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改变国家体制,不设国家主席,不设检察院、国防委员会,地方政府由人民委员会改成革命委员会。这个宪法草案只有60条,比五四宪法少了46条。
对60条的宪法修改草案,中央政冶局进行了多次讨论。7月7日中央政治局再次讨论时,江青提出这个方案还太长了,记不住。政治局委员们提出了几种修改方案。周总理说:“序言不动,总纲和权利义务合并,国家机构还要简化;民族部分保留,也简化。”
按照周总理的意见,我们又突击修改,几天之内拿出了一个30条的宪法修改草案,并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同时还搞了一个70条的修改方案。
毛、林的分歧
在起草修改草案过程中,先后两次传达了毛主席关于不设国家主席的指示。
一次是:4月11日,林彪提出要设国家主席,并要毛泽东再任国家主席。11日夜11时30分,林彪在苏州叫秘书于运深打电话给中央政治局,提出:“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和少设,关系都不大。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电话记录)4月12日,中央政治局将林彪的意见向毛泽东作了请示报告。毛泽东批示:“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
一次是:4月下旬,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提出他不当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并借用了三国故事。他说: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火炉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毛泽东此时讲这个三国故事,显然是告诫林彪等人不要再提设国家主席的事。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根据毛泽东主席不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我们先后起草的三个修改草案(60条、30条、70条)都没有写“国家主席”的条文,中央政治局讨论修改草案时也没有人提出写“国家主席”的条文。
表面的平静
7月10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准备召开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的工作计划(送审稿)》。工作计划包括:(一)建议成立由毛泽东、林彪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的中央修改宪法起草委员会;(二)七月十一日至八月二十日,完成宪法修改的准备工作,讨论通过四届人大代表名单,同时准备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等文件;(三)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召开九届二中全会;(四)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召开四届人大会议。次日,周恩来将工作计划稿分别报送毛泽东、林彪。
7月17日,中共中央修改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京西宾馆举行全体会议,与会的委员55人。中央修改宪法委员会委员57人,毛泽东、林彪没有出席会议。会议由周恩来总理主持。17日大会。18日开始小组讨论。
18日下午,周总理参加东北、西南组会议,我也去这组听会。东北、西南组的委员包括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中央委员。委员们进会场不一会儿,周总理就到了。第一个发言的是辽宁的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尉凤英。她第一句就说:“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周总理打断她的话,说:“尉凤英同志,你已经是中央委员,不是普通工人,以后说话要注意。主席多次提出不要‘四个副词(指四个伟大),我们就不要这样用了。学习毛泽东思想,不在于能引用毛主席的只言片语,而是要学习、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要学会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副词,引用只言片语,主席是不赞成的。前不久,主席、林副主席和我到人民大会堂开会。主席一下车,看见北门上挂着他的画像,就发脾气,说:我的像到处挂,叫我给你们站岗放哨,风吹雨打日头晒,残酷无情!统统摘下来,不摘下来,我就再也不进大会堂。一进北大厅,主席看到原来挂画的地方,都挂上了毛主席语录,又生气了:我那几句话就有这么大的作用?到处写,到处挂,讨嫌。主席对我说:恩来,叫人统统摘下来。我请大会堂的党委书记刘剑同志布置工作人员将大会堂北门、南门、西门的主席像摘下来,只保留东门的。大会堂各厅的语录,大多数换成画,少数主席手写体的诗词,作为艺术品保留。刘剑同志布置时,大会堂的工作人员不干,说刘剑敢把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摘下来,就把他倒吊起来。刘剑同志为难了,他又不好说是主席叫摘的。怎么办?最后只好说是我布置的。京西宾馆也参照大会堂进行了处理,只留少数几处毛主席手写体的诗词。”周总理说:“我在这里说这些,是想请大家注意,我们要尊重主席的意愿,学习毛泽东思想要讲科学。在修改宪法过程中,我们要宣传主席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
总理讲完,继续讨论。讨论中涉及不少问题。在议论到(通知)没有写不设国家主席这一内容时,周总理说:原来写了,后来考虑,还是不写好,口头上对群众讲,是否可以不设国家主席,为什么不设国家主席。国家主席实际上只接受国书,可以不设。但要注意讲清楚:在宪法上突出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党是我们的核心力量,毛泽东是全国武装部队的统帅。
在中南组小组会上,主要是讨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通知》、宪法序言和总纲。委员们对《通知》中没说不设国家主席一事有意见。中途参加中南组讨论的康生对此作了解释。叶剑英、李作鹏就回去怎么传达说了自己的意见。讨论中议论最多的是国家的性质如何表述、要不要允许非农业的个体劳动存在、怎样组织群众讨论修改宪法等问题。
每天晚上小组会结束后,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就集中汇报各组情况,将各组意见汇集在一起,最后形成简报,报中央政治局。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在这次中央修改宪法起草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小组会上,没有任何人提出要在宪法上写上“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三个副词(宪法草案上也从来没有写上)。
在会上有少数人提出,如果毛主席当国家主席就设国家主席的意见。毛泽东知道后,第四次提出不设国家主席,并说:那是形式,不要因人设事。
8月10日,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宪法修改起草委员会会议上和各地报来的意见。会议确定:
(一)序言不与总纲合并,以三十条方案的序言为基础修改。
(二)宪法结构不变。
(三)宪法为“不设国家主席”的方案。
这次会议是讨论工作,否定了一些意见,但并没有争执。
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我们逐条研究了宪法修改委员会和各省、市、自治区报来的意见,对宪法修改草案(三十条)进行了修改。修改内容多为文字性的,实质性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是8月12日我们综合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建议,请示康生后加的,加在序言里。8月13日,经修改宪法小组讨论,由序言移至总纲的第二条。
1970年修改宪法的起草工作,至8月13日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等待召开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听取全会的意见,再作修改。人们没有想到,即将到来的是一场严重的斗争。
(汤平摘自《中国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