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一盏明灯
2003-04-26黄海岩
黄海岩
在基础教育界,知道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的人不多,可知道冯振飞名字的人却不少。在辽宁省,在熟悉他的人眼里,冯振飞就是农村实验中学,而农村实验中学就是冯振飞,彼此几乎是一对可以互换的代名词。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1958年建校,1968年停办,1979年恢复招生,至今已走过45年历程,是首批“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农村示范初中”、“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
冯振飞1974年成为民办教师,1979年调人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后转为公办教师,19$2年任副校长,1986年任校长,20多年来孜孜以求,是首批“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可以说,辽宁省东部山区百亩校园近20年的历史,就是冯振飞与农村实验中学共同成长、共同奋斗、共同创业的历史。也可以说,凤凰山下,农村实验中学为冯振飞铺展开一方成长的土壤;草河岸边,冯振飞将农村实验中学带人了一片发展的天地……
为理想而拼搏——一个好校长的人生准则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然而,怎样才算是好校长?好校长又是怎样产生的?让我们从冯振飞的人生轨迹中去寻找答案吧。
1968年,冯振飞中学毕业,下乡务农。那时,很多下乡知识青年都盼望着招工进城,而他,却与众不同地把目光投放在那些无人问津的琐事上:用“敌敌畏”喷打高粱蚜虫是不是会引起“药害”?绿叶变成了紫叶,还怎么进行光合作用?听不到回答。只有人白了他几眼,似乎在为他不着边际的问题而备感无聊。一阵悲凉的情感无声地袭来,令冯振飞心头发冷:这样的农民,这样的素质,怎么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呢?望着地边玩耍的孩子,一个念头春风般徐徐飘来——当个老师,教他们学知识、学文化,长大了做新式农民,那该多好啊!
10年后的初夏时节,冯振飞被任命为县农科所副所长。朋友高兴,邻里羡慕,可冯振飞却陷人沉思……4年前,是村民们的一致推举,让他当上了一名中学民办教师。报到前夜,他在心底埋下一个誓言:争当一流教师,培养一流学生!此后儿年,他如痴如醉地工作,发愤图强地自学,很快便硕果累累——荣获市“优秀教师”称号,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想到此,冯振飞提笔给县委书记写信。
1984年春节前夕,命运向冯振飞抛来一个更大的彩球——凤城县副县长,可冯振飞却不为所动。为了不当这个副县长,冯振飞该找的都找了,该说的都说了,可县委执意通知他“准备上任”。万般无奈,他拨通长途电话,向省教育厅领导求助:“一个热爱教育工作的人、他如果不能上讲台,不能和学生在一起,不能继续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人才,是多么苦恼!还是让我问中学去吧,那里有我的事业……”感于他的真诚,感于他的执著,县委终于收回成命。
1986年6月,冯振飞担任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上任前夕,他把自己的人生格言抄录在工作日记的扉页上:“学习,钻研,实干,奉献。”他这样阐释:“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钻研,是为了使自已的工作精益求精;实干,就是出成绩,但出成绩不是为索取,而是为了奉献;奉献,就是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此后的18年里,冯振飞率先垂范、改革创新,把农村实验中学办得锦上添花。
从一个下乡知识青年到一位教育专家,从一个民办教师到一位特级教师。冯振飞走过的路,是一条孜孜求索的路,是一条坚定不移的路,也是一条成就好校长的路。坚定的理想,执著的追求,长期亲历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阅历和经验,是产生好校长的肥沃土壤。
农村中学——要办出个“农”味儿来
冯振飞经常对教师们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然而农民的小康和农村的现代化靠谁去实现?仅仅依靠少数精英人才远远不够,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有理想、有知识的一代新农民。
有这样两组数据让冯振飞一直难忘:其一,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升学率只有40%左右,而大部分毕业生则要回到农村。然而,由于缺少农业生产技术,更由于缺乏參加农业生产的思想准备,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处于“升学无望,务农无心”的尴尬境地。其二,受广大农民文化水平所限,我国现有60%至70%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无法得到推广与应用,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严峻的现实说明:农村教育不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服务,行吗?农村教育不为农村发展生产力服务,行吗?农村教育只关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摸视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行吗?当然不行!冯振飞认为:农村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明确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必须坚持面向全体、适应未来、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把农村学校办出“农”味儿来。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升学与就业同时打好基础”——这就是农村实验中学的育人目标。
多年来,为了这个育人目标,冯振飞率领农村实验中学拼搏进取,为全省农村教育树立起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1996年至2003年,该校毕业学生1506人,毕业合格率为凤城市第一。与此同时,回乡毕业生的绝大多数人能立足农村,就地成才,很快成为当地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中坚力量。“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这就是农村实验中学的“农”味儿。
课程与教材改革——一场重大的校园革命
显而易见,现行的课程与教材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这已经成为农村实验中学推进教育改革、实现育人目标的一大障碍。改革课程和教材,不啻是一场重大的校园革命!
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改革首先要取得广大教师的理解和自觉支持。冯振飞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在全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焦点是:要不要进行课程与教材改革?怎样进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
认识提高了,思想统一了。冯振飞环环相接,把教师的眼界不断引向高远:“改革应遵循这样的原则:要有利于学生获得宽厚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要有利于学生学习适量的劳动基本技能;要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总之,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个性,有利于发展特长,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全校教师自觉行动起来。1985年,农村实验中学课程与教材改革方案出台:“依据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要求和农村学生升学与就业的需要,从小学五年结业生中招生,延长初中学制,增加课时,增设职业技术选修课和活动课,建立全员全程、普通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两相并举的四年制农村初中课程体系。”历时5年,农村实验中学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科学适用的新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新在什么地方?
其一,利用四年学制,科学布局。首先,他们为语文和数学学科各增加68学时,以确保基础工具学科的基础地位;其次,他们利用四年学制的优势,将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交错开设,分散重点难点;再次,他们把地理、历史学科集中安排在初一、初二年段,把物理、化学学科集中安排在初三、初四年段,保证每个学年段得以集中精力搞好重要学科教学,有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有力地促进了各科成绩的提高。
其二,在文化课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比如,他们结合当地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在政洽课中增设了农村经济政策、生产责任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在语文课中增设了农村常用字、农村应用文等内容;在数学课中增设了平面测绘、生产统计等内容;在物理课中增设了农村家庭用电、家电维修等内容;在化学课中增设了土壤成份简易测定、肥料和农药的使用等内容;在地理课中增设了本地资源等内容;在历史课中增设了家乡史、地方志等内容。
其三,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调整教学进度。他们充分考虑普通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的衔接与配合,精心安排教学进度。如把生物课与农业基础、作物栽培等课安排在一二年级,生物课讲植物学知识,同时劳技课传授农业基础知识,然后再安排作物栽培课的教学。这样的衔接与配合,初步形成了文化科学基础、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技能训练三方面彼此渗透、互为补充的课程序列,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开设选修课。他们投入总课时的10%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初一、初二年段开设农业基础知识、植树造林、作物栽培、畜禽饲养等课;在初三、初四年段开设选修课,选修科目主要有蔬菜、果树、牧业、花卉、缝纫、电工技术、电子计算机等。
其五,着眼当地实际,编写补充教材。一是编写文化课补充教材,如《村应用文》、(土壤、肥料、农药》等;二是编写劳动技术课教材,如《农业基础知识》、《劳动技术》等;三是编写职业技术选修课教材,如《果树栽培》、《养猪学》、《计算机应用基本技术》等。
课程与教材的改革如同一场革命,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推动了普通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成才的愿望。
打造三个基地——农村教育的鸿篇巨制
农村学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能,为农村的进步,为农业的发展,为农民的致富,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呢?冯振飞的思路是:拓宽学校与社会的接触面,将学校置身于时代的潮流中。他的做法是: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精心打造“三个基地”。
其一,把学校办成培养农村初级人才的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积累,农村实验中学现有由果园、菜田、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温室式养猪场组成的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说起‘基地”的功能,冯振飞兴奋地说:“第一,促进了学生对生物课、农技课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二,激发了学生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兴趣和信心;第三,提高了学生从事生产劳动和农业科学实验的能力;第四,培养了学生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思想感情。”
其二,把学校办成开展农业科学实验和示范的基地。他们根据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和“基地”的能力,有目的、有选择地组织学生在基地开展农业科学实验。他们“上挂”省、市农科院(所),主动承担农业科学的实验项目;”横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动承担先进技术的推广项目;“下辐射”当地广大农民和毕业生,义务指导新技术应用和新品种推广一做到校内积极实验,校外及时推广,既直接为教学服务,又间接为当地农村经济服务。近年来,基地每年都要承担200多个品种(系)近10个项目的科学实验,取得县级以上科研成果13项,成了广大农民心目中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散地”。
其三,把学校办成先进技术推广和普及的基地。他们配合省、市、县有关单位,在本校召开农业科技展示和劳动技术推广现场会20余次;向当地农民和兄弟学校传授先进栽培技术12项;指导当地农民和毕业生进行农业生产近10001人次;向省、市、县农业科研部门上报科研论文和报告30多份,发表农业科研论文20篇;试验成功并推广地膜被盖技术.仅一年就为全县增产玉米896万公斤……因为贡献非凡,学校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小星火杯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长期以来,辍学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农村初中久治不愈的痼疾,一些学校产生了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的‘.厌战”情绪。冯振飞认为:这是对教育职责的亵渎。
冯振飞有理由这样想。农村实验中学也是建在农村,也是面向村镇招生,可他们竟连续18年将辍學率控制在3%以内,他们有什么“绝招”?如果说有,那就是那句老话:..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那么,怎么面向全体?怎么全面发展?
第一,端正办学思想。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复杂,但在“应试教育”思想控制下的单一的升学模式,必然丢弃“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可见,“控辍”的根本之道在于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休学生,追求全面发展-一这是他们为“控辍”筑起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回到农村。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文化、技能和体魄方面的准备,是学校的职贵。为此,农村实验中学长期开展“三热爱一献身”(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教育,先后开设了蔬菜、果树、缝纫、花卉、计算机、饲养等职业技术选修课,为“升学无望”的学生开辟出一条洒满阳光的成才之路——这是他们为“控辍”筑起的第二道防线。
第三,偏爱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冯振飞反复告诫教师:“转化一名后进生和培养一名尖子生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他们经多年的摸索,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后进生帮扶工作制度》,用以分析后进生“后进”的成因,确定后进生的帮扶内容,评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质量。扎实的工作赢来了丰硕的成果,后进生赶上来了,辍学率降下去了。转化后进生——这是他们为“控辍”筑起的第三道防线。
第四,丰富活动课程,拓宽自由发展的时空。在农村实验中学.冯振飞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口号:“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一些,再多一些!”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性自由、合理地发展。他们从1985年起就开设了活动课。活动课教学在鼓励学生各求所好、各展其能地参与一般性活动的同时,还组建葡萄修剪、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分析、蔬菜大棚、动物饲养等活动小组,由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自主活动。多彩而自由的天地引发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一这是他们为“控辍”布设的又一道防线。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冯振飞和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作了18年搭档,可谓校如其人、人如其校。毫无争议的是,18年来,他们与时俱进、并肩探索、携手向前,共同为中国的农村教育点亮了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