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3-04-25程路

人民教育 2003年21期
关键词:长征二号返回舱杨利伟

程路

中国古代就有飞天的幻想,也有一个要乘坐炮仗飞向天空的悲剧实践家——万虎。今天,中国人的这个古老梦想随着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的成功,一点点变得现实起来。

作为一名普通中国人,对神舟五号的期待与紧张之情始于10月10日,当天下午5时,新华社正式发布了神舟五号将于10月15日至17日升空的消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将于那天进入太空。

此后,每一个消息都把国人激动的心弦一点点拉满:10月11日,神舟五号进入发射场,10月13日神舟五号进入发射塔,10月14日完成了最后的合成演练,开始加注燃料,并已经确定了飞行轨道。

真正令人激动的时刻是10月15日上午9时整,长征二号F火箭点火升空,接下来的每分每秒都牵动着人们的心:9点10分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称赞这次成功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9点34分飞船绕地飞行第一圈,杨利伟报告感觉良好:11点,飞船绕地飞行第二圈,杨剩伟在太空中吃午餐;18点左右,飞船开始绕地第七圈,杨利伟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约20时,飞船绕地第九圈时,杨利伟和家人通话: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近24时,杨利伟有了短暂的睡眠。随后飞船绕地飞过了12、13、14圈,杨利伟感觉一直良好。

16日凌晨5点多一点,飞船开始进入返回轨道,随后,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地面上,很多中国人早早起来,追踪着天上发来的一点点消息:5点38分开始制动点火,5点59分,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6点04分,飞船进入黑障返回时高速下落产生的高混会使无线电信号短时间减弱或消失,称为黑障),约三分钟后再次收到飞船返航的信号,6点14分引导伞打开,6点18分主伞工作正常,6点26分飞船回到地球,落在内蒙古境内,搜索直升机几乎同时赶到现场。

6点33分,温家宝总理电话祝贺杨利伟成功返航。6点46分北京指挥中心宣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关链接

杨利伟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1988年9月入党,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中的一员,并于发射前夕以良好的状态被选首飞。

杨利伟曾就读过的绥中县第三高級中学校长李伟向本刊记者讲述了他对学生时代杨利伟的一些印象。杨利伟很小自理能力、生存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就很强,他还记得杨利伟到敬老院义务服务的一些场面。中学时代的杨利伟学习很刻苦,上到高二时他就有了从戎的志向,让李校长印象深刻的还有这个孩子非凡的体魄、胆略和心理素质。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的原理与返回式卫星的原理基本上一致,但因为载人,故要增设具备空气更新、废水再生、温度控制等功能的环境控制系统,语言通信系统,仪表和照明系统以及逃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比较先进的载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轨道舱是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时,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位于飞船的前端;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阶段时的座舱,它要保证航天员的安垒,能够控制飞船的运行,它位于飞船的中段:推进舱紧接在返回舱后面,提供飞船飞行的动力和航天员所需要的电力、氧气和水,起保障和服务作用。飞船顶部还有一个高8米的逃逸塔。在飞船发射阶段如发生故障,它能使返回舱与其它各部分分离,安全落地,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长征系列火箭

神舟五号飞船是被长征二号F火箭送上天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入飞船高可靠性的要求设计制造的,是我国目前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它的发射成功率也非常高,达到97%—98%。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外层空间运载工具。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多级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此后数十年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逐渐发展出了二号、三号、四号几个型号,它们在功能、用途上各有不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较高,在国际发射市场上占有重要一席,是中国航天工业的骄傲。

猜你喜欢

长征二号返回舱杨利伟
成功着陆
图说
环球图说
长春光机所研制设备 助力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成功着陆
航天英雄杨利伟
星际穿越,中国航天员太空自拍
杨利伟:飞越群星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