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在体验中生成
2003-04-24刘焕林
人民教育 2003年7期
刘焕林
高二开学时,从外校转到我班一个叫小马的男生。小马在原来的学校打架出了名,人称“打架大王”,批评处分软硬不吃,家长和学校为此伤透了脑筋,没办法只好转了学。
起初,小马来到班里还算安稳,可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他为一点小事,把外班的一个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鼻骨骨折,住进了医院。当我询问此事时,他一脸不在乎的样子:不就是破了点儿皮,鼻粱折了吗,有什么呀?”他的表态让我心里隐隐作痛。如何让他有责任感,改掉陋习?讲道理未必奏效,批评处分也不会起作用。我急中生智:何不让他到医院陪护受伤学生?这样会触其目、动其心,引起情感的波澜,由此生成责任感。我的想法得到双方家长和医院的理解与支持。
小马无奈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医院的那些日子里,他亲眼目睹受伤学生的痛苦,感受到受伤学生家长焦虑的心情。他看到由于自己的过失,给双方家长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一切让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他开始行动了,打水,拿药,时不時地询问受伤学生疼不疼,还向受伤学生及家长道歉认错。
小马从医院回来后像变了一个人。在“我看打架”的主题班会上,他流着悔恨的泪水,从思想根源、问题性质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方面,对打架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情感升华。从此以后,“打架大王”改掉了坏毛病,再也不打架了,成了一个“热心肠”,他不仅积极帮助困难学生,为有病的学生送水送药,而且主动承担了放学关窗锁门的任务,甚至还曾为制止一起斗殴事件奋不顾身……
小马毕业后开了一家商店,当了老板。他从不卖假胃伪劣商品,深得老百姓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