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摇头丸毁灭青少年

2002-04-29

党员文摘 2002年9期
关键词:摇头丸戒毒所冰毒

张 寒

一个新毒魔正随着我们走进新世纪,它就是苯丙胺类毒品——冰毒和摇头丸。与传统毒品海洛因、可卡因等不同的是,冰毒和摇头丸这种新型毒品锁定的目标是都市青少年群体。如今,冰毒和摇头丸的泛滥,已成为“世纪之患”。

新型毒品来势凶猛

冰毒和摇头丸流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泛滥速度之快,流毒范围之广令人震惊。1990年,我国第一起冰毒案在广东告破。1996年,广州白云机场首次截获走私入境的摇头丸。从那以后,冰毒和摇头丸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发现冰毒和摇头丸。2001年,全国共缴获摇头丸200多万粒。今年第一季度,各地又收缴摇头丸20万粒、冰毒247千克、易制毒化学品488吨,摧毁毒品加工厂(点)10个。新型毒品正以猖狂的势头泛滥开来。

冰毒和摇头丸都是从麻黄素中提取的苯丙胺类药物。冰毒是像冰一样清澈的结晶体,看上去就像冰糖一样,其制成品有片剂、丸剂、溶液等。摇头丸比普通药片稍厚一些,像含片或糖豆,外观颜色花花绿绿,表面通常还绘有大象、狮子、卡通画等图案,其貌似可爱的外表,使第一次接触的青少年很容易放松警惕、上当受骗。

另外,摇头丸和冰毒同属中枢神经兴奋剂,但摇头丸是各种毒性成分的混合体,不仅具有兴奋作用,而且具有致幻作用,其毒性比冰毒更容易拖青少年“下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摇头丸是比冰毒更“毒”的东西。

摇头丸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泛滥到全国各个角落,那些违法经营的歌舞娱乐场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海市一个被查获的迪厅老板供述:由于没有摇头丸卖,自己迪厅的生意都被周围几家有“药”的迪厅抢了去。眼看自己的迪厅濒临倒闭,于是他也开始引进摇头丸,使迪厅每月营业额一下猛窜到十几万元!服用了摇头丸后,人的生理表现之一就是口渴,想喝水、喝酒。一个被送进戒毒所的17岁女孩回忆说,自己平时最多只能喝一杯啤酒。在迪厅吃了摇头丸后,那一个晚上她共喝了12杯啤酒!

摇头丸在给迪厅、酒吧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借着迪厅、酒吧里那震耳欲聋的音乐节奏的掩护泛滥开来。

小小摇头丸危害青少年

冰毒和摇头丸锁定的消费群体主要就是都市青少年一族。据统计,经常光顾迪厅、酒吧的人中,80%以上的是17岁至30岁的青少年。近年来,经常“泡吧”和“蹦迪”的青少年,大都知道一个流行的术语:“嗨(high)”。所谓去“嗨”,已经成了在娱乐场所服用摇头丸的代名词。

摇头丸之所以很容易从青少年身上打开缺口,就是抓住了青少年群体喜欢追逐时尚,同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较弱的特点。深圳戒毒所里一个17岁男孩回忆第一次服用摇头丸时说,他和朋友来到迪厅一起跳舞,朋友拿出了一颗红色的小药片,问他吃过没有。他说没有。朋友说,你太土了,来这玩的都吃,吃了这个能让人感觉到特别高兴,而且还不上瘾。他一看周围很多人都在吃,他也就第一次吃下了摇头丸。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他开始感觉到口渴,不仅想喝水,而且还想喝酒,特别想说话,想聊天,好像身体里有一种热血在往外涌。于是他就随着音乐的节奏使劲地摇头,仿佛只有这样才感到舒服和痛快。从那以后,他每次去迪厅,都要吃摇头丸,如果隔两天不吃,就感觉失魂落魄,陷入了对毒品的精神依赖。

无数事实证明,摇头丸不仅会使人上瘾,而且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危害巨大。在国外,摇头丸又被称为“迷魂药”。由于摇头丸导致非正常的性幻觉和性冲动,所以服药后,男女青少年极易发生越轨行为和侵害行为,从而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终身危害。一个经常服用摇头丸的女孩供述:吃了摇头丸后她意志极度薄弱,容易做出出轨的行为。而第二天,她会觉得很累、很疲乏,既不想吃饭也睡不着觉,甚至有一次连续15天都睡不着,整个人的脸色都是灰色的。明明她要去拿什么东西,转过头来却忘了,医生说她得了“失忆”病症。而北京一家戒毒所曾对20位服用过摇头丸的男女青年进行脑损伤检测,发现20人中无一例外地在脑部基底结附近发生了异常性改变,即摇头丸对大脑细胞造成了无法康复的损害。这种损害对在校学生来说,将使他们无法再集中精力学习。同时,摇头丸的魔爪甚至已经开始从歌舞厅伸向校园。北京市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几个同学在家里举行生日聚会时,其中一个同学居然就就拿出了摇头丸并让同学品尝。

由于冰毒和摇头丸是中枢神经兴奋剂,服药后会使人产生幻觉和妄想,出现精神病的临床症状,所以近年来因服用冰毒或摇头丸的吸毒者精神失控,进而危害社会的案件,已屡见不鲜。

应对之策预防在先

面对新型毒品对青少年步步紧逼的严峻形势,警方和教育界人士认为,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就是预防在先。因此,今年“国际禁毒日”前夕,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和西城区教委联合推出了“毒品预防教育进校园”的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西城公安分局内保处处长耿向民把这次“毒品预防教育进校园”活动称做打“预防针”。他说,从生理角度看,青少年时期正是发育阶段,心理状态很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好胜心和好奇心又强,很多人就是在模仿心理的驱使下,从“尝一口”、“试一下”开始,最终沦为了毒品的俘虏。所以,亡羊补牢固然重要,但打“预防针”的工作更有意义,也更有效果。

目前我国有在校小学生1.3亿人、初中和高中生7368万人、大学生556万人,社会青年更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新型毒品瞄准的就是这个巨大的“市场”。但愿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能够提高警惕,共同对青少年打好远离毒品的“预防针”!

(摘自《半月谈》原标题为《世纪之患——新型毒品紧逼青少年》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摇头丸戒毒所冰毒
音乐治疗戒毒的有效性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
心系戒毒事业 情注灵魂救赎——佳木斯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厄瓜多尔一戒毒所发生火灾致18人遇难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摇头丸类隐语的形成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特殊形态的冰毒认定问题分析
女子戒毒所中的新生
摇头丸急性中毒3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