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尽在过程中
2002-04-28黄耀红
黄耀红
写完西部课程改革采访手记后,教育部的一位专家告诉我们,一定要到武汉、长沙的实验区看看。我们怀着期待出发了。
在一周多的时间里,这份期待成了我们耳闻目睹的令人欣喜的现实,直至晚上,当城市上空的躁动平息下来,长江、湘江的水声在耳边流淌,我们还在翻阅一叠又一叠的材料和回味白天的所见所闻。这不是一般的采访而是一种享受。
我们把最有味道的感受和事实记录下来。
新课程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采访中,我们的眼睛就不仅仅盯着学校和教师,而且蹲下来看孩子,孩子的快乐就成了我们的快乐。于是我们力图从孩子的视角,从综合实践活动到校本课程开发乃至考试评价等方面展现他们在课改中拥有的新世界的点滴。
这里打开的还只是长沙市开福区的一扇窗。武汉市武昌区是另一种故事,留给不久之后细细品味。
一
这两年长沙的旧城改造可谓大刀阔斧。三角塘小学校门口的湘雅路正准备拓宽改建。湘雅路该改成什么样子呢?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想谈谈他们的想法。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说,这确实是个“金点子”,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要学会用事实说话。孩子们立即分头行动:有的去新建的五一大道实地考察,有的去规划部门采访专家,有的到网上查找城市道路建设的各种资料。一个星期下来,学生把各方面的信息综合到一起,经他们一“捣弄”,居然出炉了几套像模像样的“湘雅路改造方案”。这群稚气未脱的“小不点”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不禁让指导教师刮目相看。
老师们说,假如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他们顶多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构思《我理想中的湘雅路》之类的作文,可这样的作文大多是些不切实际的空想。現在不同了,学生从开放的课堂一生活中获得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和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书本上的“要义”,而是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以上只是记者从长沙市开福区综合实践活动课上随意采撷的一条新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一开始,开福区就根据自己的区域优势,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整合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三大内容,在三至九年级全面铺开。短短几个月,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活动情景,学生自主开发、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数百个精彩的案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麻园岭小学紧邻卫生厅、医院、医学院,许多孩子的家长就是医务工作者,这可是难得的课程资源,孩子们便自发成立了“小小宣传队”,出板报、开讲座,并以“小小医疗队”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吉祥巷小学在调查访问“五一大道”、“绿化广场”的今昔变化后,组织了一支“小白鸽少年城管中队”,与西长街城管队员一起走上街头宣传城管法规,纠察违章行为,清除白色垃圾,表现出强烈的社区意识。北正街小学附近有很多面临拆迁的居民,孩子们便利用假期走访这些居民,真实地记下了他们的困难与意见,一叠有理有据的建议书送到了拆迁办叔叔的案头。新竹小学附近有一个“鸳鸯古井”,过去曾被誉为“开福十六景之一”,可现在却成了单车棚。孩子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们想到已经重修的白沙古井,便悄悄地开始“寻访长沙的井文化”,向文物部门发出保护古井的呼吁。清水塘小学的门前有条文物街,以前,孩子们哪里会在乎橱窗里的那些“老古董”呢?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他们走进这些商店观察、调查、采访,现在,说起古钱币、玉器,一个个俨然成了“文物专家……
孩子毕竟是孩子,社区服务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异想天开。不是吗?麻园岭小学的孩子们正跟老师商量:我们天天生活在喧嚣的城市,很想体验体验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老师欣然同意。于是,这些很少离开城市的孩子“约法三章”:徒步五公里(他们戏称“五公里长征”),不带任何食品和生活用品,到郊外的山林里生活一天。从他们写下的“活动日记”看,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快乐与充实。没有食物,他们就到河里抓鱼;没有火,他们就“钻木”;没有锅,他们就用火烧烤;没有床,他们就用稻草铺。尽管每个人分吃的鱼还不及饼千大,但他们说,感觉就像吃了一顿满汉全席。他们躺在稻草床上望着蓝天白云和绿色的大树,居然进入了梦乡……
综合实践活动中,从主题确定、方案设计到活动结果的呈现方式,孩子们既分工,又合作;既动脑,又动手;既发现,又创造;既广泛收集信息,又独自处理信息;既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又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后,孩子们都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活动体会。从这些稚嫩的言语中,我们仿佛看到孩子们在社会调查时蹒跚的脚步、探询的目光和欣喜的心情。
我们不妨走近孩子们设计的“我初次下海”的活动,听听他们“下海”后的感受吧:
“一个小巧的水果拼盘,竟能雕出这么多的花样,这对我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真是一个考验。”
“在有趣的活动中,我已经掌握了伤口包扎中的蛇形包扎法、环绕包扎法、肩骨包扎法,以后如果有同学受伤了,我能用这些技术去帮助他。”
“我原以为营业员的工作很简单,做过以后才发现,这门职业特别需要耐心,真是‘看事容易做事难啊!”
二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人,老师是不是就可以成为旁观者?非也。教师通过指导、组织、评价,使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开发与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对此,开福区实验教师中流传着一句名言:“让我们与孩子们一道成长”。
国庆小学附近的北斗星商厦里有个陶吧。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课余假日总爱往这里钻。制作陶艺品,学生们都有几手。老师发现了这个兴趣点,便召集孩子们商议,决定在商场前开一次“国庆小学陶艺作品义卖会”,面向社会拍卖他们的“陶艺作品”,再把拍卖的钱捐给“希望工程”。“太有意思了!”孩子们一个个手舞足蹈。他们根据各自不同的个性特点,分成主持组、采访组、收款组、美工组,拟台词的、写海报的、做捐款箱的……全忙活开了。六一儿童节那天,他们都带着精致的陶艺品来到了商场。小主持人都有板有眼,“拍卖师”更是神气十足。拍卖会现场被家长、群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手工制作水平、即席演讲、分工合作能力得到全面的展示。
活动结束后,老师将自己的激励性话语、学生活动感受、社会与家长的评价收集到一起,放进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里记载的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而是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
有人或许会问:这样的活动与过去的课外活动有什么区别?
实验教师是这样告诉记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从过去的课外活动和活动课程发展而来,但它的内容与形式已有了质的不同。课程提供给学生的不再是间接的学科知识,而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学生不光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而且是活动的主动设计者:学习方式已由单向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多向动态的研究性学习。随着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与体验的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
“三湘院士知多少”是清水塘小学最近组织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2001年9月18日,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小记者”来到了湖南省农科院,采访了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
平日里,这些充满稚气的孩子或许只在电视上、报纸上见到过袁隆平爷爷,但这一次,他们就围坐在这位功勋科学家的周围,围绕杂交水稻提了许多问题。孩子们第一次沐浴科学家慈祥的目光,聆听他朴实的话语,格外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家的睿智和平易近人。
这次采访之后,这些原来对歌星、影星迷恋不已的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展了“追科星,爱科学”的系列活动,积极地宣传三湘院士,策划出了“小发明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正是教师的引导,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体验胜过了课堂上、书本上的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