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阅读教学应做到“联”“调”“补”

2002-03-10田贺书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2年12期
关键词:诗歌语文学生

田贺书

新大纲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教材也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指高中教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诗歌在选文中的比重大大增加,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是利用艺术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的。作为读者,首先接触到的也是诗歌中塑造的形象。诗歌鉴赏,首先要去感受,然后再领会、分析、理解、评价。感受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走好这一步,对诗歌的理解才不会肤浅、片面,评价才不会出现错误。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过好感受这一关。

一、联——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塑造的形象,必须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文字材料转化为各种直觉形象。学习《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要理解“胜似闲庭信步”,应引导学生想象“极目楚天舒”的情景:毛主席在万里长江之中,时而披波斩浪,时而仰泳休息。仰望蓝天,天似穹庐,多么辽阔,多么高远;遥望远处,碧波荡漾,浩淼无垠。水天相接,人的心胸顿时开阔了,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因此,在滚滚长江中游泳,毛主席才产生了“闲庭信步”般的感觉。学习《沁园春·长沙》,要充分地理解“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除了理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之外,还要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化为形象,使学生眼前浮现出飒飒秋风之中,面对滔滔江水和蓬勃秋景独自伫立,陷入沉思的一个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的形象,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调——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

诗歌语言是精练含蓄的,它的原则是以极简括体现极丰富,寓万于一。用典是诗歌写作中一个重要的方法。理解典故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准确全面地理解。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作者为什么用“长沙水”代指长沙,又为什么用“武昌鱼”代指武昌?原来湖南一带有“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说法;三国时期吴主一度打算迁都武昌,那些反对迁都的权贵放出歌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可见武昌鱼在当时就很有名,所以这样借代。对于理解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仅靠课文下的注释是不够的,还要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关内容,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不然就很难抓住精髓。

诗歌的教育作用要靠感情上的潜移默化。诗歌的特点在于抒情。鉴赏诗歌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期望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节第五行写道:“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这里“乌黑的酱碗”和“乌黑的桌子”交待了大堰河一贫如洗的生活。过去,穷人吃不起菜,只能上顿下顿地吃咸菜和酱,酱放得时间长了就会成为黑褐色;而且过去穷人买不起细瓷碗,只能用涂满褐色釉料的粗瓷碗;不刷油漆的木饭桌用得久了,也会变成乌黑的颜色。这里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常识积累,化抽象为具体,变遥远为切身,去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

如果学生没有与诗歌相关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教师必须尽量提供。要理解《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体会作者用眼前景暗写离别情,需要参考以下内容:

宋代汴河两岸多植杨柳。

古人有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因此古人常将折柳或柳树和惜别连在一起,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北朝乐府)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其中至少《渭城曲》、《凉州词》、《春夜洛城闻笛》是学生熟悉的,应该设法使学生相互联系起来,帮助理解。

前面讲的是对于诗歌感情和思想的理解。另外,要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可以联系《语文》(必修)第五册诗歌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诵读的节奏》,正确把握诗句的节拍;还可以联系诗词格律的知识,体会汉语特有的声韵和谐之美。

三、补——变零散为完整,化局部为整体,与诗人的思维合拍

诗歌的语言凝炼,跳跃时很大,阅读时需要读者把跳跃的、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连缀起来。另一方面,诗歌塑造形象,不可能像小说一样描写得十分完备细致,它往往只是表现事物的某些重要特征。阅读时需要读者根据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完整的形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每句都将三种事物合成一组,三组共写了九种事物,表面是九个名词的罗列,好像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就将这些融在一起了:夕阳西下,一个行色匆匆的旅人在西风中独自骑着一匹瘦馬走在冷落的古道上,满眼是让人倍感萧索的秋景,枯藤老树显示出已是深秋岁暮,寒鸦栖于树上,可是“我”在这岁末时节仍然漂泊无依,有家难回。而眼前的“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的却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氛围,可团聚毕竟属于别人,留给“我”的只是无尽的颠沛流离。于是“断肠人”的辛酸与忧伤便散落于全文,将种种景物连缀起来。同样,对于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如果忽视末尾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就不能充分了解作者的喜悦之情。

对于王安石《泊船瓜洲》就要“春风又绿江南岸”,人们说一个“绿”字境界全出,因为作者抓住了“绿”这个春天最为典型的特征,从而表现了春景的美好:那么要体会这一点,就要联系生活,想象春景,在自己再创造的诗境中把握思想,品味感情。

新大纲强调“语文教学中……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觉得诗歌教学正是使学生形成感悟,实现熏陶,培养语感的好形式;诗歌更是一个“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载体。要实现这个目的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那就是引导学生采取“调”“联”“补”的方法去进行诗歌阅读。

猜你喜欢

诗歌语文学生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我的语文书
聪明的学生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