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战争的防空袭伪装

2001-12-19王教明

航空知识 2001年12期
关键词:涂料直升机红外

王教明 张 勇

伪装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用的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由于现代侦察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目视侦察,而是已经扩展到应用红外、雷达、声响、视频等多种侦察和探测系统,并且可在水下、地表、空中、太空等多层空间展开。例如美国的一种卫星——现代“天基雷达”,就可能取代“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和“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显然,传统的伪装技术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防空需要,因此必须研究地面军事设施、阵地、装备的特征,以及为对付现代空袭应采用的伪装方法。

为对付敌人空袭,根据地面需要隐蔽的目标不同,有很多伪装、隐蔽的措施。例如:设置假高炮、导弹阵地;用伪装网来罩住阵地上的大型武器装备,象高炮、坦克等;在用伪装网隐蔽真目标的同时,也可故意用伪装网制造一些假目标,诱使敌人上当;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的坦克就常在树枝伪装下疏散、转移;施放烟幕也有很好的效果。例如,使用空飘气球施放烟幕,就能使“战斧”巡航导弹难以捕获目标。

直升机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灵活、能垂直起降、地表飞行、空中悬停等性能,以及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是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的武器装备。在美国,其陆军航空兵大有成为继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之后的第五军种。

但是直升机也存在严重的缺陷:作战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相对较慢(最大速度一般不大于400公里/小时),容易被发现并遭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攻击,(转动的旋翼产生的噪音和巨大的光圈以及发动机的轰鸣,成为其主要的目标特征,易被对方空中预警机发现并遭受敌歼击机的攻击),航程较短(普遍在600公里以下),作战半径有限,需部署在距前沿阵地较近的位置,并且需要大量的后勤保障设施,机降场地和后勤保障设施目标明显。从而当面对拥有强大的侦察、探测能力和中远距离火力投射能力的对手时,直升机和机场设施极易遭到大规模突然性的攻击。

直升机由于有上述众多缺陷,所以隐蔽和伪装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现代直升机的战地伪装就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极为关注和况竞相发展的军事技术。以下就以直升机为例,来谈谈现代战争防空袭伪装问题。

提高直升机的隐蔽伪装能力,途径主要有两条:

1、直升机在研制、开发阶段,应从总体设计上统筹考虑如何降低其雷达反射面积、热辐射、飞行噪音、座舱平板玻璃以及旋翼转动反光等暴露征候。

直升机隐身技术是伪装的核心内容,可分为雷达隐身、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和声隐身技术等。

对于雷达隐身,主要途径是最大限度减少直升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一是统筹设计机体外型,包括缩小直升机的外轮廓尺寸(机身各部分连接、结合处要平滑过渡,尽量避免明显的边角、棱角和柱形物),减少外露部件,必须外露的部件应加装整流罩等。二是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来制造和取代直升机的金属蒙皮,这样既可提高直升机的隐身性能,又可减轻机体结构重量。

对于红外隐身,一是可对发动机排气系统加装专用的红外抑制器,以降低发动机的热排气温度,减少红外辐射。二是对发动机的热辐射部件进行屏蔽设计,以降低直升机对外的热辐射能力。三是在红外辐射明显的地方采用高性能的低辐射涂料,这也可明显减少红外辐射,提高红外隐身能力。

利用吸波材料(涂层)和低反射涂层,可有效地对抗激光测距、探测,以及光学观瞄仪器侦察和目视侦察,可达到对激光隐身和可见光隐身的目的。

由于现代空中对地遥感侦察系统日益成熟,且精度高,覆盖面广,加上直升机在飞行中本身噪音又比较大,因此,噪音往往会成为直升机暴露自己的特征。直升机的噪音主要来自转动的旋翼、尾桨和发动机,通过减小桨尖速度、采用后掠桨尖、尾桨采用剪型布局、发动机排气管采用吸音材料做衬里等措施,就能有效地降低直升机的噪音水平。

2、除上述直升机本身采取的一些伪装措施外,还应采用配套的伪装器材和装备来对直升机和机场保障设施实施伪装。如采用涂装迷彩、加功能涂层、角反射器以及使用伪装网等。对直升机和机场设施进行伪装,具有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灵活多样等特点,也是目前世界军事强国军事伪装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总结近些年局部战争的经验,对直升机而言,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战地伪装技术。

伪装涂料伪装涂料主要有两类:

一种是能适应多变的战区环境的伪装涂料。对于在不同战区作战的直升机,可在其表面迅速喷涂不同的迷彩,以达到隐蔽、伪装的效果,可有效地对抗目视及在可见光波段工作的光学观瞄仪器的侦察。较典型的产品是英国考特多兹航字公司研制的“临时伪装涂料”,该涂料可以迅速喷涂,能覆盖在现有油漆上面形成牢固的表面层。需要更换时,可以借助与核生化洗消相同的方法,用核生化洗消剂冲刷掉。

另一种是用于降低雷达反射强度和红外辐射强度的涂料。将这种涂料喷涂在直升机表面,可减小直升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和被发现距离,降低直升机的被发现概率,从而提高直升机的攻击隐蔽性和突然性。例如,美军在OH-6和AH—lG“眼镜蛇”直升机发动机的整流罩上,就涂覆有低辐射涂料,可极大地减弱红外辐射,有效地提高了其战场生存能力。

伪装网用伪装网将整个直升机罩住,可以迅速改变直升机的外部轮廓、颜色等,对付目视侦察十分有效。但传统的伪装网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防光学侦察的轻型伪装网和全波段伪装网(可有效地减弱工作在S、X、K波段的雷达反射信号),能有效对抗空间侦察卫星、无人驾驶飞机等现代侦察工具。

迷彩伪装对直升机进行“迷彩”伪装,应考虑到:适用于哪种季节、哪一地区、何种背景,还要考虑迷彩斑点的尺寸、颜色、亮度,以及相间两种颜色的亮度、光谱特性、红外辐射和对雷达的反射特征等。

在70年代,美军就对有可能作战的地区背景进行了广泛的科学调研,开展了迷彩涂料、迷彩图案和效果等研究工作,并研制了各种类型、标准化、系列化的迷彩涂料。还为在不同地区、季节和多种背景下作战使用的武器装备,制定了相应的迷彩图形标准,一旦需要,可迅速由伪装专业分队进行相应的迷彩图案喷涂。

多谱伪装现代空中侦察技术日益多样化,为此,就需要综合应用各种伪装技术和手段,以期能同时对抗目视、红外热辐射、雷达、声响等侦察设备。这种伪装技术称为多谱伪装技术。采用多谱伪装技术的伪装幕称为“多谱幕”,是现代伪装中最常用的装备,比较典型的是瑞典巴扭库达技术公司的多谱伪装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于伪装地面的直升机、机场和后勤设施,甚至停泊的巡逻艇,曾被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广泛使用。

欺骗欺骗可通过人为制造假目标和假象,来达到隐真示假,欺骗敌人的目的,这可有效地降低敌方对自己重点目标的攻击力度,是吸引敌火力,消耗其火力资源的效费比最高的伪装方法。

在英阿马岛战争期间,阿军在其机场跑道上制造了很多假“轰炸”痕迹,目的就是给英军以跑道已被破坏的假象,以诱使英军转而轰炸其他目标,从而保全机场;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广泛使用了充气坦克、充气飞机、充气导弹发射架,以及假防空导弹阵地等假目标,结果使多国部队攻击多次失效,还白白浪费掉不少弹药;在科索沃冲突期间,南联盟军队也广泛使用了假目标,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和重要战略目标。

为了真正收到伪装实效,除应有配套的伪装器材外,还必须进行相应的伪装训练。如果缺乏伪装器材,就很难收到隐蔽伪装的效果。美军在60年代初,自恃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解散了专业伪装部队,中断了军队的隐蔽伪装训练,结果在越南战争中,其直升机部队就吃了大亏。前苏联在入侵阿富汗期间,由于伪装技术严重缺乏,面对拥有西方装备、受过西方训练的阿富汗游击队,其直升机部队损失也相当惨重。

现代防空袭伪装,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覆盖光电、电磁、材料等一系列专业技术,因此无论哪个国家,相关部队都必须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伪装管理机构,以便统一论证、规划、制定相应的军事标准,并进行协调、领导。例如,美军早在70年代初就成立了“全国伪装委员会”,并且还在北约组织中设立了“隐蔽、伪装和欺骗专家小组”。l986年,他们又设立了“战场欺骗局”,并在l988年分别在陆军战区,军、师级部队设立了伪装欺骗机构,以主管战役、战术隐蔽伪装,以及检查、指导部队平时的伪装训练工作。现代化伪装技术在防空袭作战中的巨大作用,已为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所证实,它必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军方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涂料直升机红外
“漆黑”竟然是一种涂料吗
直升机?
网红外卖
直升机
闪亮的中国红外『芯』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终结卷材和涂料之争
基于快速递推模糊2-划分熵图割的红外图像分割
华豹涂料
直升机取票